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班艺术舞蹈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艺术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用肢体语言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粗犷与柔美。
2、初步认识蒙古族人的特点以及蒙古族人的生活常态。
活动准备:
蒙古族视频、音乐、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自由交流
——小朋友们,这几天阿我们在一起了解了许多中国少数民族知识。知道了好多少数民族舞蹈,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都认识过哪些民族了?
——我们学过的舞蹈怎么跳你还记得吗?
二、欣赏蒙族舞蹈,引导幼儿模仿随音乐一起跳蒙族舞,感受蒙古族舞的粗犷与柔美。
——说到跳舞阿,今天李老师还请来了一些蒙古族朋友,让他们为我们表演蒙古族舞蹈,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跳的舞蹈像在干什么?他们说要请我们跳舞,还让我啊找到小骑士去大草原上玩,嘘~他们已经来了
——(视频完毕)谁能告诉我他们跳的是什么样子的舞蹈,你能看出他们在干什么吗?
——你们的'小眼睛可真厉害,也很会动脑筋的你们觉得他们跳得好看吗?可是我觉得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跳的很棒的,不信我们来试试看?(做几个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
——哦学了这么多啊,那李老师请大家回去了解蒙古族的任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完成?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请你们举手告诉我你了解蒙古族有什么呢?或者蒙古族是什么样子的呢?(ppt图片,深入了解蒙古族特有的特点)
三、把动作练起来,配合音乐跳完整。
——现在阿,我们把刚才学的几个动作练起来,有没有人都记得的?看谁动脑筋动得很快的阿。(根音乐一起跳舞,把单一动作连成组合)
四、总结:
——你们跳的真棒,个个都像蒙古族的小骑士。如果以后看到大草原、蒙古包、马头琴、挤牛奶……就会想到哪个民族啊?(结束)
大班艺术舞蹈教案 篇2
大班艺术舞蹈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艺术舞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艺术舞蹈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舞蹈《小红花》,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的表演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分段教学时注意引导幼儿区分不同的动作用不同的表情去表现。
教学难点:
用舞蹈表情、动作来表现对4-5岁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克服方法:
故事说明法、语言引导法、镜面示范法、分组教学法、鼓励表扬法、教学游戏化等等。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观看图片
2、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了解舞蹈情节
1、听乐曲跟老师做基训动作(舞蹈准备动作),既熟悉乐曲,又舒展身体。
2、教师讲述舞蹈情节
3、教师放乐曲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舞蹈,分解练习动作
①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神态及动作来表现
②给幼儿音乐,并让他们分组表演,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三、完整地跟随音乐的跳舞
1、教师提醒幼儿根据乐曲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注意舞蹈动作的合拍,协调。
2、教师表扬有创造力的幼儿,并请他们将创编的躲藏动作及表现的恐惧神态表演给大家看。
3、共同进行游戏。在乐曲结束时,教师的追捉形式督促幼儿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四、教师评讲并与德育相结合
1、教师再一次鼓励和肯定大胆表演舞蹈动作的幼儿,要求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可以表现出这么丰富的表情和灵巧的动作。
2、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舞蹈《小红花》。
大班艺术舞蹈教案 篇4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对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播放器(进场音乐和七月火把节音乐)、成人彝族服饰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组织幼儿律动《哈密瓜熟了》进活动室。
提问:
(1)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新疆)
(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
(3)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汉族、蒙古族、彝族等)
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彝族文化吧!
二、开始部分
1、出示课件
火把节流程:迎火—颂火—送火
2、观看视频
《火把节篝火晚会》
3、出示课件
彝族服饰
4、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小跳步、踏点步)
(1)教师引用彝族阿妈送服饰,给幼儿悬念,教师通过穿彝族服,两次音乐依次跳出小跳步、踏点步。
(2)引导幼儿舞蹈创编。
三、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跳篝火舞《七月火把节》
四、延伸部分
彝族人民除了能歌善舞,还会在盛大的节日活动中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等活动,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视频,我们下次活动时一起分享好吗?
