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

欢迎阅读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能跟着老师清楚地唱出歌词。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能情绪投入地较逼真地表现小兔形象。

3、体验并表现出小兔高兴和害怕的不同情绪和神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小兔和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讲述“小兔和狼”的故事,吸引幼儿认真倾听这个故事。

2、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二、学习新课,并尝试根据歌词进行创编。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

2、小朋友,你从这首歌曲里面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3、引导幼儿逐句创编,模仿小兔跳。

4、幼儿重点创编“竖起耳朵仔细听”的动作,启发幼儿要很快地做竖起耳朵的动作,安静地听。“哎呀!狼来了”一句,要启发幼儿做出害怕的'动作。

5、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两遍。

三、游戏部分。孩子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玩个“小兔和狼”的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及注意点。

2、幼儿玩游戏,教师扮演大灰狼,在音乐的伴奏下绕“小兔”走一圈离开,“小兔们”高兴地唱着歌回家。

3、游戏可持续玩几次,并可以请一位幼儿扮演大灰狼。

四、结束部分。

宝宝们,现在已经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活动反思:

小兔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2、学习双脚向前跳,尝试在蹦跑中避让同伴,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3、能与同伴一起边念儿歌边愉快地进行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兔子头饰、大灰狼头饰。

2、大灰狼出现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天亮了,兔宝宝们起床了!升升懒腰,摆一摆,升升懒腰,摆一摆。宝宝们,跟妈妈一起来锻炼身体:伸伸手、伸伸手,点点头、点点头,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跳一跳、跳一跳。

2、宝宝们做的真棒。哎呀,妈妈的肚子饿了,我们去吃草,好吗?不过,我们要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才能到达草地,你们敢不敢?

3、好,我们出发!(幼儿排着队进行。)

二、游戏

1、草地到了,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休息。(宝宝围成圆圈)

2、我的肚子饿的快受不了了,看,妈妈是怎么吃草的。(教师示范边念儿歌边吃草:小白兔,跳一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吃吃吃、吃吃吃。)

3、宝宝们,妈妈是怎么吃草的?(和幼儿坐在圆圈上练习。)

4、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草吧!(和幼儿一起练习)

5、这儿的草吃完了,我们跳到别的地方去吃草吧!(再次练习跳)

6、听,谁来了?(大灰狼出现的音乐)我们快跑到围城里面躲起来。(幼儿四散跑,老师提醒幼儿当心碰撞)

7、大灰狼走了,我们再出去吃草吧。(游戏数遍)

三、结束活动

宝宝们,你们吃饱了吗?我们要回家了!(让幼儿原路返回)

活动反思:

从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来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能开心地参与,使活动能顺利的开展,达到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并没有出现我意料之外的事,也可能是小班的孩子吧。

从整个活动的活动量来看,超过了小班孩子的活动量,可以适当减少点。在活动准备中还应该充分一些,如锻炼身体时可以放点音乐让孩子精神抖擞;场景草地,孩子看见了一大片的草地会很兴奋;大灰狼出现的音乐会让孩子知道要逃了而不是听老师的口令来进行,活动就会更精彩。

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 篇3

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精选10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和狼反思 篇4

二、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情感外露,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点:(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我选择了这个音乐游戏。

小班教学活动时要更加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兔子和狼》这个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的嬉戏中,反复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让幼儿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目标:

1、感知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的、低沉、

2、能用动作表现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3、乐于参与音乐游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背景:草、花、蘑菇等若干

2、大灰狼头饰三个、小兔头饰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小鸟飞》音乐进人活动场地。

2、感知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

(1)师:今天来了两位动物客人,它们是小兔子和大灰狼。就藏在这两段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放音乐A、B)

师:你觉得前面的音乐是快快的、跳跳的,还是低低的、慢慢的?那你觉得是那个小动物呢?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出示小兔)

(2)感受兔子的音乐:

师:小兔子一蹦一跳真可爱,让我们听着音乐,学小兔跳吧!

师:后面的音乐低低的、慢慢的你觉得是哪只小动物呢?(出示大灰狼)

(3)感受狼的音乐:

师:大灰狼是怎么样的啊?(凶狠、可怕…)(启发幼儿跟着音乐做出狼凶狠的样子)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小班音乐游戏《狼和小兔》。在活动中,我通过小兔和狼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孩子们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动作,以及大灰狼凶狠的形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达到了活动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问题启发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炼,对孩子的回答和反应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没有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2、游戏要求不够清晰,每次游戏结束后应该小结,并对孩子提出下次游戏时更高的要求。

3、教师没有完全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去,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缺少艺术性语言。

在活动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