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 学读复韵母ao及四声,读准音。

2、 掌握ao四线三格的写法,认清形,正确书写。

3、正确拼读声母与ao的两拼音节,学会儿歌。

二、 教学重、难点

ao的发音,声母与ao的两拼音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教学图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出示奥运五环图)小朋友,今年是20xx年,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将在我们北京举行。“奥运”的奥读轻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朋友ao的发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它吧。

(二)、学习ao的发音及四声

1、师:我们要先会读ao,读的时候先发a,要发的长而响亮,然后口型收拢,变圆,发出o的音,要轻短些。

幼儿按照老师的教法自由拼读,教师纠正后教读五遍:ao ao ao ao ao ,(学生互读,齐读,个别读)

2、师:ao还带来了它的四个兄弟,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吧!

(出示卡片āo áo ǎo ào)

幼儿自由读,教师纠正读不准确的,然后教读数遍。

3、师:大家学的真快!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送你们一首儿歌作为礼物,出示儿歌:

老虎发威āo āo āoāo饿狼觅食áo áo áo áo

身穿花袄ǎoǎo ǎo ǎo举办奥运ào ào ào ào

教师教读儿歌,学生跟读几遍,要求记熟。

(四)、学习有关ao的两拼音节。

1、(出示图片及拼音卡片)

Xiǎo māo shū bāo pú táo lǎo hǔ

2、教师教读一遍,学生跟读,教师纠正读不准确的音节,再次教读三遍。

3、找幼儿当小老师教小朋友。

(五)、学习儿歌

1、师:下面的时间让大家轻松一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谁最聪明,能先猜到答案。谜语:

身穿大红袄,

像串大鞭炮。

你咬它,它不叫,

它咬你,汗直冒。

生:辣椒

师:大家真聪明,我们一起学会它然后回家让爸爸妈妈猜猜,看他们是不是能猜出,好吗?

2、师示范读儿歌一遍,然后教幼儿数遍。

3、学生练习,并尝试给儿歌加上动作。

4、让学生找出儿歌中含有ao的音节并进行拼读。

ǎo袄pào 炮yǎo 咬jiào 叫mào冒

(六)、拓展练习

出示生活中幼儿常见的有关ao的音节进行拼读。

礼貌 lǐ mào 你好nǐ hǎo

老师 Lǎo shī 高兴 gāo xìng

六、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好,我们不但学会了复韵母ao,还认识了与ao有关的几个拼音朋友,你们玩的开心吗?可惜时间不早了,小朋友,再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大班《学习活动》教参中“我自己”主题下的内容与要求之一。教参对教育目标的提示是:“了解并交流大人在生气、着急或伤心时怎样调节情绪,哪些方法较好。我们生气时又是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兴的。”分析我班幼儿的现状,幼儿在遇到困难或与同伴交往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一般都会生气或发脾气,但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他们也乐意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是,在独自不开心的时候,幼儿不会自我调节。由此,我借助故事《阿力的烦恼》,让幼儿在问题情境中协商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交流中分享同伴的经验,学习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这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能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部分。

活动目标

1.在帮助阿力变快乐的故事情境中,了解自我调节心情的简单方法,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2.能大胆地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活动准备:心情图、绘本《阿力的烦恼》、PPT、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说说心情图——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活动内容

1.出示快乐的心情图。

你们经历过快乐的事情吗?说来听听吧(幼儿尽情讲述)。

小结:生活中总有许多高兴的事情,让我们变得快乐。

2.认识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力。

他叫阿力,是个快乐的男孩,可这几天,阿力有些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自主阅读绘本——了解阿力不开心的故事,引出问题情境

1.幼儿阅读绘本。

要求:每人拿一本书,自己一页一页仔细地翻看。看看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等会儿把它告诉大家。

2.交流阅读内容:阿力遇到了什么烦恼?

(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阿力觉得自己长得比别人矮不开心;阿力希望自己长高;阿力屹了许多能使自己长高的食物,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阿力还积极运动、多睡觉;阿力没有长高感到不快乐。)

小结:原来生活中不都是快乐的事情,也会有烦恼的事情。

三、分组讨论——了解自我调节心情的简单方法

1.小组讨论:让阿力变快乐的办法。

要求:

*先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讨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阿力变快乐。

*把想出的好办法记录在纸上。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把想出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2.集中交流:你们想了什么办法让阿力变快乐?

要求:参与介绍的幼儿要把本组想出的好办法说清楚,让其他幼儿都能听明白。

小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办法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如和好朋友、家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都会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变得快乐起来。

四、完整欣赏故事——验证调节心情的方法,懂得要做个快乐的孩子

1.完整听赏故事(播放PPT边看边听,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阿力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快乐?

小结:生活中有快乐的事情,也会遇到挫折和烦恼。阿力找到了让自己变快乐的办法。以后,当我们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可以试试阿力的办法,也可以试试小朋友想出的办法,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心情变好了才会有勇气、有信心、有智慧去解决困难和面对烦恼。

2.延伸:把心情图张贴在心情墙上,幼儿可以了解和记录自己爸爸妈妈调节心情的办法。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提示幼儿尝试运用这些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的想象,并学说句子 “***,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PPT、音乐舒伯特的《小夜曲》、每人各一本图书《月亮的味道》

(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的线索以及规律;通过操作,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重点:

感受故事的有趣发展,尝试想象并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活动过程:

一、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猜想和阅读的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味道吗?

