欢迎阅读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进行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录音、幻灯片、导游员标示牌、导游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很特别的礼物,请听(放录音:瀑布宏大的声音),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大海、瀑布),这声音究竟来自哪里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快乐读书屋”中寻找吧。
2、感悟交流:
(1)请一名同学读提示
(2)生默读课文,读完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交流感冒。
(3)黄果树瀑布美丽壮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请你用赞美、惊叹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赛读)
(5)出示挂图,边放录像边读(集体读),再次感受它的'美丽壮观。
(6)如果你此刻站在瀑布下会说什么?
3、角色表演
请你当一次小导游,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
4、请同学在回到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或不认识的字。
5、拓展延伸练习:
你还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壮观的景色,搜集相关图片。
板书黄果树瀑布
排山倒海跌落
壮观
落差74米宽度81米
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想象等多种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体会大自然无限生机的魅力,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3.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
(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2.反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介绍徐霞客,理解“沉醉”。
提问:是什么让徐霞客和作者“完全沉醉”了?
(三)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
1.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
2.交流体会,指导读文2──4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机调整读文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
第2─3自然段
(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
(2)多媒体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
?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通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填空,练习延伸。
多媒体出示句子: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指导背诵。
第4自然段
(1)生读文谈体会。
(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
(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开浮游”。
(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增加5──7自然段内容的交流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认真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几句话,用上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声音或形态。
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路上的伟大献身”的意思。
4、揣摩课文的表达特点,学习写游记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结合有关语句,说说独特的感悟。
3、从读文中揣摩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潜心读书,领悟写作方法,并且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文本,自学生字词。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孩子们,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你们都看过吧?那“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让我们心驰神往,你们知道是在哪儿拍摄的吗?(黄果树瀑布)
看来,你们都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先交流搜集的资料吧。
2、老师还搜集到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赞美瀑布的小诗,反复诵读之后,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因此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3、你们看,叶圣陶先生激动地说:“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另一位作家吕游却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绘瀑布的生机。下面我们就随他去行走黄果树瀑布。(板书课题)
二、读中想象,品味语言。
1、——我刚下车……
(师配乐范读瀑布景色部分。生欣赏图片。)
2、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部分,边读边想像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生说、读。)
3、寥寥数句,雄奇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如现眼前。请你们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看看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诀窍?
谁来试着评析?(注意在读中要加强记忆)
4、这么美的文字,你们积累在头脑中了吗?
好,我们配乐赏景,齐声朗诵。
三、推本溯源,触景生情。
1、生读。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这雄奇壮美的瀑布脚下,你一定会浮想联翩,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吧。
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作者和你们一样,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推本溯源,来到了瀑布的上方。到底是谁给了它雄浑奇伟之气势呢?
这是一条怎样的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能够概括白水河特点的词语,然后再细读文本,想一想,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些特点?(在书上做好批注)
2、站在瀑布的源头,作者久久徘徊,思绪万千,他在想些什么呢?
(生谈论)
3、作者在赞叹、感慨之后忽有所悟——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路上的伟大献身!联系生活,你又有哪些感悟呢?
(生交流,师点拨)
四、习作指导,拓展延伸。
1、我们来回顾课文,请大家通读全文,想一想,怎样写好一篇游记?
作者吕游在07年发表了一篇写作心得《写出自己就成功》,推荐给大家,希望作家的话对你们有所启发。另外老师还搜集到了几篇不同的《黄果树瀑布游记》,希望同学们对比阅读,拓宽思维。请学习委员放进班级资料册中,大家课下传看。
2、结语:孩子们,读万卷书,还要行千里路。课堂上,大自然的杰作尽收眼底;课堂外,我们的实践活动还要延续。愿你们寄情山水中,多途径、多角度去感受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
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入情入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瀑布,感受特点
2、板书课题,个性读题。
3、让我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这大自然的杰作。
【教学意图:出示其它瀑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瀑布的特点,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储备,为我所用,为学习课文做铺垫,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产生期待。上课伊始,让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用心感受黄果树瀑布,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促其主动地去探知。】
(二)口读心思,声声入耳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朗读把作者听到的展示出来。
2、闭眼听范读,用心感受。
3、全班交流。
【教学意图:读,是一个欣赏过程。学生通过“读”,使静态的文字成为生动鲜活的画面,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内涵和文章的气势,从而达到了语文教学积累应用的最终目的。】
(三)熟读成诵,历历在目
1、细读三、四自然段,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黄果树瀑布。
2、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和文本对话。我注重让学生嚼一嚼词语、品一品句子,让孩子读懂文字背后的'声音、读出作者真正的意图。我想,这样的品评有感悟(甚至悟得更深),感悟到位了,有感情的朗读便会水到渠成。】
(四)图文并茂,诱发情感
1、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默读五、六、七自然段,找找作者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交流心得。
【教学意图:第五至七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在谷底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作者的感受是这部分的重点。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交流,用嘴去阅读文字,边读边想的过程中,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带有孩子的个性理解,在交流中,个性与个性的碰撞,给了每个孩子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五)创造朗读,升华体验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出示叶圣陶的《瀑布》。
3、朗读、赏析。
【教学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章优美的语句,把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并向学生渗透作者的“移步换景”写作方法,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