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初一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但是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能够看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

2、 培养并渗透网络德育教育;

3、 通过学习评价、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的信息技能;

4、 使学生掌握通式操作,知道如何求助;

5、 学生能够从网上查找、下载、管理信息,并公与他人分享。

三、教材分析:

今年的新教材主要是适应初中非零起点教学需求,同时也为零起点同学提供了必要的补习内容。主要体现“提炼技术价值”和“体现信息需求”,掌握学习规律,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打好基础。“实践”模块主要是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技能;“补缺”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补习内容;“加油”则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深入掌握所学技能;而“思维导图”则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每一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四、学生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所以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有限,所以在学习新教材时需要补的课很多。

五、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综合实践、合作探究学习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 2课时

2、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2课时

3、计算机安全问题 1课时

第二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概述 1课时

2、因特网初步 1课时

3、网上信息的获取 1课时

4、电子邮件 1课时

第三章 电子表格

1、电子表格概述 1课时

2、建立工作表 2课时

3、工作表的编辑 2课时

4、工作表的修饰与打印 2课时

第四章 多媒体信息处理

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1课时

2、多媒体制作工具 1课时

其他的时间,综合练习,进行全面复习。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11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电脑已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以往学校的电脑不是很多只有18台左右能用,电脑之间也不连网,所以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在任教时并没有按课本完成教学任务,但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多多少少已懂得了一些,由于上面的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的遗忘性很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的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内容包括:创建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文字处理与排版和制作一目了然的表格――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都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6、做一个多媒体作品出来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内容第一课时,讲解学好信息技术的方法。

本学期课程计划第二课时,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关闭word,打开、保存文件,输入简单的字符等)。

第三课时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第四课时字符块的选中与撤消各字符块的搬移、复制与删除。

第五课时文章编编辑中的“撤消”与“恢复”。

第六课时认识和使用格式栏上的工具。

第七课时插入和调整图像。

第八课时插入艺术字。

第九课时使用文本框、在文本框内输入和编辑文字。

第十课时生成一张工作表。

第十一课时数据的复制与移动。

第十二课时有序数据的输入。

第十三课时公式的输入。

第十四课时数据的选中和对单元格数据进行编辑。

第十五课时对工作表进行编辑。

第十六课时改变工作表的字体、字号。第十七课时设置表格线、调整行高与列宽。

第十八课时创建直观生动的图表。

第十九课时复习。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充裕的时间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家中有电脑的学生,操作练习巩固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应用软件。

3、培养学生学习管理计算机。

4、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初步掌握操作基本技能。

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计算机资源管理1课时

第二课文件和文件夹1课时

第三课认识“我的电脑”2课时

第四课建立自己的文件夹1课时

第五课文件复制1课时

第六课文件查找1课时第七课文件删除与回收1课时第八课认识“资源管理器”2课时

第九课改变计算机的设置2课时

第十课软件的安装与删除1课时

第十一课CD与VCD播放1课时

第十二课配乐诗朗诵1课时

第十三课音乐作品欣赏1课时

第十四课建立个人资料库1课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