(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迁移到绘本的阅读线索,激发幼儿说的欲望,从而让幼儿带着一丝悬念、一丝疑惑进入绘本的阅读。)

2、出示封面和封底,通过月亮形状上的变化让幼儿猜想故事的内容。

“有这么一群可爱、充满了好奇的小动物,它们也想尝尝味道,你们知道它们想吃什么?想尝尝什么的味道吗?

(对于绘本类图书而言,封面和封底很重要,因为它承载着重要的信息,隐藏绘本内容的重要线索,引发幼儿想象并尝试表达,所以阅读从封面开始。)

二、幼儿自主阅读,大胆想象与表述。

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你们想知道吗?它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能吃到吗?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绘本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在阅读时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并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图书中的信息,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有意识地阅读图书,给予幼儿一个猜想的空间,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诱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中体验故事的有趣及小动物们合作分享的快乐。

(一)、播放课件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

1、黑暗中是什么在偷看着月亮?有几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

2、为什么小动物都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

3、教师小结:它们盯着月亮,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呀!可是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到月亮?

(教师通过多样性,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有效完成目标)

(二)播放课件2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谁第一个想去摘月亮?它是怎样去的?表演小海龟爬山的样子。

2、是呀小海龟的办法真不错。可是它摸到月亮了吗?

(三)播放课件3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爬到山顶,月亮近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小海龟怎么办呢?(幼儿发挥想象表述)月亮的表情怎么样?

2、幼儿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出小海龟请来谁。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讲述绘本片段,一方面是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动物与月亮的不同心理,同时,也是为孩子的自主讲述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来帮助的小动物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月亮与动物玩游戏的乐趣,更形象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四)播放课件4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办呢?

2、幼儿观察说出请来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说”是幼儿绘本阅读的基本能力。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句子结构完整,有益于出现大量的复句。在《月亮的味道》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句式就是“***,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幼儿在这个句式出现两次后,就能够结合画面尝试说出完整的句型。)

(五)课件播放5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请来了谁?它会怎么喊呢?我们一起来学大象喊长颈鹿。

2、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来尝月亮。他们摸到了吗?月亮觉得好玩,又轻轻往上一跳。长颈鹿努力伸长身子,可是还是够不着。长颈鹿会请来谁?

(六)课件播放第6页。

1、你们猜猜月亮是怎样做的呢?小动物们会放弃吗?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吗?

2、这么多的小动物一个叠一个做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七)课件播放第7页。

1、小猴子还是够不到月亮,它请谁来了?

2、老鼠是怎样爬上猴子的背?有没有吃到月亮呢?

(有了前面的讲述经验,孩子对讲述的内容、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逐步地退出,给予孩子自主讲述的机会。在讲述过程中,孩子充分感受到了 “叠罗汉”的趣味性,释放自己的情绪变化,跟随动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充分感受故事中蕴涵的互爱、快乐、分享的喜悦与满足。)

(八)课件播放第8页。

1、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为什么这么小的老鼠也能吃到月亮呢?”

2、现在月亮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九)课件播放第9页引导幼儿发现少了一个动物,引出小鱼。

1、夜晚,仰望月亮想品尝一口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九只)参加摘月亮的又有几只呢?(八只)还有一只去哪里了呢?

2、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引出小鱼的出场,小鱼的疑惑也同时是孩子的童趣疑惑,’小鱼为什么要这么想?水里的月亮能吃吗?)

四、幼儿阅读绘本,懂得团结力量大,体验分享乐趣多。

(一)教师完整读绘本。

“小朋友安静翻书,跟着老师一起完整的阅读绘本。”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读绘本,使孩子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故事发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故事意义。)

(二)、再次出示封面和封底的月亮,引导发现月亮表情的变化。

“谁来说说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是啊,小动物们一个叠一个做成梯子,它们为了同一个心愿一起努力,一起合作。终于让老鼠够到了月亮,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小老鼠没有忘记它们的好朋友,和它们一起分享了月亮。所以动物们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东西。

(首尾呼应,绘本主题的升华,让孩子通过细微的观察,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五、延伸活动,想象迁移,继续探索思考与月亮相关的问题。

“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你会邀请哪些朋友和你一起合作分享呢?”

