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蜗牛与黄鹂鸟》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听:《荫中鸟》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让同学认识了解竹笛,感受笛子的表示力和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景。
三、重点:
让同学认识、了解竹笛,感受笛子的表示力和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难点:启发引导同学的联想和想象。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蜗牛与黄鹂鸟》。
有表情地演唱。
2.新授:
(1)点明课题。
(2)出示录音机,听赏音乐一遍。
考虑:有什么乐器演奏?
答:笛子。
简介作品:
《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生动地表示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3)复听音乐,考虑:可以分几个局部?
答:三个局部。(复三部曲式):
引子——A(快板)——B(自由地)——A
(4)分段欣赏:
开始的引子共8小节。上下呼应的句式,犹如鸟儿的飞翔和对唱,形象生动,将人们引进到一个鸟的世界。一声俏皮的鸟叫结束引子。
A段是利索的快板,活泼欢快,由两个单乐句式乐段组成。
B段是鸟鸣段落。在轻快的、固定音型的曲调伴奏下,笛子运用了多种技巧自由地模仿各种鸟叫声,生动地展现了荫中鸟竞相的艺术境界,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A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高音区的花舌替代了原来的颤音演奏。结束在宫调的主音上,寓意鸟儿在蓝天中飞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
(5)介绍笛子:
笛:古称横吹,竹制吹管乐器,笛上开有吹孔、膜孔和六个按指孔,分有梆笛和曲笛两种。
(6)完整地欣赏全曲。
3.小结。
4.结束下课。
教学反思:
我运用多媒体设计看动画讲故事比赛来引入歌曲。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投入,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想来讲一讲。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们很是兴奋。于是,我就马上抓住这一积极的情趣导入,开始了新课教学。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他们主动地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感知结果,促进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技能目标: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情感目标: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重点: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
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
前经验准备: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物质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一)出示图片
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
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
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
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结束。
四、打击乐合奏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创编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重点:
表现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动进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
2、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
3、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教师简介台湾。
师:在我国的东南海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台湾四面环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脑是台湾的“三宝”。台湾还是世界闻名的蝴蝶王国。台湾不仅以它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它的文化底蕴也相当的丰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热情奔放、活泼风趣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
二、多媒体播放舞蹈《杵舞》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同欣赏了一段具有特色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那台湾名歌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名歌《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三、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听时:请大家想一想,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2、听第二遍时,请大家用拍手、摆动身体等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绪。
3、请大家随范唱轻声学唱歌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感。
四、合作创编与表现
1、请大家讨论歌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气上有何区别?
2、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组讨论:创编葡萄树成熟以后的歌词。
4、交流演唱学生创编的歌词。
5、师:同学们编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蜗牛的什么精神呢?请学生来总结。
时间过得可真快,下节课我们还要表演我们心目中的《蜗牛与黄鹂鸟》,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台湾校园歌曲的大点播,你们说好不好。
最后: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篇4
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来表现蜗牛的外形特征,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作画习惯。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重难点:
创作新的线条组合来装饰蜗牛;并注意线条之间的疏密。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经验准备:
已经有画线条画的经验;
教学准备:
1、哭声、欢笑声、雷雨的音乐
2、两只蜗牛范画
3、蜡笔、粗、细记号笔、已画好外形的蜗牛与幼儿人数相等。
教学过程:
一、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放音乐《欢笑声》。教师提问:“谁笑得这么开心呀?”
2、过渡:原来是蜗牛轩轩和乐乐。瞧,他们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选美大赛呢!
二、出示范画,欣赏教师画的蜗牛的范例,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蜗牛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师:老师画的蜗牛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重点引导孩子观察几种线条组合变成新的图形的装饰效果。
三、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培养孩子的爱心,激发创作欲望。
1、放音乐《雷雨声》、《哭声》。激发孩子的助人为乐精神。
教师:呀!雨水把轩轩和乐乐身上画的漂亮的线条和色彩都冲洗掉了,他们没办法去参加选美大赛了。听,他们哭得多伤心呀!孩子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激发创作欲望。
教师:轩轩和乐乐喜欢的`线条是几种线条组合变成的新线条,而且他们喜欢自己身上的线条是别人没有的,你能画出来吗?
3、请个别孩子到前面画出自己创作出的线条组合,并给线条命名。
四、师示范讲解如何对蜗牛进行装饰?如何处理分割画面?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的画法:
(1)教师简单在蜗牛身上示范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1)在作画前先想一想:你是想帮助轩轩还是乐乐?要用什么线条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线条的组合,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3)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作品送到画展栏中进行评比,选出最漂亮的作品送给轩轩和乐乐去参加选美大赛。
六、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3)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画送到画展栏中。
七、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装饰的蜗牛。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轩轩和乐乐装扮的漂漂亮亮的,轩轩和乐乐都说非常漂亮,他们说你们都画的非常漂亮,决定把你们的作品都带去参加选美大赛呢!
教学反思
1、用音乐转换情境,为孩子创设了愉悦、直观的听觉效果。
2、用一个故事作为主线把各个教学环节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让孩子在故事情景中复习所学的线条,激发创作出新的线条,层次清楚,难度层层递进。
3、线条画的范画作品要比蜡笔画、水粉画的大许多,孩子才能清楚地看见线条的组合及疏密排列。
4、教师讲解太多,语言不够精练。要注意提问的艺术。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敏感性,能够听到音乐自动拍手打节奏;
2、会唱这首歌。
活动准备: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成一位魔法师,手拿一根魔术棒,请另一位老师配合,做变蜗牛的.游戏。
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变什么?变蜗牛!
另一位老师立刻装扮成蜗牛,趴在地上,引发幼儿兴趣。
二、变出蜗牛后,就开始放音乐,全体跟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边唱边打节奏。
节奏:拍腿两下,拍手两下,自由动作两下。(动作可创编)
三、一遍歌曲后,再玩变蜗牛的游戏,这次歌曲开始后,教师加上动作表演,请全体幼儿跟做。
四、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演魔法师,进行游戏。
五、游戏进行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