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

欢迎阅读《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专心致志,忘我学习的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赏心悦目唯一一丝不苟等词。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勤动笔积累材料的做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

1、师生共同读课题。启发激趣:鱼在什么地方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游到纸上又究竟是怎么一个故事?

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

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及本课时学习任务。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

学生用掌握的整体理解课文的方法并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条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学生分段读课文,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

3、学生汇报分段,归纳段意情况,教师点拔订正。

4、学生汇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我在西湖玉泉遇到一个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画鱼的故事。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方法三(学习第一段)

1、学法提示:

(1)课文写我喜欢花港更喜欢玉泉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定这一自然段?

(3)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教师个别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这一段讲我常到西湖玉泉观鱼。我更喜欢玉泉,是因为在玉泉观鱼池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了心情舒畅。作者写这一段这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2、理解旁批中的问题。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练知

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自检、教师点拔订正。

七、结

学生质疑。明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启

上节刘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学了课文的第一段。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三、四、五条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一、三、四点。学生齐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常规性读课文。

2、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学生读、想、说、写,教师重点辅导后劲生。

三、知一

1、学生读第二段后述说。

2、学生读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三、四段)

1、学法提示:

(1)联系第二段想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程度,这从中可看出青年的什么品质?

(2)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三段后述说:

因为那位青年式笔细描,一丝不苟地画金鱼的每个部位,像姑娘绣花的捭细致;有时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金鱼仿佛活的一样,游动起来。这说明青年画的金鲑十分生动形象。所以小姑娘说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2、学生述说:

作者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程度:

(1)从他的动作、神态。

(2)对大家的议论,他没有任何反应。

(3)讲看鱼、画鱼十分投入。

师点拔:我们要学习青年这种忘我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得更为出色。

3、从他不说一句话和胸前的厂徽上看出他是个聋哑青年。

4、鱼游到心里是指对金鱼非常熟悉,头脑中形成了金鱼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先反复观察,使头脑中金鱼的形象鲜明、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

5、学生说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师总结。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练知

学生做习题三、四、五,教师巡视辅导。

1、学生谈学习体会。

2、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和我以过位青年的逐步认识为线索,表现了这位聋哑青年专注、勤奋的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留心周围的事物,并运用听、问的方式进行观察,有了见闻的感受及时记下来,这是我们积累材料的方法。

七、小结

1、学生自说学习所得,教师予以肯定。

2、教师提出学生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板书:

鱼游在水里→鱼游到心里→鱼游到纸上

自由自在

呆呆地站

一丝不苟

赏心悦目

静静地看

挥笔速写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成语积累,导入课文

1、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鱼的成语?(如鱼得水 浑水摸鱼 鱼水相逢 殃及池鱼 鱼跃龙门……)

2、从孩子们积累的成语中可以看出鱼儿和水密不可分,但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却很特别,鱼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⑴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⑵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2、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3、检查自读情况:

⑴ 检查生字读音:

花港 清澈 一丝不苟 厂徽 聋哑

⑵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⑶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我在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人们评价他“鱼游到了他的纸上”,青年说是“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⑷ 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① “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②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

③ 那个年轻人是怎样回答我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书:先游到了心里

5、出示句子:

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根据这两个句子质疑:

(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三、教师小结,布置任务

孩子们真会动脑,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要来得可贵。下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释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的`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27鱼游到了纸上。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留下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3、布置学习任务:

让我们一块走进课文,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理解关键词,合作解决问题,去真正地认识这位聋哑青年。

二、讲读结合,学习课文

1、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⑴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 读句子,勾画句中重点词语,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工笔细描”“一丝不苟”“细致”“像姑娘绣花”说明聋哑青年画画认真,专注。挥笔速写说明他画画熟练,很快。)

② 青年笔下的金鱼是怎样游动的?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互相说一说。③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工笔细描”的句子读出青年的细致,“挥笔速写”的句子读的稍快)

过渡:青年笔下的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怪不得小女孩为之惊奇。

⑵ 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读出小女孩的惊奇,“哟”读得重而短促,语调上扬。)

不仅仅是小女孩在赞叹,围观的人们都在赞叹着,议论着。

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融为一体”谁和谁融合在一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⑷ 小结:现在你知道“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吗?