大班艺术舞蹈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皮影戏不仅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我们唐山的地方戏曲。第一课时,幼儿通过观察皮影人和观看皮影戏视频,了解皮影人的制作材料及工艺,感知皮影人的操作及表现方式,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俏夕阳》,是由一群老奶奶表演的具有皮影戏特点的舞蹈,该舞蹈动作夸张有趣,整个舞蹈渗透着滑稽诙谐的风格,十分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了解皮影舞是由皮影戏而来,并且在欣赏皮影舞蹈的基础上,大胆模仿皮影舞蹈动作。由此,我设计了大班皮影舞蹈欣赏活动《快乐的皮影人》。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皮影人、《俏夕阳》舞蹈,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而来,感受皮影舞蹈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2、能力目标: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
3、情感目标:体验表演皮影人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而来,感受皮影舞蹈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难点: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知道皮影戏是唐山的传统戏曲,了解皮影人的动态、材质及表现方式。
2、材料准备:皮影人15个、ppt课件,1块长白布,3盏皮影灯。
活动过程:
一、回顾表演方式,了解影人特点
教师出示皮影人,提问:
1、这是什么?(皮影人)
2、你们还记得怎样让皮影人动起来吗?(操纵杆)
3、皮影人在表演的时候哪些地方是活动的?怎么动的?(教师边操纵边引导幼儿说出是关节带动胳膊、腿动)
小结:皮影人主要是利用身体的各个关节动来进行表演的。
[本环节通过回顾皮影人的表演方式,点明皮影人活动的特点。]
二、欣赏皮影舞蹈,感受诙谐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里面是老奶奶模仿皮影人的舞蹈,看完老师会请小朋友告诉我她们的动作是怎么跳的?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
(幼儿欣赏舞蹈《俏夕阳》)
提问:
1、老奶奶的动作是怎么跳的?你能学一学奶奶的动作吗?(个别模仿)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师幼共同感知皮影舞的特征)
3、这个舞蹈和你以前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像皮影人,有趣)
4、那你知道奶奶们跳的是什么舞吗?(幼儿答)
师小结:这个舞蹈是奶奶们模仿皮影人跳舞,我们称它为皮影舞,跳皮影舞的关键就是在跳这个舞时我们的身体基本保持不动,只是关节的地方来回摆动,并且摆动幅度比较大,看起来非常滑稽有趣。
[通过本环节幼儿欣赏舞蹈经典片段,激发兴趣,整体感知舞蹈动作特点。]
三、模仿皮影动作,体会动作特点
1、操纵影人,模仿造型
(1)请两个好朋友一起给皮影人摆个造型,然后再学一学。(幼儿分组走到桌子旁操作皮影人,模仿动作,教师指导。)
(2)请摆得好的小朋友来前面学一学造型。(请五六名幼儿模仿皮影人的造型动作,请其他幼儿回坐。请模仿好的.幼儿在前面保持造型动作,同时出示舞蹈截图的造型图片,请其他幼儿对比。)
(3)请小朋友看看他们的动作和图片上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幼儿答:图片上的人动作很多,有高有低)
师小结:皮影舞在摆造型的时候会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摆方向不同的造型,有的站在有的跪着,有的身体向下,有的身体向后。(让孩子们把摆好的造型更夸张)
2、游戏学习,模仿制动
师:我们再来看看皮影舞在摆造型前都有一个什么动作?
(幼儿第二次欣赏舞蹈片段30秒—1分22秒处后回答:先动两下再造型)
师:为了表扬小朋友观察的仔细,老师带你们玩“红灯绿灯停”的游戏。你们每个人想好一个皮影人的动作,我说“红灯绿灯”你就动两下,我说“停”你就摆好造型,明白了么?(教师边说“红灯绿灯停”,边示范)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动作。
3、对比舞蹈,模仿上场。
师:马老师我们俩也学了一段皮影舞要表演给你们看,看看哪个老师更像有趣的皮影人?(主配班教师一起表演上场的动作,主班脖子动,配班脖子不动。)
为什么我学得像呢?(脖子动起来很有趣)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学跳皮影舞吗?(愿意)
跟着我一起学一学皮影人走路吧(提醒幼儿按顺序绕圈练习,配上音乐)
五、[本环节的设置,让幼儿在操作、游戏、对比中愿意大胆模仿,逐步学习舞蹈动作,同时体会到皮影舞的幽默滑稽。]
皮影游戏表演,体验皮影乐趣
1、师幼一起随音乐完整表现皮影人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将皮影人的游戏完整地玩一遍。请小朋友排成两排。每一位皮影人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出场动作。(提示幼儿注意动作特点)
2、观看表演。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块长长的布,这块布加上灯光就是我们皮影人的小舞台了。刚才小朋友的造型很棒,有高有低,身体有向前也有向后的,还利用了身体的每一个关节。下面谁来试一试到小舞台上表演皮影戏?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位小朋友的影子特别好看,也特别有趣。这是因为他的动作幅度大,特别夸张(教师边评价边配上夸张的动作)。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将皮影人的游戏完整地表演一遍。
3、结束语: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像皮影人,晚上回去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哦!
[本环节通过教师带领示范、同伴示范、创设情境等方法,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让幼儿体会皮影表演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日常游戏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皮影人的各种动作及合作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