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语文教案 篇2

指导思想: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在品味生活的快乐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一.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探讨人名、街头巷尾店名、广告语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形成从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 活动重点

①搜集资料、归类整理并展示。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③将同一类型的.资料整理成PwerPin讲稿。并将小组资料编成小册子或手抄报在班上黑板报上展示。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语

2.学生活动

① 探讨“名字里的学问”。

②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

③个性广告小品趣味无穷。

④网络新语言、新流行语等。

五.教师总结

①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②布置作文,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语文教案 篇3

课文分析:

世界对孩子来说是新鲜的、奇妙的,孩子的眼睛里藏着无穷的问号,他们想探索大千世界更多的奥秘,想知道更多的答案……课文以孩子提问的方式写出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不断地问为什么,不断地探索……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人字头”。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激趣入题:

请学生背一背自己会背的小诗。

学生积极踊跃地背古诗。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诗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朋友自己做的小诗,你们想不想欣赏?(放课文录音)

板书课题:19、我想知道

由学生的喜好和生活实际入手,使其在自然之中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师: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读,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本课的生字。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1)给生字找朋友(让学生把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拼音下面)

(2)让学生读生词,并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生分段练习朗读课文。

师有目的性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自读课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是要对他们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三、朗读体会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音乐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想不想展示你们美妙的声音?把你最喜欢的小节给同学们读一读。

学生每人读一小节。

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读书情况,相机评价指导。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自己仿照课文形式,试着作一首小诗,读给小组同学听,师适当做笔录。最后评出几名“小诗人”,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五、指导写生字

1、学生自己记忆并分析字形。

2、师重点指导“会、色”等字的书写。

3、生独立书写其它字,在书写前注意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占格。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教案 篇4

1、知识目标:(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表演能力、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现代的文明公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系你我他,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活动,以实际行动浇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

三、教学难点:

了解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会其作用,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教学方法:

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演示法、小品表演法、资料搜集法等

五、课前准备: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网络大搜查”通过网络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搜集;第二小组“校园小调查”针对校园中不健康文化存在状况进行调查;第三小组“社区行动组”针对社区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老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自愿结合,组队后进行调查,并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课同学们,课前我们的三组成员对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搜查、调查和访谈。下面就请我们的三组成员汇报你们的活动成果,一展我们的青春风采。课前事先准备,使得整节课,有条不紊,自始至终学生都有一种有备而来的感觉,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网络大搜查:神州开遍文明花1、第一组同学代表上台,介绍他们在网络上所搜集的我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

2、教师:通过第一组同学的展示,我们能深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形式。“文明户”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万村书库”等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正如五彩的鲜花一样开遍神州。下面请同学们思考:(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结合自身认识和体会,思考这些活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3、在讨论回答上述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概括总结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承担的根本任务。

4、教师总结: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我们中学生又该怎样从细微之处做起,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呢。

在学生掌握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身边活动的讨论展开,使学生认识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所承担的根本任务,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过程显得自然。

校园小调查:弘扬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1、第二组“校园小调查”的同学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对校园文化状况的调查结果。(模拟表演收到“变味贺卡”、 考 试 作 弊)

2、教师:第二小组同学通过小品表演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在我们的校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下面请第二组的同学陈述不健康文化的表现及其危害,并请同学总结面对不健康文化,我们应当怎么做?

3、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认识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增强了对消极文化的辨别力,更重要地是我们该怎样融入社会,行动起来。且看我们走出校门的第三组同学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通过来自学生身边的事实再现,让学生自己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比较、分析、辨识,既牢牢抓住了学生自己感受这根情感之弦,又深入透彻地分析不健康文化的严重危害性,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我们应该如何做”的价值导向。

社区访谈:浇灌文明花,靠你靠我靠大家。1、第三组同学介绍了在社区访谈中了解到的一些不协调音符,如垃圾乱倒、“乱贴小广告”“安全问题”“邻里关系紧张”等。

2、教师:第三组同学走出校门,做了很多事情,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是啊,社区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要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请大家对第三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假如你是该小区的居委会主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这一活动的展开,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存在的 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相互评说,共同行动请三个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对其他两组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自由发言,树立榜样,共同行动。结合学生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同龄人之间的相互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向善心、进取心,荣誉感。

学以致用20xx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那时,也许我们能相聚在北京,给外国人当导游,为他们当翻译,给他们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密切关注“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今天,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

奖励方法:将设立最富创造奖、最富建设奖、最佳行动奖。看哪一小组制定的行动规划在哪一方面更具有特色。意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巩固小结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七、板书设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