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11个生字,会读7个生字;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四、导学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三、学习最后一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五、布置作业

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诵3-6自然段

3.完成练习册。

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个颜色的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火烧云”是一种怎样的云,它有哪些特点。

3、能按时间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3——6,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一节

1、欣赏“火烧云”的照片:瞧,日落时的天空是如此美丽,如此壮观!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正是描写这一美景的,板书课题。

2、课文是怎样描述火烧云的呢?学习第二节

3、句子中的“烧”,能不能改成“红”?

(烧”是烧火、着火的意思。在这句话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换“烧”,因为“烧”既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和动态,又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气势,而且还与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更重要的是“烧”字在这里点了题。)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

2、交流,板书:出现变化消失

3、按出现、变化、消失,分别指名学生朗读。

(按实际情况正音:紫檀色、模糊、凶猛、一模一样、镇静……)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1小节

1、晚饭以后,火烧云上来了。那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节,说一说。

(课件出示):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的

红公鸡→金的黑母鸡→紫檀色的.

小白猪→金的老头儿的胡须→金的

2、火烧云把白的变成红的,把红的变成金的,把黑的变成紫檀色的,它改变了周围的一切的颜色,甚至连你自己也变了,看到这些,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一节。

(1)指名读。

(2)齐读。

(二)学习3—6小节

1、这个地方火烧云的变化极多,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呢?快速阅读课文3—6小节,找一找。

2、交流,板书:颜色、形状

3、哪一小节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的?指名读。(出示课件)

4、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读一读。

5、颜色真多呀,而且作者的写法也不一样,有叠词的:红彤彤、金灿灿;有两种颜色混和在一起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用实物色彩比拟的: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真是丰富多彩啊!

积累词语

半紫半黄

葡萄灰

6、句子比较:把原句中的“一会儿”改成“有”可以吗?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有红彤彤的,有金灿灿的,有半紫半黄的,有半灰半百合色的。

(四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出现,瞬息万变,说明火烧云不仅颜色变化多,而且变化速度快。

7、火烧云不仅颜色变化多,变化快,它的形状变化更是如此。指名同学分节读4、5、6小节,分别用直线和曲线画出表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变化快的词。

8、交流,出示:

一会儿马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大狗

接着大狮子

一转眼

9、师生问答读第4小节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

它怎么变化?

怎么消失?

10、同桌用问答的方法读5、6小节

11、小结:作者描写火烧云变化时,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三种动物,写得栩栩如生,我们好像真的看到它们一个个在我们面前出现——变化——消失。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快?(瞬息万变、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12、想象火烧云还有哪些形状的变化?你能第5、6、7节的写法说一说吗?

(三)学习第7小节

1、天空中真是热闹极了,一瞬间,火烧云就下去了,指名读第7小节。

2、理解“恍恍惚惚”——(表示看的不真切,表现了火烧云的变化又多又快,让人眼花缭乱,实在无法看清楚。)

3、句中的“沉静”能用“沉浸”替换吗?(不能,意思完全不同,“沉浸”——形容让心情安静下来;“沉浸”——表示处在某种情景中。)

五、拓展作业

模仿第5、6、7节的写法写写云的其他变化

[板书]

出现

颜色

6火烧云变化多、快

形状

消失

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

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三、学习课文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赞美火烧云吗?(火烧云真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啊!)

2、你在自然中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景物?(钱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

3、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篇4

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