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科学考察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朱鹮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珍爱。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构想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课上,县引导学额胜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再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一组数字:1=1;1=8760;1=?
1=1,表示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1=8760,告诉我们一年里有8760中物种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消灭。1=?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猜猜?(学生自由发言)熊猫是无价的。在我国山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读懂“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目标
1 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要在一节课中读懂、学会,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谈办法)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来进行阅读,也可以使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
2 引导朗读阅读提示
3 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
(1)读读想想,课文是怎么一步一步叙述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自读课文,弄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不熟练、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 讨论: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提醒学生可以找有关时间的词语。)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 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 讨论: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哪些事?用简要的词句概括。
3 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保护朱鹮立了大功,我们应该好好把他们的事迹宣传一下,也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谁把他们的事迹读一读?指导朗读。
五、创设情境,激发谈话,进一步理解课文。
1 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到我们班,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会想他们提出什么问题?
2 选两位同学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学谈自己的体会,或向他们提问。
六、交流查找的资料。
教师介绍有关朱鹮的资料,再让学生汇报交流他们找到的有关资料,希望他们向老师那样,用事实来说话。
七、小结。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作业设计
1 复习巩固生字。
2 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宣传——寻找线索
16*朱鹮飞回来了 带路——寻找发现 爱护野生动物
喂养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
3、善待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和了解叙述顺序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伙伴如何帮助科考队员发现并保护朱鹮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自己和身边做起,保护珍稀的动物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观察图中的小鸟的外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这种鸟叫朱鹮,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朱鹮的故事(出示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3、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朱鹮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字多读几遍
2、课文中是怎样介绍朱鹮的,从文中画出介绍朱鹮知识的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它的珍贵。
文中第4、5自然段中有介绍朱鹮的生存地点、繁殖情况、数量、生活习性的句子。
文中第12自然段有介绍朱鹮外形的句子。
3、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默读课文
⑴ 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⑵ 小光和伙伴们为了寻找朱鹮都做了哪些事情?
⑶ 小光和伙伴们为了保护朱鹮又做了哪些事情?
⑷ 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朱鹮的故事。)
2、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小光巧遇科考队员──寻找、发现朱鹮──保护朱鹮──陕西省洋县列入自然保护区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问题1:
⑴ 小光和伙伴们为了寻找朱鹮都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汇报时,要先读有关的句子或段落,再谈从中知道了什么。
a、宣传,请同学们一起寻找线索。
b、带路,和科考队员一起寻找并发现朱鹮
⑵ 小光和伙伴们为了保护朱鹮又做了哪些事情?
a、搭窝棚,观察、守护朱鹮
b、人工饲养小朱鹮,挖田螺泥鳅,捉小鱼小虾
⑶ 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保护和制止破坏谈,能谈多少就多少。
四、朗读训练
作业设计:
1、向家人介绍朱鹮,并宣传保护鸟类,保护环境。
2、画一幅主题“为保护环境,保护鸟类”的宣传画(或几句环保标语或做一块宣传小木牌)
【板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 寻找 ↗ 宣传 保护鸟类
↓ ↘ 带路
濒临灭绝 保护: 喂养 保护环境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文章的题目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并适当了解其他濒危动物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朱鹮这种美丽的鸟儿,谁能再用文中的语句给大家描述一下?(指名读有关语句)
2、师(出示第四自然段中的“紧急报告”):如此美丽的鸟儿,却遭遇灭绝的险境。看到这儿,同学们会想到些什么?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相关内容,读出急切、痛心的语气。
3、师:朱鹮的命运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学考察队到各地寻找朱鹮。结果如何呢?
