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纸球弹弹弹》含反思(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纸球弹弹弹》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纸的硬软、厚薄、光滑、粗糙、弹性等不同质地和特性。
2、萌发初步的废物利用意识,知道一些废旧的材料也能做成有用的东西,体验探索的乐趣与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种材质的纸。
2、双面胶、浆糊、扭扭棒、及时贴、封装带、橡皮筋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纸可以做什么——萌发废物利用意识
1、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有趣的纸,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我们一起想一想这堆看上去没什么用的纸材料,可以做些什么好玩的东西?(引导幼儿思考,自由讲述:用纸盒做成汽车或房子、用手工纸折纸工玩等)。
2、小结:看上去没有用的纸,只要通过我们动脑筋,就可以做这么多好东西。所以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把一些废物利用起来。
二、尝试做纸球——第一次操作
1、今天我们来用纸做一个大家一直会玩到的东西——纸球。你用纸球玩过那些游戏?(小投手、保龄球……)桌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纸,你可以选择一样试试看,把它做成纸球,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能做成纸球呢?(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尝试捏成纸球,了解体会各种纸制品的不同特性与质地。)
2、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做的纸球吧!(在操作时观察有用相同材料做的纸球,请这几个幼儿先逐个拿着自己做的纸球上来介绍,再请幼儿对他们的纸球观察比较。)
3、你选什么纸来做纸球?为什么要选这种纸?
4、用一样的纸,做出来的纸球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表述:有的捏得紧,有的捏得松)
5、谁没有做成纸球?我们来一起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做成功呢?(引导幼儿表述:纸硬或滑它捏不紧,会弹出来。)
6、小结:原来做纸球也是有秘密的。不同的纸大小、硬软、厚薄都不一样,有的能用来做纸球,有的就不容易成功。
三、把不容易团起来的纸做成纸球——研究问题、探索解决:
1、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不容易团起来的纸做成纸球?
2、幼儿积极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剪刀、双面胶、扭扭棒、透明胶、橡皮筋等,启发幼儿思考。)
3、请幼儿自主尝试刚才想出的方法,尝试做成纸球。(鼓励幼儿尝试多种不同方法,如用透明胶、扭扭棒等)
4、请幼儿上来展示做好的纸球,并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在各种各样材料和工具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可以做成纸球。开动脑筋,我们就能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层次非常清晰,时间安排合理,过渡非常自然,动静交替。
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让他们大胆、自主地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相应的信息反馈。我积极地与他们交流情感,如摸头、微笑、竖大拇指等,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是以从上而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他们,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教师的智慧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一种巧妙的顺应和调整,如果我们能和孩子同欢乐,永远站在他们的高度去预设和生成教育活动,我想那样的活动才是真正让师生都能共同成长的。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这与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用材恰当、真正从孩子兴趣出发,是分不开的,这些都值得在以后活动中继续发扬学习。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非常圆满地完成了教育目标。
小百科: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球面,球的中心叫做球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纸球弹弹弹》含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物多玩中童谣的创编和运用让幼儿能很好的利用球开展各种身体锻炼活动。
2、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欢乐。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纸球的一些简单的玩法。
物质准备:
1、幼儿自制纸球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绳子、球门、篮球筐。
3、磁带。三只小熊。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手拿纸球,在音乐声中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等简单的四肢动作练习。
二、自由玩纸球。
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的方法,如:抛、接、滚、背、顶、夹、投等。
三、两个人怎样玩纸球
1、鼓励幼儿与别人合作玩。
2、交流多种玩的方法,如:运、抛接等。
四、飞舞的纸球。
1、幼儿两两练习抛接球。
说说抛接球该注意些什么?"(抛:两手胸前抱球,像前抛出;接:双手张开,眼睛紧盯纸球,牢牢接住。)
