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乐意和教师一起表演,感知体验自由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准备
课件:趣味练习--养蝌蚪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1.出示趣味练习卡,幼儿观察小蝌蚪。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头长得什么样?
有几个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几条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动作。
4.教师:我们看看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察图片
了解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
5.教师: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们来画很多的小蝌蚪,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好吗?
6.幼儿画蝌蚪,用线条画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7.养蝌蚪,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
幼儿园教案 篇2
幼儿园托班生活教案:打开尝一尝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打开各种容器,感受不同容器的开启方式。
2.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鹌鹑蛋、橘子、巧克力、瑞士糖、开心果等食物
2.拉链袋、盒子、塑料瓶等各种食物的容器。
3.每人一只箩筐,湿巾纸。
4.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电话铃响了。老师假装接电话。
“你好,你找谁?哦,是小熊。有什么事?……请我们小朋友带着娃娃一起到你家去做客?哦,你等一等我来问一问?”
老师问:“小朋友,小熊请我们带着娃娃一起到它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小熊,我们马上就到你家去做客。再见。”
二、幼儿操作:
1、幼儿向小熊问好。小熊请小朋友坐。(老师套手偶)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周围,老师展示托盘里的食品。
小熊:“小朋友,谢谢你们来我家做客。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认识吗?
3、幼儿看着包装盒自由猜,说说是什么。
4、小熊:我把好吃的东西都藏在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盒子里,你有办法吃到他们吗?
(引导幼儿预测有没有办法吃到这些东西。)
5、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罐子、盒子(幼儿在背景音乐中愉快操作)。(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关注以下内容:注意幼儿的习惯养成,如吃东西以前要擦手、剥下的果壳和包装纸等要放在指定地方。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共同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即自己是如何打开盒子、瓶子的。鼓励幼儿尝试打开各种不同
的容器和包装袋。边操作边说“打开来,尝一尝”。)
三、结束
1、录音机放娃娃哭声。
小熊问:“谁在哭?”,小熊找到娃娃问:“娃娃你怎么了?”
娃娃:“我不会开盒子”小熊:“娃娃不会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我来帮助你。”
出示一只盒子请愿意上前的幼儿演示开启的方法,进一步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引导幼儿回忆刚才使用过的各种手段,并逐一尝试将它打开(交流经验,使其他没有开启这种容器的幼儿也掌握了这种经验,使得经验共享)。
2、师幼一起整理场地。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的同伴需要大家的关心。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病同伴的关心。
3、愿意主动地关爱同伴。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生病的感受,激发对生病同伴的关爱之情。
教师:你生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最想谁?
教师:XX小朋友生病了,你想他现在会有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
教师:你想用方式表达对XX小朋友的关心?
2、 利用幼儿用书,学习关心生病的同伴。
利用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XX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
3、教师和幼儿讨论慰问的事宜。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慰问语。
教师说说打电话探望同伴时应注意的问题。
4、组织幼儿打电话问候生病的同伴,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关心。
教师:我们可以问问他生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医生有什么建议?休息时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5、学习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和自己。
教师: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生病时很难受,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体。那么,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呢?
幼儿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刚开学的时候正想着怎么开展《小溪流的歌》这个主题,但在一次组织幼儿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幼儿对玩滑梯非常兴奋,我灵机一动:“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有一个好朋友忍不住了,它也想玩”。幼儿七嘴八舌:谁呀?快来呀?于是我就趁势引出了这个主题,组织幼儿开展了这个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2、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和小溪流生动、活泼的形象。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欢快、活泼的情绪。
难点:理解小溪流生动、活泼的形象。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滑滑梯,让幼儿体验快速往下滑的感觉以及玩滑梯的快乐心情。
2、 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小溪流的歌》1册,图画纸1张,笔1支。
3、 主题录音带一盒。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和同伴滑滑梯的趣事和感受。
2、看图讲述。
指导幼儿观察《小溪流的歌》第一页画面,看一看、说一说图画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小溪流从哪里流下来,小溪流和小鸟的表情看起来是怎么样的 ;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像小溪流和小鸟一样高兴。
3、欣赏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有谁?”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教师播放儿歌录音带,让幼儿欣赏儿歌,并向幼儿提问问题,启发幼儿回答问题,并学一学小溪流的模样,说一说小溪流滑滑梯的感觉。
(3)教师小结:小溪流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他一路唱,一路跳,嘻嘻哈哈地笑回家;小溪流是个顽皮的孩子,他把山坡当成滑梯,哧溜一下很突然、很快地从山顶滑到了山底,扑进河妈妈的怀抱里。
4、学念儿歌。
(1)教师逐句教幼儿念儿歌,再让幼儿跟教师完整地念儿歌
(2)请幼儿翻开《小溪流的歌》第一页,看图念儿歌,鼓励幼儿用像小溪流一样快乐的心情来念儿歌。
(3)让幼儿分组来念儿歌,加强对儿歌的朗诵,并表扬念得好的那一组。
5、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由在纸上画出小溪流高兴滑滑梯的样子,感受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会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活泼、欢快的情绪,我通过看图讲述、欣赏儿歌、幼儿分组念儿歌、绘画活动来进行这个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特别是在学小溪流欢快的样子以及分组比赛念儿歌的时候,活动氛围很活跃,幼儿很高兴,所以这节课我能够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小溪流的歌》是著名儿童作家严文井的一篇童话。全文较长,但作者的写作意图十分明显,他用拟人的手法歌颂了小溪流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本课虽篇幅较长,我先让孩子们自己朗读课文三遍,了解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的,即小溪流成长为小河,再到大江、海洋。再分角色朗读课文后,让孩子们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小河、大江、海洋特征的词语,并能结合文中的相关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再揣摩途中遇到的劝阻者的形象。提出中心话题——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这篇课文的切入点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怎样的歌”?这为学生在探究主题时寻找到一条捷径。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的发言很积极,对道理理解得很透彻,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又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学条理比较清楚,一点点循序渐进。
虽然表面看孩子们学习兴趣很浓,对课文内容理解却不是很到位,没有理解乌鸦、枯树桩、泥沙、沉船等的代表意义,也就没明白文中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理解,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败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