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动物说话》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说话》教案 篇1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
教学内容:
唱:《动物说话》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听,谁在唱歌》中歌曲《动物说话》。注重培养孩子“音乐以听觉为基础”的意识和灵敏的“音乐耳朵”,以会唱歌的动物引领孩子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从中学会倾听,培养乐感,激发创造,体验快乐。《动物说话》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小鸡、小鸭“说话”时形象的声音和可爱的模样,充满游戏性和活动性。演唱时可以模拟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节奏动作表现想象,歌词编创,既有模仿,也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说话,运用图片、师生接龙、律动、歌唱等不同的活动方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强调倾听音乐的重要性,在音乐活动中模仿动物叫声,并在间奏处做出表演动作,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在模仿、体验、合作中感受歌曲特点。
3.模仿动物说话创编歌词,在歌曲间奏处做出律动。
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模仿动物说话创编歌词,在歌曲间奏处做出律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钢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模仿动物叫声
师:今天呀,我们来到了动物园,大家能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生:能。
(展示图片)
【小羊】
生:咩咩咩
【小猫】
生:喵喵喵
【小狗】
生:汪汪汪
【青蛙】
生:呱呱呱
【小鸡】
生:叽叽叽
【小鸭】
生:嘎嘎嘎
师:看来大家都很细心,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说话的!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来问,你来答。比如我问“小羊说话?”你们回答我“咩咩咩”。
(响板打恒拍)
2.师生接龙小游戏
师:小羊说话
生:咩咩咩
师:小猫说话
生:喵喵喵
师:小狗说话
生:汪汪汪
师:青蛙说话
生:呱呱呱
师:小鸡说话
生:叽叽叽
师:小鸭说话
生:嘎嘎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动物图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在师生接龙的游戏中熟悉歌词、感受节拍,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歌教授
(一)整体感知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不仅能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小动物们是怎样说话的,还可以跟着响板的节奏学出小动物的叫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这首歌曲《动物说话》,听完后告诉老师你心情怎么样?(完整听歌曲)
师:听完歌曲,你们心情怎么样呢?
生:开心、快乐。复听歌曲,间奏处加入律动师:让我们在开心、快乐的`心情中再来听一遍歌曲,这一次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老师在听歌的同时做了哪些动作?
(1)教师示范
第一段间奏处拍手,第二段间奏处五指模仿鸭嘴带领生模仿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歌曲中,老师是在有歌词的地方做了动作,还是在没有歌词的地方做了动作呀?
生:没有歌词的地方
师:在歌曲中,没有歌词的部分叫做间奏,大家能不能在间奏处模仿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呀?
(师带领生在欣赏音乐中,间奏处做出相应动作)学唱歌曲钢琴伴奏,教师范唱 师:接下来,让我们伴随着钢琴声,先听老师唱一遍,请大家在间奏处做出相应动作。师单手弹旋律,生默唱师:我们配合的真好!大家现在应该对歌曲很熟悉了,你能不能听着琴声,在心里默唱一遍歌曲呢?注意,是默唱,动嘴巴,但不要发出声音,仔细听琴声。师生接龙演唱歌曲师:现在大家对歌词很熟悉了,又听了一遍旋律,我们先用接龙游戏的方式试着唱一唱歌曲。
师:小鸡说话
生:叽叽叽
(间奏处:拍手)
师:小鸡说话
生:叽叽叽
(间奏处:拍手)
生:叽叽叽
(间奏处:拍手)
生:叽叽叽叽 叽叽叽
师:小鸭说话
生:嘎嘎嘎
(间奏处:五指模仿鸭嘴)
师:小鸭说话
生:嘎嘎嘎
(间奏处:五指模仿鸭嘴)
生:嘎嘎嘎
(间奏处:五指模仿鸭嘴)
生:嘎嘎嘎嘎 嘎嘎嘎生完整演唱歌曲师:同学们真棒!下面就是大家的表演时间了,请同学们带着开心、快乐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在间奏处做出相应的动作。
【设计意图】在模仿、体验、合作中,进一步加强对歌词和旋律的熟悉,并能根据所唱动物的特点,在间奏处加上相应的动作,了解间奏的含义。
歌曲表现 1.代入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创编歌词
师:我们刚刚演唱的歌曲里唱到了小鸡说话,还唱到了小鸭说话,那么第三段歌词由你们来创编!请同学们模仿其他小动物说话,填在方格里唱一唱吧!
【设计意图】结合课前的模仿训练,将其他小动物的叫声编成歌词带入旋律中,锻炼学生的乐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五、课堂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叫做《动物说话》,希望大家今后更加留心其他小动物的叫声。下次有机会向老师展示你们创编的歌曲,同学们再见!(循环播放《动物说话》伴奏音乐,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学生离开课堂。)
《动物说话》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准确演唱有间奏穿插的歌曲。
2、启发学生创编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生听着音乐做各种动作进教室。
二、进行发声练习:
135-531-
(师)小猫叫,(生)喵喵喵。
小狗叫,汪汪汪。
小鸡叫,叽叽叽。
……
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呢?你能模仿它们的叫声吗?
