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学期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教实验班语言、综合。本班总人数41人,幼儿年龄大多在5岁左右,小朋友们以前都上过幼儿园,大部分都已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针对这些情况,特作出以下安排。

二.教育内容:

1.开学进行入学教育,开学初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告诉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知道危险的地方不能去玩。

2.常规教育:分清上课和下课,知道哦啊上课应该怎么做,回答问题要举手,上课要认真听讲,下课要玩安全的游戏。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能打架。

4.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安静地进食,不偏食,不浪费粮食。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扔果皮纸屑。

三.教学内容:

1.教幼儿学会朗读诗歌。《奶奶过生日》、《一去二三里》、《我是男子汉》、《山行》、《游子吟》、《给小桃树穿棉袄》、《年夜饭》。

2.学会看图讲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散文,培养幼儿安静听读课文的好习惯,并学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学习朗读散文。

4.以游戏、观察、讨论等方式,引领幼儿从自己的变化到认识他人的变化,从认识幼儿园到认识周围的世界。

5.学习有条理地整理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6.认识、了解人的五官,并懂得如何保护它们。

四.教学安排:

第一周:入学教育.《奶奶过生日》《成长证明》

第二周:《挤挤城和宽宽街》《一去二三里》《我爱整理》《营养丰富的食物》

第三周:《小花籽找快乐》《我是男子汉》《七彩太阳光》《美丽的彩虹》

第四周:《山行》《月光河》《小陀螺》《泡种萝卜白菜》

第五周:《小树叶贺卡》《落叶》《干净的小手》《上学的路和回家的路》

第六周:《神奇的树》《我的手像我的家》《找到好朋友》《会说话的标志》

第七周:《蛤蟆搬家》《两只手套》《蔬菜水果变变变》《种子的传播》

第八周:《到处都有水》《送给小兔灰灰的礼物》《我和空气做游戏》《制造风》

第九周:《小乌龟和小蜗牛》《游子吟》《小小降落伞》《我的心情和我的表情》

第十周:《冬娃》《乌鸦兄弟》《我爱我的家人》《今天我值日》《接力飞毯》

第十一周:《说反话》《给小桃树穿棉袄》《小弟弟早早起》《妈妈的摇篮》

第十二周:《冬天的游戏》《雪孩子》《可爱的小花猫》《认识弹性》

第十三周:《北风爷爷和小娃娃》《写给冬天的一封信》《有趣的温度计》《我会保护牙齿》

第十四周:《年的传说》《节日的大街》《神奇的大衣》《小动物过冬》

第十五周:《年夜饭》《有趣的冰》《小雪花》《神奇的贺卡》

第十六周:《吃东西不过量》《受欢迎的小客人》《有趣的挂饰》《美味沙拉》

第十七周:《食物变样了》总复习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总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9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3)、教学难点

1、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5、认识钟表。

(4)、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2课时)

3、位置(2课时)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20xx年四川《考试说明》,注意研究四川与语文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求我们的复习思路与有四川特点的高考命题新思路相符合。

2.四川今年继续全部科目自主命题,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题型等不会大变但要特别关注可能出现的微调。

3.本学期语文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过手迁移和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学目标

本期圆满完成第二轮,第三轮的全面复习。在20xx年三月底四月初的二诊考试和五月中旬的三诊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力争20xx年六月的高考语文取得优异成绩,力争完成各项指标,力争第一。

本期我们响亮的口号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高一高二的“慢慢走,欣赏啊!”换成高三口号)

三、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110天,按三个半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月18日至一诊考试前(3月31——4月1日),第二轮复习。

本轮复习的要点:

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是以专项复习为主,并配之以套题综合复习,注重知识过手和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四月上旬至二诊考试前(五月中旬),以综合练习为主,补之以专项复习。

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5月20日至三诊考试前,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考。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杜绝无效,避免低效,追求实效。

2、把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精心选编练习

二是认真落实练习。

三是重视讲评练习。

3、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发扬传统,同心同德,休戚以共,打好团体战。

(1)备课要求

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说明负责板块或练习的重难点,并提出自己对材料的处理意见,并把相应的资料和相关知识点的补充资料,打印发给每个老师,其他成员再在备课中补充和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沦,达成共识。

