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欢迎阅读草虫的村落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懂生字新词

2.通过抓语言点深入感悟课文语言、适度为课文补白,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感受昆虫世界的精彩,从昆虫身上领悟生活的真谛

3.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散文文笔优美、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趣

谈话:什么叫草虫?喜欢这些小生命吗?有过与这些小生命“交往”的经历吗?你脑海中的村落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参观“草虫的村落”也许,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词

3.在草虫的村落里散步,你发现了什么?哪些情景、画面,令你印象深刻?给不同的画面取个标题

三、深入村落,与虫同乐

课文的结尾说,“我发现了草虫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是多么得意啊”是啊,小虫的快乐天地带给我们多少惊喜啊让我们也深入草丛,去感受小虫的快乐,感受小虫带给我们的惊喜

默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要走进小虫的世界,必须先读懂小虫的语言,包括它们的肢体语言等哪些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交流:“归来的游侠”一段:

(1)你也觉得它是个“游侠”吗?从哪儿感受到的`?(傲然前进左冲右撞)

(2)真像个英勇的侠士啊如今侠士远游归来了,你想他跟他的村民会怎么互相打招呼?(原来,他们是这样互相“寒暄”的顺势学“寒暄”这样的寒暄,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这样浓浓的乡情肯定会温暖这个游子的心的)

(3)让我们也跟这个可爱的小甲虫寒暄几句吧

(小甲虫,你从哪儿云游归来?做了哪些行侠仗义的事?)

设计意图:问题非常重要,好的问题不仅能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而且可以梳理文本中的语言,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4)读出游侠甲虫的神气(读着读着,我们觉得这小甲虫俨然就是一位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凸显的特点是作者奇异的想像。作者为读着描述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对草虫的村落作了极富画面感的描绘,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生灵和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课文后附录的汉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熟读课文,追随作者的文字描述,作一次奇异的游历,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四教法和学法

从写作文体而看,这是一篇带有说明特质的散文,但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给大家: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作者的神游,使我们感受到这个村落是那么具体熟悉,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是那么细腻而兴趣盎然。因此,编者的意图很明显,一是要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手法,比如拟人、比喻;二是感受作者据像而联想的能力,学习作者感知情怀,体验生活的乐趣,珍视贴近自然的童心。

这种散文体的美文,不适合细讲,却适宜诵读记诵。因此,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可繁琐,不可老套地分析文章的内容,而是要直奔主题,厘清主要的逻辑层次后,要扣住关键文句点评,目的是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夫。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郭枫的文章《草虫的村落》。

(二)读写新字,指名批改。

(三)出示新词,指名朗读。

静谧、追随、游历、傲然、寒暄、熙熙攘攘、对视良久、欢跃、攀谈、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蕴藏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本文的主要内容:谁在哪里干什么

2再读课文:填写表格。

细密的草茎-------森林-------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游侠---------游侠归来

小丘-------村落(街道小巷)------花色斑斓的小圆虫-蜥蜴-----少女巨人------和谐生活

簇野灌丛----大树----甲虫----音乐演奏者------音乐演奏会

田地----小虫子------劳动者(测气候者工程师搬运工)-------勤劳工作(观察气象建筑设计

(五)感受标点传递的情感

读悟感叹号,感受兴奋之情

第一次快速默读3、4段,把带感叹号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读着这感叹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和作者一起兴奋、一起惊喜。

临危不惧(傲然左冲右撞)

热情大方(解读打招呼理解寒暄)

伉俪情深(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

(和谐的)村落

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全神贯注音韵灵泉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篇3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带着感情读的同时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②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有大自然的音乐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1)从“村民的`劳动”“精细的分工”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设计意图]

学要有所得,通过学生的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说话练习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例:在草虫村落中的舞蹈厅中,“我”看见了甲虫舞蹈家们在忘我地舞动着身体,演绎出优美的舞姿!

用“在草虫村落中的,“我”看见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读课文第一、十、十一自然段,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采用了什么协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说说哪些描写体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听音乐展开想象,写一写此时你想到了什么?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

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1、内容方面

《草虫的村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中的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甲虫音乐家们像灵泉一样美妙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而又分工精细的劳作场景。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就像课文中所说得那样“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2、表达方面

(1)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聪明的特征,从而使一只只漂亮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雅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3、教材位置

这组课文是全册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组,专题是“感受自然”,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特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本组课文共有四篇文章,《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山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山村雨景图;《索溪峪的“野”》生动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而《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漂亮和聪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学过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蟋蟀的住宅》,对昆虫有一些了解,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中学会了一些想象得方法,如配乐朗读中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等,但这篇写关于草虫的文章,学生虽然喜欢,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应在品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课前让学生观看《虫虫危机》片段,引起师生共鸣。

三、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五、教学设计

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沉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

设计者一导语,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布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时为体现本单元的重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