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圣诞节是外国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 感觉中西方节日的不同。
2. 让幼儿互送礼物,增进伙伴间的情谊。
3. 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
4. 乐于参与圣诞节的活动。
5.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协助幼儿开展对主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难点:通过圣诞庆祝活动,让每位幼儿参与团体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学会与人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收集有关圣诞的图书与故事
材料准备:
1.白板纸,红、白皱纹纸,棉花,胶水,剪刀
2.音乐:铃儿响叮当
3.春节与圣诞节的幻灯片
4.幼儿自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音乐《铃儿响叮当》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老师的问题:这首歌代表了什么节日。由此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出圣诞节的由来,播放幻灯片春节和圣诞节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哪张分别代表什么节日。
二、基本环节:
1. 播放幻灯片并提问图中的老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2.让幼儿讨论并说出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教师加以补充)
3.今天很高兴我们把圣诞老人请到了班级(另一名老师戴着圣诞老人面具进入班级)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变成圣诞老人的摸样?
4.用以准备的材料教幼儿制作圣诞老人的面具。
三、结束环节:
现在我们的.圣诞老人面具已经做好了,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下幻灯片中的圣诞老人在做什么(发礼物,放音乐《铃儿响叮当》)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吧。
四、延伸环节:
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会放鞭炮,贴对联,而外国的圣诞节,只有圣诞老人送礼物么?请幼儿回家做个小调查。
活动反思:
能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幼儿区分中外节日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娱乐。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幼儿亲手制作小礼物,而是自备小礼物互送。
小百科: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 古罗马教会在君士坦丁时代(公元313年),就逐渐习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主的诞生。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故事《小桃仁》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经过。从表面上看,它是让幼儿明确植物生长的条件,在故事深处却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亲情。本活动将以此情感为线索,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引导他们去体验、感受,从而产生爱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与惊喜。
2、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力、表现力,启发幼儿用亲切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和小桃仁的对话。
3、使幼儿了解小桃仁发芽的三个必要条件(阳光、空气、水)。
活动准备:
1、制作关于故事《小桃仁》的图片。
2、头饰若干:小桃仁、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
3、轻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吃到最后剩下什么?”“一个桃核就是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胖子呢!这个小胖子的名字叫小桃仁。”“这个小桃仁还会变魔术呢!它会变成什么呢?小朋友,请看!”(出示图片,引导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幅图的变化。)
2、教师总结性地讲述故事,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作品的情感。
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小桃仁变魔术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重点引导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与小桃仁的不同对话。)
①、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
“小桃仁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春风、春雨、太阳光也非常喜欢它。”
②、让幼儿理解和表现故事中各个角色与小桃仁的对话,感受它们对小桃仁的爱。
“春风告诉小桃仁什么?”(帮助幼儿体验:春风很温柔,声音应该轻轻的、柔柔的,引导幼儿用温柔的语调说出。)“小桃仁听说春姑娘回来了,高兴极了,它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体验小桃仁迫切、激动的心情。)
“春雨是怎样喊小桃仁的?”(引导幼儿体验:春雨“滴滴哒哒”的声音很清脆,很好听。)
“小桃仁多么想看看妈妈呀!它喝了一大口水,使劲挺了挺身子,小桃仁挺身子想干什么?”(学一学小桃仁的`样子挺挺身子,感觉怎样?是不是长高了?
引导幼儿体验小桃仁想见妈妈的迫切心情。)
“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光的话,体验太阳光暖洋洋的。)
“小桃仁就要出来了,谁能告诉小桃仁外面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地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情景,体会小桃仁的快乐心情。)“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老桃树)了,它的心情怎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体会小桃仁见到妈妈时的惊喜及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体验爱与被爱的美好。
“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
5、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结束及延伸:
组织幼儿绘画小桃仁的生长过程,也可制作成连环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洞的方法制作窗花。
2、欣赏观察不同的窗花,了解窗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3、体验剪窗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三段。
2、贴有窗户的展板一块。
3、多于幼儿人数的正方形彩纸,剪刀、固体胶、废纸盒。
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窗,简单了解花窗的特点。
1、幼儿观察课件中的花窗,说说花窗的'外形和图案特点。
2、小结花窗的特点:外形各不相同,图案由很多各不相同的洞洞构成。
(二)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学剪窗花,贴窗花。
1、出示准备好的展板,请幼儿想想“怎么把它们也变得漂亮?”(引出剪窗花)
2、请幼儿观察课件上的示意图,学习剪窗花的方法。
①学习折法:折三折,把正方形变成小三角形。
②学习剪法:先剪轮廓线,再随意剪各种形状的洞洞或剪有规律排列的图形的洞洞。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幼儿贴上窗花,并“说说是怎么剪的?”
(三)欣赏民间艺人的窗花作品,拓宽对窗花艺术的了解。
1、幼儿欣赏我国手工艺人剪的一些美丽窗花,认识窗花可以有动物,植物,人物,故事等图案,拓宽幼儿对窗花的了解。
2、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继续学习剪窗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