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欢迎阅读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说设计意图:

大部分幼儿对一些动物的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征。学习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稚拙美,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感受诗歌中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2、 从情感上,要求幼儿感受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引导幼儿创编诗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PPT课件以及“看到??我会想到??我会??”的句型

图谱。

说教学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学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运用已学的句型句式,进行交流讲述,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森林运动会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说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喜

欢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逐步引出诗歌。

二、学习朗诵诗歌

出示诗歌,教师朗诵一遍,是有一起朗诵。

三、表演诗歌

幼儿在学习诗歌的同时表演诗歌,能消除幼儿审美疲劳的同时也激发幼儿动作创编的兴趣。

四、创编诗歌

幼儿依据教师提供的图片,自己发挥想象,依照句型创编诗歌。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就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让我再试一次》中的主题曲。

一、教学设计概述:

(1)设计理念:

《让我再试一次》是粤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四单元《成长的天空》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按照不怕困难挫折、团结拼搏、相信自己、不断进取的引导思路,设计了三篇主题共生,相互补充,承上启下的课文。其中,《让我再试一次》旨在引导儿童不怕困难和挫折,做事情有耐心、有毅力、不胆怯,培养儿童顽强的意志力。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做事情缺乏耐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同时他们特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这也是我班学生的一大通病。因此,我主要针对本班学生这一方面的问题设计跟孩子们生活非常接近的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本课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三点:

1、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做事情有耐心、不胆怯,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

2、行为与习惯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

其中教学重点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愿意积极尝试,不轻易放弃的顽强意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教法学法:

按照新课标的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需要,我努力使教学进入生活,贴近生活,创设开放互动的情境,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

(4)教学过程:

根据本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点击)围绕“在生活中进行品质培养”这一主旨,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步:(点击)

1、游戏导入,盘点困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组织了一个“玩转小魔术”的游戏活动,(课件出示)首先示范表演魔术,然后请全体学生模仿表演。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但由于这一游戏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可能会遭遇失败,我相机鼓励孩子:“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并适时板书文中小诗中心句。可以预见,会有一部分学生浅尝辄止,选择放弃。这一创设情境,再现了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自然生活常态中获得了真实面对困难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发展变化将贯穿整个课堂学习。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还碰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面对的呢?孩子们年龄虽小,但碰到过的困难却并不少。在已有情感体验的引发下,孩子们纷纷倾诉苦恼,一吐为快。(点击)

2、活动体验,面对困难。

如何正确面对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学习活动,(课件出示)让学生在动中学,在玩中学。(点击)

3、游戏反馈,解决困难。

为使课堂学习得到及时反馈,让学生感受到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在课堂的最后我组织学生再次尝试“玩转小魔术”。(课件出示)并在活动中,将教材中的一首小诗(课件出示)改编成歌词,配上孩子们熟悉的旋律,在课堂播放。(点击播放音乐)鼓励孩子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只要不忘对自己说一句“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 ,成功就不会离自己太远。借助音乐独特的感染力,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再次得到升华。即使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取得成功,我仍会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努力尝试。这一环节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真正实现了“在生活中进行品质培养”这一主旨。(点击)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我以“遇到困难——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为线索,以“玩转小魔术” 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的具体解决步骤:

下面我就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说说教学过程第二步的活动设计。(课件出示)下面我先介绍第一个环节:

(1)说一说。

面对困难怎么办?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困难正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倾诉心声,盘点困难后,越来越多的困难犹如一座座无形的小山压在孩子们的心上,课堂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此时,正是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的良好契机。人们常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情绪有些低落的孩子们,我及时提出来组织“小小故事会” 和“智慧山探宝”两个活动 ,(课件出示)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名人面对困难不退缩,努力拼搏的顽强意志。

(2)听一听。

由于名人的事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以上活动取得的教育效果仅停留在学生表面认识的层面,为弥补这一缺憾,我积极拓展教学资源,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让孩子们一起来“听一听”: (点击)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很好,让我又了解到了这么多有毅力的人和事。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小姐姐,她就是靠捡破烂挣钱上学的安徽女孩谭海美。(配乐讲述谭海美的故事)听完故事,孩子们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纷纷被故事主人公的自强不息和纯朴的爱心深深打动。

(3)谈一谈。

当学生获得了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后,我进一步组织全班交流,进入第三个环节“谈一谈”。(课件出示)1、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2、你还有没解决的困难吗?你准备怎么解决?3、当你再次碰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这由弱到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正配合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这一教学重点也由此迎刃而解。

(4)演一演。

然而,有了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并不等于就能解决困难,更重要是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采取了“演一演”的方式,(点击)在学生倾诉的困难中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难题,(如英语单词记不住;学习总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与同学发生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同学给自己取绰号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件出示)让学生分组自选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从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敢尝试。在此,我结合故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除了自己要勇于面对困难,在任何处境中,都要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他人战胜困难,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教材内容。这一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在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解决困难的技能。至此,本课教学难点最终成功突破。(点击)

“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最后,我想把本课的主题曲送给我自己和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尝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点击播放音乐)

附:

谭海美的故事

海美6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因工受伤致残,母亲弃家出走,从此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5岁时,小海美就跟着奶奶一道捡破烂。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喝着易拉罐饮料,她却只能悄悄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再将丢弃的易拉罐捡走。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分寒暑假日,海美和奶奶拾破烂攒齐了学费。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海美7岁时就开始学做饭,烧饭够不着锅台,她就站在凳子上,有时切菜把手切破了,她也不吱声,找个布条缠着接着干。艰苦的生活让海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买零食吃,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下去;她用铅笔做作业,写满后用橡皮擦掉接着用,直到纸被橡皮磨破为止……逆境中,小海美的学习意志愈加坚定。每天忙完家务,都要学习到晚上10点多钟,由于用不起电,小海美一直是点着蜡烛学习。夏天被蚊子咬一身红包,冬天手冻得像馒头一样。靠着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刻苦,海美从开始上学,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虽然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但海美仍时刻想着关爱别人。看到班里很多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倡议成立“留守孩子小队”, 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照顾生活上困难的同学,照看孤寡老人。老师也被她的爱心感动了,说:“海美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明澈,像雪莲一样美丽。”20xx年,海美被选为全国十佳少年;20xx年她与杨利伟、刘翔等人一起当选为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还应邀参加 “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

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在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爱听故事,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预设学生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

接着,就是初读文本,我会播放名家范读,引导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为了解决生字词,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对重点生字词和文言词汇进行强调,引导学生积累。

然后,我会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于断句我会进行指导。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让自读课文,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在这一环节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能够为深入研读环节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表达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够自主地分析,我会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设置了层层深入的问题:

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学生可能会答出:

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

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

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学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

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本的,环环相扣,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为: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你能劝一劝农夫吗?

(五)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让学生谈收获,我进行总结,结束本课。作业是课堂的眼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的认真聆听!

说课稿 篇4

【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