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百花园三教案

欢迎阅读二年级语文百花园三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百花园三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新朋友,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看他来了。(大屏幕显示阿凡提图象;阿凡提向同学们打招呼“嘿,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同学们,他是谁呀?很高兴阿凡提成为我们的新朋友,你们了解阿凡提吗?谁来说说

(在此环节利用课件出示新朋友——阿凡提这一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调动了学生的常生活积累——在动画片中看到的阿凡提形象,接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二、扫除障碍,感受成功喜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铜板的响声》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师板书课题。

(1)自由读课文,

(2)注意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打招呼。

(3)过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

第一关:我会认

铜板、智慧、幽默、饭馆、分辨、扭打、交钱、拉扯

第二关:我会说

打抱不平、两相抵消、又骂又打

(1)说一说前两个成语的意思。

(2)说几个又___又___的词语。

第三关:我会读

阿凡提是一个幽默、智慧的人,专门为弱者帮忙。有一个饭馆的老板扭住一个穷汉又打又骂,讨要饭钱。阿凡提把那个老板扯开,用铜板的响声,帮助那个穷汉付了饭钱。

三、张扬个性,享受阅读。

(1)自渎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玩过关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生字认读完成的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自渎课文,注意将课文读通顺、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同学们,要想为动画配好音,必须了解动画中的人物形象,知道他们各自的性格,在我们这部动画片中有三个人物:阿凡提、穷汉和老板。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默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

预设: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借助课外检查到的小故事,来补充说明某一人物的性格特点。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老板说:“他坐在我饭馆的门槛上闻了我店里的饭菜香味,当然得付钱。

老板急了说:“阿凡提,他不给钱能走吗?”

(3)想象“穷汉满肚子委屈地掏出兜里的几个铜板交给阿凡提。”时穷汉在想什么?“老板听到铜板的响声,咧着嘴笑了。”时老板在想些什么?

四、拓展想象。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些什么?

角色扮演,提升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这篇课文,读通了,也读懂了,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为动画配音)对,我们要完成我们的任务了。

(1)分配角色

老师将这个动画放一遍,边放小组同学可以边讨论,哪个角色该怎样去演,该由小组内的哪个同学来演,要怎么演。

(2)小组试演

老师在放一遍动画,每个小组的同学试演一次。

(3)分组比赛

挑选几个准本较好的小组,到前面为动画配音,从中评选出的小组,授予“雏鹰”勋章。

五、课下作业

1、课下继续搜集阿凡提的相关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阿凡提故事会

1、师生交流搜集来的关于阿凡提的故事。

2、评选出讲故事的同3、学,4、评为“故事大王”

二、组字游戏

将“铜、板、慧、默穷、馆、扭、骂、讨、扯、付、辩”等字的上下两部分,或左右两部分拆开,写在小纸片上,以小组为单位,玩组字游戏,组字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全班认读该组同学组出来的生字。

二年级语文百花园三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像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或录像,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大海。

一、放映录像,激趣引入

1、放映有关大海的录像或者出示挂图。

2、同时播放欢快优美的音乐,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配乐范读,图文结合

1、在音乐和图像的背景下,教师范读全诗。

2、孩子们听教师范读,随文展开丰富的想像,初步感知全文。

3、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有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

2、把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看能否弄明白。

3、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弄懂。

四、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解疑

1、按自己的理解全班朗读课文。

2、提出同桌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3、教师和同学共同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这些诗节。

五、美读美悟,展开想像

1、教师配上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领略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进入陶醉的境地,然后,启发他们自由想像。

3、把自己的想像说给大家听,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评价和鼓励。

六、评比激励,朗读训练

1、以各种方式开展朗读,同学进行评价。

2、以评价为契机,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3、再次美读全诗。

二年级语文百花园三教案 篇3

培养目标(含探究问题)

1、指导认识并书写左右中结构的汉字,巩固识字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多音字和词语辨析训练,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读读、背背,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4、指导学生学写日记和学会想办法解决困难,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第二题、第三题、第六题、第八题。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一、二、三、四、五题)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到《语文百花园三》去逛逛,认真地瞧瞧,相信我们一定又能学到很多新知识。