2、谈话:老师现在带小朋友们到大森林里去,那里有好多动物,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叫声猜一猜有哪些动物。
3、播放歌曲,学生完整聆听,思考:歌曲中唱的是哪些小动物,你能说出它们是怎样说话的吗?出示小鸡、小鸭、小青蛙的图片,学生模仿它们的叫声,由此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四、歌曲教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指导学生打着拍子听。
(2)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唱。
(3)指导学生跟着录音大声唱,并在唱的过程中穿插拍手、跺脚、摇头、耸肩等动作。
(4)提问:小动物可爱吗?你们爱小动物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那么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呢?启发学生动物的叫声要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2、分角色演唱。
(1)分男女对唱:男生唱上句,女生唱下句。
(2)师生对唱:老师唱上句,学生对动物的叫声。
3、启发学生编创歌词。
谈话: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学生改编歌词唱。
4、表演歌曲。
(1)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
(2)出示各种动物的头饰,学生模仿相应的动物的各种动作,戴着头饰跟着音乐表演歌曲。
5、教师总结:你们演唱的小动物真可爱,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它。学生听着、唱着歌曲,做着各种动作走出教室。
《动物说话》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根据图片提示理解故事基本情节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开展合理想象,大胆积极地发表个人意见。
3.感受神话故事语言特点,喜欢神话故事中乐于助人的形象。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想引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动物会说人话吗?
你知道的动物是怎么“说话”的?
(幼儿学一学各种动物的叫声)
2.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可是会说人话的,现在它们怎么都不说话了呢,
这里有个古时候的神话故事,听完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掌握主要情节。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动物们为什么不会说话了呢?
自由交流后个别发表意见。
(引导幼儿简单概括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3.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
(1)天神有个什么想法?
(2)你觉的天神有这样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3)天神是怎么做的?
4.智水有什么用?哑水又有什么用?他们分别装在哪里呢?
5.青蛙知道天神的秘密了告诉了谁?为什么它要这么做?
6.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三讨论: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说说为什么?
帮助幼儿从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中明辨是非,增强正义感。
四、在提示下完整讲述故事。
《动物说话》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xx|x|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2、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动物说话》,并领会歌曲中爱环境、爱动物的情感。
3、在自由动作的创编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会xx|x|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教学难点:
第三、四段歌词里模仿喜鹊和青蛙的声音的.部分。
活动准备:
各类动物等图片,多媒体音乐,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去郊游》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名字就叫欢乐谷。
二、听音乐《欢乐满山谷》
1、听音乐《欢乐满山谷》,听完之后回答两个小问题
1>:音乐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2>:音乐中反复出现的节奏是什么。
2、感受节奏:
xx|x|找生拍节奏
师:除了拍手,还可以怎样表现节奏呢?
三、新课:《动物说话》
1、初听音乐范唱(书26页)看歌词仔细听,听完举手回答。
2、按节奏读歌词+动作编创
师:小鸡…怎样说话?
“小鸡说话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小鸭说话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喜鹊唱歌吱吱喳、吱喳吱喳吱吱喳”“青蛙唱歌咕咕儿呱、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
3、再听范唱
4、试唱:你能唱出来吗?
四、完整演唱
1、分组分段演唱
2、齐唱
3、全班起来表演
五、编创歌词
六、小结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保护他们,我们还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动物说话》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培养学生分辨乐曲情绪的能力。
2 、指导学生用亲切的歌声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友好之情。
教学重点:
1 、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
2 、用亲切的歌声演唱。
教学用具:
小鸡、小鸭、喜鹊、青蛙头饰木鱼《三只小猪》挂图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模唱练习: "6 、 1 、 3"
3 、聆听《三只小猪》
( 1 )初听后让学生说出听到了什么声音。
( 2 )让学生描述小猪的外形,模仿小猪的叫声。
( 3 )出示《三只小猪》挂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是谁,做什么。
( 4 )让学生听音乐在教室里模仿小猪的动作。
4 、学唱《动物说话》
( 1 )听范唱,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 2 )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并模仿它们走路的'样子。你看到小动物这样可爱,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样对待它。
( 3 )在听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声。
( 4 )跟老师练习节奏:先模仿老师的动作(拍手、打肩、跺脚)。再让学生自己想动作模仿出这一节奏。
( 5 )放录音,让学生听范唱,可以轻声哼唱,注意看老师和老师一起拍手。
( 6 )让学生听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歌唱。
( 8 )让学生说出自己不会唱的句子,老师教唱。
( 9 )全体一起唱。
( 10 )分组唱,各组想一个动作来模仿歌中的节奏。
5 、表演
( 1 )让学生拿起木鱼,试一试怎样敲声音好听,然后一起敲拍手的节奏。
( 2 )边伴奏边演唱。
( 3 )出示小鸡、小鸭、喜鹊、青蛙头饰说出它们的名字。请 4 名同学到前面,戴上头饰,模仿小动物走路,其他同学歌唱。
( 4 )将学生分成 4 组,分别模仿一种小动物,大家唱。当唱到那种小动物时,模仿这种小动物的哪一组同学模仿动作,不用歌唱。
( 5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将它编到歌中唱一唱。
6 、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过的怎么样,以后你们在看到小动物时,要多观察它们的样子和声音,还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