活动反思: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绘本。书名 “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们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确确实实吃到了月亮,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把握故事的主旨,力求让孩子体验故事的情趣。《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就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图书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次让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讲述到第二次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更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并进而体会小动物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设计活动环节时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做到前后呼应,从阅读封面封底开始到结尾从仔细观察封底封面月亮表情的变化结束,是孩子从猜想到反思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游戏内容:科学游戏《会爬高的蝴蝶》 观察要点:通过实验,探索让纸蝴蝶会爬高的方法,了解摩擦生电的秘密。活动背景:这是《动感天地》主题中的一个科学游戏,主题的大目标是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有关运动的小实验,激发幼儿对物体的各种运动现象产生兴趣。而《会爬高的蝴蝶》这个科学小游戏,是以纸蝴蝶与绳子的相互摩擦生电而产生了向上爬的现象,可以说是主题目标的一个延伸活动。

观察记录:

游戏开始了,洋洋和皓皓来到了科学区,两个人选择材料,开始制作《会爬高的蝴蝶》。皓皓拿了一张纸,开始画蝴蝶并用蜡笔涂上漂亮的颜色。皓皓画好蝴蝶不动了。我问:“怎么了?”皓皓说:“我忘了,蝴蝶画完还要怎么做了?”我指了指墙上的示意图并说:“你看看示意图里下一步要做什么?”一边的洋洋说:“我知道,要把剪下来,还要贴上吸管、穿上线呢。我说:“洋洋你说得很对,你都会看示意图了。洋洋这个办法很好,皓皓也可以看着示意图来制作。”洋洋和皓皓继续制作,只见两个孩子边看示意图边制作,终于蝴蝶制作好,线也穿好了,现在开始要试验了。皓皓拿着制作好的蝴蝶不知道要怎样玩?我说:“你看看洋洋是怎么玩的?”只见洋洋拿着蝴蝶,将蝴蝶一边的线挂在墙上钉子上,然后开始拉着两根线依次前后拉,小蝴蝶爬上去了,洋洋开心的说:“老师,我的蝴蝶爬上去了。”看到洋洋的成功,皓皓也模仿着洋洋的玩法开始尝试了。可是洋洋的蝴蝶没有很快的爬上去。看到这时,我说:“皓皓的你的蝴蝶怎么没有爬上去啊!”皓皓说:“我也不知道,我看到洋样也是这样做的呀。”我对洋洋说:“你来试试皓皓的蝴蝶看看能不能爬上去。”洋洋接过皓皓的蝴蝶开始实验,只见小蝴蝶一会就爬上去了。我说:“皓皓,你看你的蝴蝶是没问题的,是能爬上去的。那为什么你玩的时候,蝴蝶就不会爬呢?你有没有发现洋洋玩的时候手是怎样的?”皓皓说:“好像比我用力,他的线拉得很直、很快。”我说:“对啊,原来让蝴蝶爬上来与我们实验的方法有关,力气越大,绳子拉得紧,绳子和蝴蝶之间的摩擦就大,蝴蝶就会很快爬上去。力气小,线拉不直,蝴蝶就爬得慢,或者不动。”听了我的话后,皓皓又尝试了一次,这次成功了。可是两个人玩了一会似乎没有兴趣了。我说:“除了把蝴蝶的一头线挂在钉子上玩这个游戏,还可以在哪里玩?”他们看了看四周说:“老师可以用小椅子背来游戏,门的把手也可以。”我说:“你的方法行不行,一会你们再去试一试,看看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小蝴蝶爬高有什么不同?”听了我的话,两个孩子去换不同的地方去实验。

幼儿行为分析:

⒈案例中发现幼儿对《会爬高的蝴蝶》这个游戏很感兴趣,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之间存在差异。对于能力强的洋洋能很快的掌握实验的方法进行游戏,而能力弱的皓皓对于制作的方法还是不太了解。

⒉虽然后面两个幼儿都能进行实验了,但对于科学原理还是不知道的,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的提炼。

⒊孩子们只会最基本的玩法,还不能感受小蝴蝶在不同地方爬的不同变化。

教育策略与建议:

结合以上情况的分析,我运用了一些教育策略来解决。

⒈运用语言提示、示意图暗示,激发幼儿自主游戏。

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我们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指导方面,老师不是直接介入告诉幼儿怎样做,而是用语言的提示,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向同伴学习。案例中皓皓在不知道怎样继续制作时,老师用语言提示孩子可以像成功的同伴学习,皓皓获得了制作的经验。此外,利用实验的示意图,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了一些暗示的作用,实验图示间接的指导了幼儿的自主游戏。

⒉运用对比法,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在案例中,当皓皓的蝴蝶没有爬起来时,老师没有直接给幼儿做演示,而是请成功的洋洋给皓皓示范,在两次实验不同效果的对比下,引发皓皓思考其中的原因。这种对比的方式,会让幼儿更加清楚、加深记忆。此外,老师及时梳理幼儿说出来的经验,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有助于经验的提升。

⒊细心的观察,调整游戏的玩法,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

在区域游戏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观察也是很重要的。在幼儿都能成功的让自己的小蝴蝶爬高以后,应该说游戏的目标已经达成了,此时老师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开始变淡了。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经验,就需要老师对游戏的玩法进行调整。在案例中,老师用语言:“除了把蝴蝶的一头线挂在钉子上玩这个游戏,还可以在哪里玩?”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幼儿去思考新的游戏玩法。老师接着说:“看看在不同的地方小蝴蝶爬高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给幼儿一个新的游戏观察要求,为拓展幼儿的经验,了支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