二、学习第一题。

1、看一看,想一想。

(1)出示第一题,仔细观察,想想办法,怎么走得又好又快。

(2)指导认识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及其书写方法。

2、练一练,赛赛。

(1)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写字能力差的学生。

(2)每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加“攀登写字楼”比赛。

(3)小结,说说写字技巧。

三、学习第二题。

1、读一读。

我们有许多汉字也会变呢!你们相信吗?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找一找。谁知道还有哪些会“变”的汉字?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范围。

4、小结。

一、学习第三题(读一读,比一比)

1、填一填。

一()鱼一()马一()书一()画

2、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相应的量词重叠的词语,进行对比读。

(2)比较,区别“一条鱼”和“一条条鱼”的意思。

(3)找一找。引导学生说说类似这样的重叠词语。

3、小结。

二、学习第四、五题(“背一背,读一读”)

1、学习第四题。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读流利。

(2)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你知道这首古诗说的是什么?

(4)试背诵。

2、学习第五题。

(1)教师范读短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不会读的地方,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指名读一读,评一评。再分小组读一读。

(4)说一说。

A、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为什么小白兔被录取了?

C、读了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收获。

第二课时

六、七、八题

一、学习第六题。

1、读一读。学生朗读题中日记。问:我的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

2、说一说。

你们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小事跟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和同学说的。今天谁来告诉大家一件有趣的小事?(要求是自己亲耳所闻,亲眼看见或亲身经历的)

3、写一写。

(1)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有趣的小事写下来,以后翻一翻,会觉得很有意思的。你们想不想写一写?

(2)指导怎样写日记。

(3)动笔写一写。

写完后,互相修改。

二、学习第七题。

1、谈话导入。

2、自由读“采集本”中的句子,然后齐读。

3、你发现了什么?(使用描写声音的词语,生动)

4、把自己平时接触到的这样的句子写在“采集本”上,再在班上交流。

三、学习第八题。

1、看内容,了解口语交际和写话。

2、创设情境,指名学生扮演明明和妈妈,表演走散了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办法,让全班评一评,谁的办法最好。

4、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指导学生用几句话把好办法写下来。

6、读一读,评一评。

四、总结收获。

二年级语文百花园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朵朵桃花画面。

生欣赏,师:“这是什么?美吗?”

你们知道桃花一共有多少花瓣吗?导出“观察”一词。

师生共同书写“观察”。

2、你们平时对什么事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吗?

生自由说:

今天,有一位朋友带着我们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好吗?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识记生字:蔓、缠、竟

①读生字②交流识记生字

3、理解字词:

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

究竟:结束

偷偷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

4、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接着我们来观察扁豆的生长。

出示课件:扁豆的生长图

5、同学们,你们知道扁豆是怎样长的吗?

文中的“我”听大人说过呢!课文中是哪里讲到的呢?

指名说并读第1自然段。

6、课件出示句子:这是真的吗?

谁来读,读出疑问的的语气,多让学生读。

师:说明作者一定要自己观察观察

三、学习2——3自然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理解词语:绕、缠、奇怪、决心、抖(生可以演示理解)

2、“我”为了观察扁豆的生长过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

指导读句子“第二天竹竿的右边。”

4、作者明明让蔓儿向左缠,面它偷偷地向右长,你们觉得奇怪吗?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读句子“我很奇怪究竟。”

5、自由读第3自然段,划出作者的观察过程。

6、指名说说作者的观察过程。师板书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7、师小结:扁豆就是通过“蔓儿”的抖动,缠绕“慢”地向上生长。你们明白了“扁豆的生长”吗?你们觉得它的生长怎么样?

有趣,你们喜欢吗?

8、谁能带着喜欢的心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9、通过小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扁豆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呢?

“观察”

10、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师板书: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我”观察:仔细。

指导读,生齐读第3自然段。

11、作者通过自己实验、观察,终于明白了什么?

指名说。

出示句子:我终于爬的。

齐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