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书法说课稿优秀(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书法说课稿优秀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木字底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
木字底的'写法。
教学用具:
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xx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xx同学比比看谁进步,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他。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集”,你们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左右结构,这两个字的左偏旁都比较窄。
四、指导
(一)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集、梁”的书写方法。
“集”字写法提示:
1.木字底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后提稍短;
2.第二笔撇折起笔的位置在第一笔起笔处的右下方,折后提的收笔处在撇的起笔下方的一条直线上;
3.第三笔提画略平,有点像右夹横,宽度同上面等同。
4.右边“合”字第一笔撇画注意与左边的穿插与避让,捺画可以写得舒展一些;
5.最后的“口”字写小一些。
6.整个字右边位置比左边低一些。
“梁”字写法提示:
1.左右结构,左部窄短,右部宽长。
2.右部上方紧缩,下方宽松舒展,竖弯钩长大突出,是全字的主笔,应当全力写好。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七、课堂总结
小学书法说课稿优秀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依托的教材是教育局配发的《诵经典的书法》教材,又结合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小学阶段书法课的兴趣,培养扎实基础的特点进行了备课。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温故知新”这句名言的诵读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基本笔画“提”、“点”的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提”和“点”的写法,难点是掌握以后的实际运用。
二、说学生:
我校学生在软笔字上以前基本没有任何基础,自然教育贯彻执行了书法进课堂的教学导向以后,学生才开始接触毛笔字,虽然学生兴趣浓厚可众所周知,毛笔字不是很快能看到效果的还需要好好打基础,所以总体基础薄弱。
三、说教学法与学法:
书法课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老师讲解、引导,直接示范是最主要的教授方法。学生的学习最要以看帖和临摹为主。
本节课主要用了多媒体设备放大“提”和“点”的双勾笔画,让学生清楚的明白用笔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老师的示范。
老师引领大家欣赏学习书法家的经典作品,展示书写完成的成品书法作品,让学生感知,并以奖励激趣。
学习书写的过程中采用了集体讲解和示范,以及单个指导和示范。学生之间采用互相学习、互相品评的方法。
四、说流程:
1、导入:通过诵读温故知新,引出基本笔画“提”和“点”。运用经典名句诵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新知:
(1)展示双勾“提”和“点”,讲解、示范、练习。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提”和“点”的用笔方法
(2)选出正反例子展示2—3幅展示。进一步的让学生加深“提”和“点”的书写方法。
(3)再练习“提”和“点”。熟练掌握“提”和“点”的写法。
(4)欣赏沈尹墨作品。教育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向大书法家汲取营养。
(5)展示教师示范的完整作品,让学生感知。奖励表现好学生。激趣。
3、老师示范引导学生一起书写“温故知新”。实际操作和运用。
4、展示学生作品(师评、生评)运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欣赏多幅经典书法作品,小结本课。开拓学生眼界,让学生更多层面的了解书法,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五、说板书
温故知新
1、提
2、点
六、说反思
书法课贵在培养学生兴趣,重在教给学生练习书法的方法。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通过看帖、临摹、欣赏书法内在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注重课堂实际,老师示范。做到示范准确,讲解清楚,同时指导学生练、写,扎实、有效。
小学书法说课稿优秀 篇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你觉得什么是参差互济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讲解参差互济的写法
(1)什么叫参差互济?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参差互济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范字,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小学书法说课稿优秀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3、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4、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书法欣赏课。沿着中国书法发展演变这根主线进行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书法美的同时了解书法结构规则。以“永”字为代表,剖析书法结构。本课最后以大量篇幅编排了古代书法名作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色:
(1)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了解书法的发展演变。
从文字的发端“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名家苏轼作品欣赏,展示了不同面貌的书法演变,包括甲骨文、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怀素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等等,这种编排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2)使学生了解书法结构知识。
欣赏书法艺术,不仅要从形式上去分析,更要剖析书法结构内涵。本课重点以书法的构成要素——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分析书法艺术的内涵,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结合书法与体操等艺术的共通性,分析书法的结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
2、了解书法表现形式构成的要素,体会书法所表达的内涵。
难点:
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及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书法资料。
(教师)从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图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近代书法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
提问——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
二、深入赏析: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自商代甲骨文至秦、汉、晋、唐、宋代的`优秀书法作品,提示学生思考:书法艺术是如何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2、分析“永字八法”所体现出的动势。结合体育分析书法所表达的生命感。
提问:《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它好在什么地方?
归纳总结: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3、颜真卿作品《颜勤礼碑》进行简介
赏析与提问: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学书当学颜”。明代书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作人”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书法应该先从颜体学起,而学好颜真卿的书法,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还有把颜真卿的书法比作三国时期的关羽。书法界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颜真卿与他的书法究竟有什么魅力,近千年来受到书法界的如此赞誉和推崇呢?
4、思考、讨论、回答:试分析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在书法,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影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圆满舒展,刚健遒劲,气概凛然,形成了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风格。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就如他的为人,正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