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班音乐教案《红星歌》(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红星歌》 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扮演。
教学重点:
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和重音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动作感受进行曲雄壮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情境中走进课堂
教师弹奏《红星歌》,用进行曲节奏伴奏。
[设计意图:在营造音乐气氛的同时,让同学自然感受到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为导课作铺垫。]
二、导入
大家知道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冬子吗?冬子在游击队里逐渐生长,他参与战斗,为游击队筹盐、送情报……后来,冬子带上父亲留给他的那颗保管多年的红星,加入了红军。今天,老师把那颗红星带来了(出示道具——红红的大五角星),你们愿意将这颗五星亲手传送下去吗?可是,“五角星”担心被你们到处乱传,这样吧,老师来弹奏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红星歌》,你们要随歌曲的节奏一拍一拍的传送。
[设计意图:通过按节拍传送红星,让同学感受了歌曲二拍子的特点,还得到了聆听歌曲旋律的机会。]
三、积极参与 感受新歌
引导同学听旋律找出歌谱中学过和没有学过的.音乐记号(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然后,逐个讲解。
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让同学在读中了解歌词内容。
[设计意图:在聆听歌曲时,让同学更多了解歌曲中所包括的乐理知识,以便在下面的环节中更出色地表示歌曲。按节奏朗读既了解歌词大意,又熟悉了歌中的节奏。]
四、唱中感悟
1、模唱歌曲,找出相同歌词不同旋律的局部。
2、学唱歌词,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地、坚定地(切忌拖泥带水)。
3、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恰当运用重音记号,表示音乐雄壮的气氛。
[设计意图:用“LU”来模唱,达到了熟悉旋律的目的;找相同歌词不同旋律的局部,是为了让同学通过比较更好掌握音准。学唱歌词和完整歌唱歌词中,强调了重音记号在突出歌曲特点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表示歌曲,让同学感受音乐记号在音乐作品里的重要性。]
五、深入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边唱边做队形的变化,感受节拍的同时,走出五角星的形状,之后队伍散开,形成一个大圆圈。
出示卡片:跑步、走步、跳舞(从三种动作的图式中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动作确定音乐的特点);出示卡片:欢快活泼、雄壮有力、优美抒情(从中选出进行曲特点)。
分辨进行曲(教师分别播放《雪绒花》、《运动员进行曲》等等让同学从中选出进行曲),然后师生一起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走队形、选择相应的卡片、分辨进行曲等形式,来逐步深入引导同学切实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学的鉴赏能力。]
六、随音乐走出教室
让我们唱着《红星歌》,象潘冬子一样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出教室。(再次让同学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小班音乐教案《红星歌》 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感受《红星歌》的旋律美,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 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幼儿了解红色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红星歌》音乐视频或音频。
2. 红军战士的图片或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3. 小红旗或红星贴纸,作为奖励和装饰。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展示红军战士的图片或模型,讲述红军的英勇事迹,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叔叔是谁吗?他们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
2. 欣赏歌曲:
播放《红星歌》的音乐视频或音频,让幼儿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的画面,感受歌曲的激昂情绪和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
3. 歌词学习:
老师朗读歌词,解释歌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让幼儿理解歌曲的含义。
引导幼儿尝试跟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节奏。
4. 歌唱练习:
老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唱,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 创意表现: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动作或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和场景。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并在全班面前展示。
6. 结束环节:
总结活动,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发放小红旗或红星贴纸作为奖励,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学习红色文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欣赏、歌词学习、歌唱练习和创意表现等多个环节,让幼儿全面了解了《红星歌》的背景和内容,提高了他们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通过引导幼儿了解红色文化,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但在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活动中加强引导和解释。此外,创意表现环节虽然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展示。
小班音乐教案《红星歌》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演唱歌曲《红星歌》,感受其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 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并通过队列行进的形式表现音乐。
3. 激发学生对解放军的热爱,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红星歌》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介绍主题歌《红星歌》及背景故事。
三、新授内容
1. 初次聆听: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再次聆听:体会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3. 出示谱例:指导学生唱曲谱,学习重音记号。
4. 朗读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意境。
5. 学唱歌词:随琴有感情地演唱,注意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
6. 队列行进:用行进的步伐做律动,边唱边做队形的变化,如走出五角星的形状再散开形成一个大圈。
四、巩固练习
1. 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2. 总结歌曲的进行曲风格特点。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唱《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对解放军的热爱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和讲解背景故事,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次聆听和演唱,学生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对重音记号也有了初步的认识。队列行进的环节不仅让学生体验了进行曲的风格,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演唱时存在节奏不准确、音量控制不当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小班音乐教案《红星歌》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正确地、科学地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
2、能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二声部歌曲的音乐美,给学生音乐享受和鼓舞。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好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
二声部练声: 2/4
(1)、分声部轻声唱歌谱。
(2)、用“罗”填入唱。
(3)、用“啦”填入唱。
二、 新授部分
1、打开书本,请学生在这首歌曲中找找刚才唱的练声曲。
2、一起说说歌名、词曲作者、拍号(2/4强弱规律)
3、视频欣赏,说说歌曲内容、速度及力度 。(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
4、学唱歌曲(琴、录音合作)
(1)、提问: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为主?(二声部合唱)
(2)、录音听赏,充分感受二声部旋律的优美。
(3)、分组寻找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小组讨论)
(4)、师生一起说说(学生认识的让他们自己来说;不认识的.老师讲解)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学唱歌曲
a、全体学生一起学唱低声部歌词。(多唱几遍)
b、全体学生一起学唱高声部歌词。(一遍)
c、利用琴和录音同时播放让学生再来感受各自声部的旋律及二声部合唱的优美。
d、老师不弹琴,让学生分声部唱唱。
E、师弹高声部,生唱低声部;师弹低声部,生唱高声部。
F、试着合唱。(师提示:把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正确的处理好;注意2/4拍的强弱规律)
学生来说说
(1)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唱得还不太好?
(2)哪个地方怎么样唱会更好?
(3)师生共同解决。
5、活动设计
(1)、强拍上部分学生配上打击乐器,其他同学用拍手表示。
(2)、请学生来说说军人的形象,演演表现军人风采的动作。
(3)、视频欣赏(天安门广场阅兵式),让学生再次领略一下军人的飒爽英姿。
(4)、学一学(主要学军人的步伐:正步走)
(5)、踏着正步走的步伐再来唱一唱歌曲。
(6)、请几个同学戴上小军帽上来唱一唱、演一演。
6、课堂评价
(1)、请一个表演的学生来说说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
(2)、请其它同学来评价一下。
(3)、教师来评一评。
7、课后延伸
1、教师总结,渗透人文思想。
2、请学生回去查找有关演唱抗战时期的歌曲及有关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