二、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评议。
2、自由朗读第二部分,想一想:大家为寻找、保护朱鹮都是怎么做的'?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
3、指名将自己所画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重点引导:
(1)“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轻轻落在一棵大树上”
引导学生从一系列词语中体会大家为了找到朱鹮,不辞辛苦。指名读,齐读。
(2)“静候一旁的考察队员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恐怕此刻他们早就跳起来了”
引导学生体会大家发现朱鹮时激动、兴奋又有点紧张的心情。
出示句子:
★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
☆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
读一读,比一比: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3)“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捉来小鱼、小虾喂它”
引导学生体会大家对朱鹮的精心呵护。指导朗读。
三、细致探究,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1、在大家的关心、呵护下,朱鹮,这种曾经在我国失踪了20年的吉祥鸟又出现了,它们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下来,让我们一起欢呼吧。(齐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2、你现在能体会到这个题目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吗?(为朱鹮回归自然感到无限的欣喜)
四、拓展延伸。
1、师:当我们为朱鹮的回归欢欣不已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还有很多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令人揪心。
2、请几位学生来当一当小小科考员,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濒危动物资料。
3、听了介绍,大家有什么感受?(保护自然环境,人类才能和动物和谐共处。)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继续收集资料图片,合作办一期“珍稀动物展”板报。
板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
耐心寻找
回归自然
精心呵护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十二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单元以“回归”为主题,蕴涵了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容。朱鹮这种濒临绝迹的珍禽,表面上似乎与大多数人无关,实际上却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意识;同时,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从小做起”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本班是参与课改实验,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起始年级班,共有学生40人。因此,已经熟悉新教材的编排序列、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且具备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虽然是农村的孩子,条件局限,但已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运用信息的习惯和能力,这对于上好本课是很有利的。
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人文性。课标要求语文教育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在设计本课时,重点体现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实现育人和学习语文目标上的整体优化。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洲、饲、捕、频、鹤、骚、扰、捺”等八个生字;理解和积累:腼腆、捕获、频繁、隐蔽、按捺等词语。
2、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复述课文内容。
3、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深入体会人们渴望濒临绝迹的珍奇动物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渴望珍奇动物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1、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这种鸟及其生存的环境,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可以查字典里的注释、剪贴画报、摘录资料等)
2、预习。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初步理解“腼腆、捕获、频繁、隐蔽、按捺”等词。
3、导入新课:朱鹮是一种珍禽,它又 “飞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就会明白的。(板书:朱鹮飞回来了)
[点评:充分的准备和预习,为学习下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引入,使学生对学习课文内容增添了极大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出还不熟悉的字和不太理解的词。
2、小组(或同桌)合作学习完成生字的学习,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腼腆”等词的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同桌共读一本书,互相订正读课文情况。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支科学考察队在秦岭的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了濒临绝迹的朱鹮,并保护了朱鹮,使它们在自然保护区里顺利繁衍,健康成长的事。
[点评:字词学习和朗读练习,是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在此环节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合作意识,特别要重视对文章的“读”。]
三、细读课文,具体理解
1、朗读课文。交流:课文为了说明这件事,安排了哪些环节?
(1)小组内先交流;(2)全班交流、讨论。
2、根据讨论的线索,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1)自己说一说课文的大体内容。板书:人物(小光等)――地点(秦岭的大山里)――原因(科考队员寻找朱鹮)――结果(找到了朱鹮,并保护朱鹮,使它们顺利繁衍,健康成长。)
(2)小组内先试复述。注意叙述要有条理,语言表达要较流畅,故事内容要完整。
(3)指名复述,引领启发。(要求: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年级的同学听。)
[点评: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以读促讲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复述文章的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品读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1、课文哪个段落,重点写人们特别关爱朱鹮?(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能体现人们爱鸟、护鸟的词(忍受、风吹雨打、精心、爱心、守护……)
(3)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产生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2、对比句子,想一想课文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
“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
(1)找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并画出来。
(2)说明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心情。(特别珍爱、喜欢)
3、结合学习课文内容,想一想“朱鹮 飞回来了”饱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渴望珍奇动物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点评: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保护动物、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一份责任是一种美德,这也是本课的重要思想内涵。]
五、拓展练习,感受交流
1、说一说本地有哪些需要重点保护的动植物或环境。
2、交流:你学了这篇课文后,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点评:阅读是读者、作者、文本的交流与对话,只有领会了文章的内涵,使读者的人文素养有了提升,才能体现祖国语文文字的魅力。]
六、字词基础知识训练 (略)
总评:
本设计具有以下特色:
1、凭借字、词、句乃至篇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须的,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远离自身的事物陌生,教师有必要讲述、指导,如:秦岭的自然环境,珍奇的植物种类,濒临绝迹动植物的原因等。
3、阅读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本设计力求体现“三维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设计理念的广博深厚,对于课改的阅读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4、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乐于探究、主动求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