(2)分工合作,“专题专练负责制”,小练习、套题、自编题,分配落实到人头。每周周所用资料在备课时间由专题负责人补充注音、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补充资料,和提出疑难讨论订正。另外,并按阶段落实课件制作人和练习答案完成者,负责将课件拷贝给每位老师把所作题的原始底稿复印给大家。比如《100练》

(3)周一“周工作单制”:将一周的早晚自习具体安排备课内容教学进度需要完成的文稿任务,逐条罗列发给每位老师。

4、合理科学安排复习资料的运用:

(1)继续选用中学语文杂志社出版的《核》

(2)继续选用《100练》

(3)晚自习《三优》单项强化训练。

(4)每周用好《套题》

总原则:

“用好用透”与“活用择用”及其“适时配用”相结合。

总要求:

第二轮补充完善所有高考考点的专项复习,着重补充现代文阅读板块。对上学期专项考点走过一轮的,继续强化,要一项一项复习,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训练,最后连成线,找出重难点,强化落实过手。

具体安排:

第二轮考点的复习。二诊之前着重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名句名篇”“现代文阅读”“写作”的强化复习。

时间分配:

每周晚自习(周一或周二)两堂课100分钟专时专用,确保学生高质量地按计划练习《三优》的专项练习;

每周连堂完成《套题》并辅之作文局部训练。

语文每周其余几堂语文课分别处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的背诵。基础题则穿插在没节课的5分钟小练习中。

具体要求:跟定老师不放松,严格按照统一计划施行复习,避免慌乱和欲速不达的高三复习阶段的焦躁情绪;

阅读和记忆结合,边读边勾画边笔记,知识点记牢过手;练习与纠错并行,每天的练习后必须进行纠错,然后写在集错本上。

5.作文训练。

(1)有计划实施“达标作文”作文的专项训练,在上学期“标题”“开头”“结尾”“结构”“文采”“材料”等专项达标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到位。

(2)积累素材,特别是新素材上下功夫,使学生用“属于自己”的素材储备。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写作速度,训练课堂定时作文,在50分钟内根据要求写出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狠抓作文书写。

(5)鼓励有写作实力的同学,创新发挥。

(6).本学期计划作文周周有,大作文(课堂定时作文、考试作文),共十次。片段作文练习10次。

四、“转转课”安排

兰征——第三周

石峰——第四周

王正可——第六周

周泽金——第十周

安礼玲——第七周

高贵英——第十二周

郑文书——第五周

陈刚——第十一周

张学军——第九周

五、课时进度

全期15周,除节假日、二诊模拟及考试、三诊模拟等外,教学时间共14周9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略)

备课组建设

强化合作意识。备课组成员要坚持团结合作的一贯作风,秉承打团体战的传统,资源共享,鼎立相助。做到精诚团结,休戚与共。

做到六个统一。

①统一资料。

②统一教学安排;

③统一教学内容。

④统一教学方法。

⑤统一教学时间。

⑥统一教学检测。

并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资料保管及其合卷子、制卷:

基础知识:

社科文阅读:

古文阅读:

古诗文鉴赏及默写:

文学作品阅读:

语言实际运用:

学期教学计划 篇4

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学段的开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学期。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第一学段教学的基础上,既注意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更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女里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把便教利学落实到实处。本册共安排十一个单元。其中领域共安排五个单元,分别教学和;领域安排三个单元,分别教学和;安排一个单元学习;安排一个单元学习,主要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相互间隔出现的两类事物数量之间的联系,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发展推理、判断能力,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还结合相关学习内容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整理与复习。另有十多篇和一些思考题穿插其中,主要让学生接触数学发展与人类进步联系的一些简单知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本册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和两步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角,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列综合算式和用表格整理信息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本册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及调商的方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间隔现象规律的体会,角的度量,点到直线知识的实际运用,根据三视图想象和摆放物体,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数的改写和取近似值,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并发现简单的规律。

2、经历研究有关物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有关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 数学思考方面:

1、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程用或作单位的数,发展初步的数感。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字母表达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

3、进一步发展数感、演绎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观念、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现实情景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运用掌握的知识或规律解决问题。

2、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数学表达水平,进一步学习反思评价。

情感态度方面:

1、有学好数学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克服困难,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具有质疑问难的意识,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