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中班语言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中班语言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符合冬季的气候特征,冬天里,幼儿最盼望的是早点能见到“下雪”和“雪地”这样的场景,希望能走进雪地里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尽情感受冬季的美丽和玩雪的快乐。可是对我们南方的幼儿来说,这种美好愿望却很难实现。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不仅让幼儿能通过动画欣赏冬天下雪的景色,感受冬季的美丽,还能通过诗歌朗诵,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爪子(蹄子)的形状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点,活动的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求。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观察雪景图片并回忆已有经验,初步感受冬日雪景的美丽;第二环节在观察脚印及想象中引出儿歌并初步理解内容;第三环节在完整欣赏并理解的基础上学念、尝试仿编,在共念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冬日美景。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2.尝试仿编诗歌,感受冬日雪景的美丽及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感受讨论——冬日雪景的美丽。
(出示雪景图)
1.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
2.看到这厚厚的白雪,小朋友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
二、观察想象——引出话题,初步理解儿歌
1.有几个小动物也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在家里可呆不住了。你瞧,他们来了。他们是谁啊?
2.他们来干什么?
3.他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什么?(脚印)猜猜是谁?
4.它们的脚印像什么?
三、学念仿编——进一步理解并学习儿歌、尝试仿编。
1.欣赏诗歌
2.小鸡、小狗、小鸭真的是画家吗?那么它们是怎么画的呢?画的是什么?
3.青蛙怎么不参加呢?(冬眠去了),原来,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了。
4.看到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画画这么开心,还有很多小动物也要来了。谁会来呢?
5.这些动物会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画…”的句式编儿歌。
6.还有什么动物也要冬眠呢?
7.共念仿编儿歌。
幼儿中班语言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参、梅、蛙、加……”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⒉让孩子领悟看图读文、个性化读背文的妙处,并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2、使学生在情境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个性化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朗读课文,初步识字,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第2课时:巩固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学生背儿歌《四季》。
2、学生欣赏美丽的雪景。
3、同学们,看着这雪景,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干什么?有一群小画家,看着这美丽的雪地,高兴地画起画来。他们是谁?都画了些什么?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看拼音读课文,用铅笔画出本课生字,拼读三遍。
2、再看拼音读几遍课文,要求记住生字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3、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二句。
(1)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有()、有()还有()。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和()。
(2)理解“一群”。
2、学习第三句。
(1)这一群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在书上用“——”画出来。
(2)指名读一读。
(3)你知道了谁画了什么吗?(教师随机播放课件)看图:竹叶、鸡爪。学生用“因为……所以……”说句子。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其他三个同上。)
(4)指导读第三句。
3、学习第四句。
(1)读句子。
(2)我们画画用什么?
(3)小动物们画画用什么呢?(课件演示)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的确,这些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不用颜料不用笔,只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或脚掌在雪地上走几步,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怪不得把它们称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4)指导读句子。
4、学习第五、六句。
(1)读句子。
(2)学习“参加”。
(3)学生交流冬眠知识。(课件)
(4)指导读最后两句。
四、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齐读课文。
2、借助插图或板书,自由背诵。
3、指名背诵。
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画什么?
2、你可以学习本课,也来编儿歌。(提示-----画----------画----------画-----)也可以把它们画的画画下来。
3、作品展示。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想想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增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竹叶枫叶梅花月牙
幼儿中班语言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3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六单元《冬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程标准、本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知识目标:
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习感叹句和比喻句是本课教学的又一教学难点。
二、确立教学方案,落实教学目标
(一)教学环节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加上学习本课时,正是下雪的`季节,我们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帮助我们的教学。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课前观察,激发兴趣
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下雪后,小鸟、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并组织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说一说下雪的情景。
下雪后,许多小动物来到雪地上玩,说一说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因为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所以,学生会兴致勃勃的说出许多动物的脚印,很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3、学生自读,感知课文
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看到了下雪的美丽景象,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请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比如:用拼音、问同桌、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
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认识字形,使识字与感知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4、魔术激趣,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都较为枯燥,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但是,识字写字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怎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为此,我结合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和字形小魔术来帮助学生识字写字,效果不错。
5、课文练习相结合,学习感叹句、比喻句
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难点,在学习感叹句时,课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进行教学;教学比喻句时,则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进行教学。
6、发散教学,突出重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第三句和第四句后,可启发学生: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它们像什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发散学生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
(二)学练结合,落实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利用字形小魔术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加字、为字的学习,同学们,我们来变个魔术
力字加两笔,变成什么字?(为),加口字,变成什么字?(加);再如:风、每加上木字旁,变成什么字?等(结合《语文天地》字形小魔术进行学习)。
2、句子学习: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时,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
3、理解课文: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合月牙图案,请学生观察,了解脚印与图案的相似之处,连线理解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小画家。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朗读练习:这是一篇幅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带着童趣读出趣味,可以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幼儿中班语言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写“几用鱼”.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会写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自由读生字
2、教师抽查
3、开火车读生字
二、复述课文
1、在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指名﹚
2、齐背.
三、学习生字
1、“几用鱼”分别与熟字“儿同角”比较,让学生观察,小组说.
2、重点指导:
“几”,共有2笔,第二笔是横折折钩.
“用”,外边不用写得太大也不用太小,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为长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练写,学生再次练写.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生字读一读.
小鸡会画﹙﹚小狗会画﹙﹚
小鸭会画﹙﹚小马会画﹙﹚
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们用自己的脚丫在雪地上画了美丽的画,老师相信,小朋友也是了不起的小画家,请你们回去后,可以光着脚在沙滩踩一踩,看看你们的脚丫能画出什么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