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欢迎阅读巨人的花园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巨人花园》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文章,和《幸福是什么》、《去年树》《小木偶故事》一起构成童话单元,作为单元起始篇目,学好本课是学习本单元基础。

2。教材内容

《巨人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一篇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巨人和花园诸多变化,揭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才是真正快乐“道理。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理解课文生字新词。

②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品读感悟文章内涵,

③在对比阅读中,初步明白“做人不能自私自利,快乐要与大家分享”道理。

4。教学重难点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内心感受。因此,本课教学拟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三、说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本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优美,情节夸张有致,契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学生采用诵读感悟、想象、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诵读,让学生明白反复诵读,不断揣摩,才可以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投影展示一组与课文内容相关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意思。

(用直观具体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主动性,激起孩子们对文本阅读期待。)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初读课文,验证自己猜测是否正确。

(二)倾听故事,再现情节。

1。播放音画结合朗读课件,再现课文情节,校正字词读音。

(情境是语文教学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一定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收获。)

2。投影展示重点字词。

(本环节设置实现了教学目标1)

(三)想象画面,品读感悟。

1。男女生轮读巨人砌墙和拆墙后、孩子进入和被赶出后花园里不同景象,其他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感受花园变化。

(此环节指导学生运用诵读法和想象法读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读文本,实现教学目标2。)

2。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花园变化句子,分析变化原因。

3。指名分读巨人醒悟前后语言。课件展示巨人语言,小组合作讨论“巨人说这些话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他说话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

(设计两个问题,激发学生探求欲望,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此环节体现课标精神,落实了教学目标2,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感悟主旨,升华情感。

投影展示问题:花园景物和巨人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文章想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解决

(通过这一环节学习,落实教学目标3,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篇2

一、 紧扣特点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文与学词结合,通过对比朗读感受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多元交流,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童话中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写细细品味。

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循序渐进说程序

第一环节:精彩回顾,继续学文。

上课伊始,我这样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这篇童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咱们来玩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看,它们来自于哪篇童话?”我会在屏幕上出示几位童话主人公,很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广泛阅读,超越文本

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收集更多的童话故事读一读,并开展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

五、理清脉络说板书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内容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由于他的自私,狭隘,把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用高墙拒之门外,可是,春天也伴随着孩子们的离去而离开了举人,花园里只留下冬天和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态度和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针对教材特点,我以“变”为中心,辐射全文,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心形的板书,(出示幻灯)即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有把握了文章重点。

四、循序渐进,说流程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赋予变化,学生读懂课文需要下一番功夫,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并安排了复述,使学生充分读懂了课文。

在此基础上,我重点设计了两个问题,(出示幻灯)

(1)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迷人荒凉鸟语花香)

(2)巨人的态度、感受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

(教师板书:自私苦恼快乐)

为了使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意见,全班交流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自读自悟,逐步体会出无私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

课文最后,我安排了写话练习(出示幻灯)

1、同学们,从巨人的花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请为这个美丽的花园起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我的警言送巨人。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及概括能力,形成自己的名言,告诫巨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教育。

通过这几个问题,使阅读与说话相结合,使人文教育融入学习中。为了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把课文编成了童话剧,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对比、通过想象情境展开教学,对学生扶放结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讨论,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五、回眸课堂,说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篇4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