⑸ 研讨作者描写聋哑青年时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⑹ 出示插图:

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⑺ 总结学法:

① 朗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② 勾画重点词句,解决问题

③ 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④ 有感情地朗读。

2、研读“鱼游到了我的心里”:

⑴ 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⑵ 运用学法,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说“认识”……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① 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谁还有补充)

“老是”体会到青年爱看鱼;“呆呆”写出了青年看鱼看得入神,着迷、如醉如痴;“静静”体会到青年在记鱼的样子。

② 小结:其实青年 “呆呆、静静、从来不说一句话”,都是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用红粉笔画出这句话。

③ 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段落:(一遍不行,再读)能不能读得更好些,让在坐的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青年看鱼得入神。

还有哪些句子体现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

①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看鱼看得时间长,还废寝忘食。“每个星期天都来看”写出他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看一天容易,每个星期天都这样就难了。)

②小结:他看鱼真是持之以恒,不仅是一整天、每个星期天,而且是一年多

③ 谁愿意读一读 谁还想试试。(指名朗读)

⑶ 小结:

现在你知道“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吗?(指名说)正是因为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形成了鱼的深刻印象,所以鱼才能游到纸上(拖长语调)

⑷ 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① 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② 举止和神态描写。

3、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⑴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你运用学过的关联词,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可以作语序调整,也可以加上一两个字:

因为……所以……

只有……才……

只要……就……

先……然后……

如果……就……

⑵ 小结:

对 “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要把鱼画活,画像,必须先仔细观察,使头脑中金鱼的形象鲜明、生动、深刻,呼之欲出。“游到了纸上”是“游到了心里”的结果。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在“游到了纸上”,是聋哑青年长期认真看鱼,刻苦练习画鱼的结果。

三、总结升华,延伸主题

1、这是一个怎样的年青人呢?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们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 篇3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 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2. 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 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么,今天请大家尽情地展露你们的风采吧!首先,我给大家出一道IQ题,请听题: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学生回答)恭喜你,答对了!答案是“因为陆地上有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鱼有关的文章。(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请看黑板,齐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我从大家瞪大的双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该不会是猫把鱼赶到了纸上吧?你们对这个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大家很会动脑筋,而且,看来这篇课文对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1.“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好,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吧,还没读完的同学也请你们先停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这几个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并让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齐读)

3. 解决思考问题

解决了生字读音后,让我们看回这两道思考题,第1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提问学生。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流动)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题,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

三、感悟聋哑青年的恒心与专心

1.感受聋哑青年的恒心

这个青年能把鱼画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么,他应该是从小开始学画的吧?(生:不是)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请全班齐读第12段。(生读第12段)

青年人学画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在学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是怎样做的呢?(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生:有恒心,坚持不懈)板书:恒心

2.感受聋哑青年的专心(重点指导朗读)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青年看金鱼的情景?(生:第4段)请大家齐读一遍第4段。(生读第4段)读得很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并作及时反馈。你强调了个别词语,富有节奏感,读得很投入,你融入课文中去了,很好)

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读一读。(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默契地强调了这几个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这几个词给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你从这段描写中看到一个怎样的青年人?(生答。看鱼看得很入神,专心致志,认真,达到忘我的境界)板书:专心

聋哑青年听不到金鱼戏水的声音,也无法用语言呼唤那美丽的金鱼,他坚持每个星期天去看鱼,呆呆地、静静地看鱼,他只是在用眼睛来看鱼吗?请大家闭上双眼(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最疼爱你的人,你能看到他们的样子吗?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刚才你是闭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用心,用脑子)很好,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很熟悉,用心记住了他们的音容笑貌。那么,聋哑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观察金鱼,眼里有鱼,而且(生:心里有鱼)。

四、解读“先游到了我心里”

请大家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读课文)

你们认为,青年心里的金鱼是怎样的?(生:各种动态的金鱼都有,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对金鱼的特点了然于心)

“鱼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纸上”,对这两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让生讲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聋哑青年学画鱼的恒心和专心,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他画鱼时的高超技术。下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