师:我们这个游戏主要分成抛和接两个部分,今天老师也把他们编成了一首童谣,我们在玩的时候,你在抛了,你就说:俩手胸前抱着球,用力向前抛出球。
你负责接的时候:你就说:双手打开眼看球,牢牢接住打纸球。
2、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红、蓝线上,逐一抛击纸球,看那组接住的球多。
3、游戏2-3遍。
五、游戏:运纸球
1、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每人一个球,从第一个幼儿开始将球夹球跳至河边向对岸抛出自己手中的球;第二组第一个幼儿在河对岸接住纸球,走过独木桥,抛进小动物家的院子。
2、结束:幼儿手拿纸球在音乐声中跳起欢快的舞。
附童谣:
飞舞的纸球
俩手胸前抱着球,
用力向前抛出球。
双手打开眼看球,
牢牢接住大纸球。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纸球弹弹弹》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握力、手腿脚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肌肉的力量与关节的柔韧性。
2、发展幼儿单脚站立、单脚踢球、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若干张废旧报纸、几个弓形门、一些细绳。
【活动过程】
1、制造纸球幼儿自己动手,把废旧报纸搓成一个个纸球,然后用细绳捆绑一下。
2、踢球练习幼儿自由结伴,相互踢纸球。
3、踢球入门幼儿分成几组,分别开展踢球入门(弓形门)游戏。;看谁踢进门的次数最多。左右脚都可练习。
4、幼儿(尤其是大班幼儿)踢球熟练后,可开展踢足球比赛。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想出其他一些玩纸球的方法,教师提供必要的器材和指导。
2、可以将踢纸球、抛接纸球、投掷纸球等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
3、可以用布条扎成布球代替纸球玩。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纸球弹弹弹》含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利用拍、踢、夹、抛等等的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报纸若干、大篮子若干等。
教学过程:一、活动前准备: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前准备工作,活动开幼儿四肢关节(如:报纸拔河、跳过报纸、抓住报纸等)。
二、想像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前报纸团成纸球想像它像什么?
教师对幼儿想像出各种不同物品进行引导性游戏。
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活动。
三、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根据想像出不同的玩纸球游戏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各别指导。
四、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五、结束,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六、活动延伸:报纸的多种玩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纸球弹弹弹》含反思 篇5
游戏目标:
1、结合器材进行跳跃的练习,提高儿童用脚控制物品的能力。
2、增强儿童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游戏准备:
用纸裹成的球若干。
游戏过程:
第一步游戏: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成纵队站立,每个小朋友发放一个纸球。游戏开始,排头双脚夹一纸球,向前连续跳跃,到达终点后,用双脚把纸球向前抛入指定的区域内,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最快一组为胜。
第二步游戏:每组一个纸球。排头双脚夹一纸球站于起点,游戏开始,排头尽力用双脚把纸球抛出,跑到纸球停滞处,用双脚把纸球夹住再次向前抛出,如此反复,到达终点后,再从终点把纸球抛回起点;第二名小朋友接到纸球后才能出发,依次轮换,最先完成组为胜。
规则:
1、第二步游戏,在整个抛运纸球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拿球。
2、回到起点,允许下一个小朋友用手把球夹好,再开始。
建议:
双脚夹抛纸球,用手接住的游戏方法,可用于幼儿平时独自进行的各种自由活动之中,此方法在基本动作之上,可不断增大难度,例如:抛起的高度;纸球由后向身前抛起;转体次数等。
教学反思
1、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孩子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在游戏活动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与他人配合着玩,合作得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孩子动作协调能力差些,需要教师给予个别的指导。
2、在练习夹包跳、投掷动作中,有一部分孩子的动作完成得不怎么好,特别是夹包跳,幼儿的双腿既要夹着包,又要往前跳起来,有的孩子跳起来时,双腿就自然地打开了,包就掉下来了,大部分幼儿练习一两次后,就能领会了要领,很好地完成了动作。
3、在玩炒豆豆游戏时,刚开始幼儿在抖动大圆布时,有的用力太大,有的幼儿还没抓稳布角,球在大圆布里蹦不起来,有的球一下子就掉下来了,经过两三次的摸索、配合,幼儿找到了要领,球很快地在大圆满布里蹦跳起来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持续了很久球都没有掉下来。
4、我认为在设计和完成这个活动是成功的,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地干涉,让幼儿在自己探索、摸索和实践中成长起来,找到玩中的窍门,以及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我认为是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受用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