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欢迎阅读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动物房子的奥秘,了解一些动物的相关知识。

2、发挥想象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奇妙的房子》。

2、“奇妙的房子”记录表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谈话激趣

1、你见过房子没有?见过哪些房子?它们是什么样的?

2、小动物也有自己的房子,它们的房子在哪儿呢?是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记录纸

看,这上面有三个小动物,他们是小蚂蚁,小鸟,小松鼠,它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请你来猜猜看。然后把你猜的画在记录表上(强调第一列)

2、幼儿记录

3、请幼儿个别介绍。

三、演示课件

刚刚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一下。

1、画面一(蚂蚁):这是谁?它们的房子在哪儿?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住泥洞里?

2、画面二(小鸟):这是谁?它的房子是用什么做的?

3、画面三(松鼠):这是谁?他的房子在哪里?还有哪些动物也是住在树洞里的?

四、幼儿第二次操作

刚刚有的小朋友猜对了,有的.没猜对,没关系,请你们把认为正确的画在第二列里。

五、提问,集体讨论

1、提问:蚂蚁住的是泥房子,小鸟住的是草房子,松鼠住的是木房子。那你们还知道其它小动物有些什么样的房子吗?

2、请幼儿讨论,个别回答。

六、演示课件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小动物的特殊的房子,看一下画面一(蜘蛛,蚕宝宝)画面二(河蚌)画面三(蜗牛,乌龟)

七、集体创编儿歌

边总结边放课件

小小动物真能干,建造的房子真有趣,小小蚂蚁造泥房,小小鸟儿造草房,小小松鼠造木房,蜘蛛和蚕造丝房。乌龟河蚌造壳房,都是神奇的建筑师。

结束:小动物们都是神奇的建筑师,造出了许多奇妙的房子,我们小朋友来和它们比一比,看谁能为小蚂蚁,小鸟,小松鼠造出更舒适的房子。(把你们的好主意画出来)。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准备: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

(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

(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

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二.幼儿表演环节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

歌曲:“我上幼儿园”

律动:“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

儿歌:“拍皮球”

歌表演:“两只老虎“

三.互动环节

(1)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四.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锻炼及提高幼儿柔韧性和全身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布袋若干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打开布袋铺于地面在上面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热身活动。

1、仰卧躺于布袋上

2、俯卧躺于布袋上

二、布袋游戏——布袋跳

1、老师请幼儿拿起布袋,在安全的空地上想出用布袋锻炼身体的各种方法并小结。

2、老师请男女孩子各排成一列队伍,先请男孩子(或女孩子)每人之间空开一定距离后下半身套上布袋平躺于地面,双脚并拢双手交叉放于胸前。请女孩子(或男孩子)下半身套上布袋一个一个依次布袋跳跳过依次跳过每一个平躺在地上的小朋友。调好后男女交换。

三、布袋游戏——蚕的`演变

1、老师请幼儿猜谜语(蚕)。幼儿猜出后让幼儿套上布袋模仿蚕宝宝爬行的样子在地上扭动身体前行,老师模仿养蚕人在不同的方位给幼儿吃桑叶。

2、吃完桑叶后蚕宝宝变成茧。让幼儿用布袋套住自己的全身模仿成茧,等幼儿套好后老师把茧搬回家。

3、破茧而出变飞蛾。幼儿从布袋中钻出,并作飞翔的动作。

三、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幼儿跟着老师做四肢的伸展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

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难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环境创设: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

活动流程:

(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创造安静的环境)→(延伸)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幼儿从外面走进教室,教室里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

音乐做动作。

2、音乐停。提问:直接问进来的时候听到什么?为什么听了之后你们会笑眯眯的?(幼儿回答:好听。)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

3、继续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

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

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请你听一听,辨一辨哪些声音是噪音?哪些声音是乐音?可以用动作来表示。

2、听到了哪些声音?

3、喜欢那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

4、小结: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并做出优美的动作,这些声音称为乐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称为噪音,而不是乐音。

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

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幼儿听,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小鸡小鸭》)

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

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演奏

就会发出乐音。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在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噪音和乐音?

2、噪音这么难听,我们都不喜欢噪音,现在请幼儿去找一找,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3、你们找到了什么地方需要特别安静,为什么?

4、如果有些人在医院、寝室里大声讲话,发出噪音,那么你该怎么样?

五、延伸

幼儿一起制作静音标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