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大写字母的学习。
课前准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示生字:
矮 瘦 暗 丑 闲 旧
⑴ 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⑵ 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高”生读“矮”。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⑴ 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⑵ 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二、我会读
1、过河游戏。板画:小河
教师提出过河要求: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出示词语:
打水 打伞 打电话 打鱼 打球 打个问号
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齐读。
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5、评出最佳合作奖。
6、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打”)
7、请同学给每个词语中的“打”换个字。
三、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出示26个字母(小写)。你认识它们吗?
3、请学生读。
4、告诉学生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⑶ 同桌互读。
⑷ 男女生比赛读。
5、认识大写字母:
⑴ 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⑵ 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⑶ 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诵比赛。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4.积累古诗《悯农》
教学重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笔顺规则
课前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一)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二)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三)识字游戏,出示词语,找伙伴。
(四)发现汉字特点,找出反义词。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二、我的发现
(一)发现汉字的相同点
学生认读生字,激发学生找到这些生字的相同偏旁。
指生说一说发现,草字头和木子头都和什么有关?
很多木字旁的字和树木有关,草字头的字和植物有关。
想一想,还有哪些字是草字头和木字旁的。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
1.韵母相同,声调相同。
2.声母不同。
3.区分比较。
4.练习用词语说简单的句子。
二、书写提示
(一)学习两种笔顺规则
出示生字:儿、林;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写字时要先写左边,再写右边。重点笔画要强调。
出示生字:本、天;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写字时要先写撇再写捺。巩固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二)老师范写
(三)学生描黑描红(注意指导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四)评价(学习优长)
三、日积月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耕种的辛苦,体会劳动人民的不易。
2.介绍创作背景和作者,整体感知古诗的意境。
3.结合书中图片,理解古诗的含义,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指导朗读,体会古诗
在读准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停顿,采用范读,学生模仿的方式,请同学们练习朗读,鼓励结合古诗含义,争取背诵下来。
四、和大人一起读
(一)图片激趣,培养学生兴趣
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结合图片,说说自己看到的,锻炼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关注表情等。并鼓励学生多使用好词好句。
(二)回到文中,老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清每个字的字音,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字族文,认识“饭、能、饱”等8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重点)
2.正确朗读每一行生字,像泡泡语那样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能适度拓展。(重点)
3.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定的速度。(重点)
4.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
5.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准备: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一个名叫“欢欢”的漂亮小女孩的图片)导言:同学们,快看!我们的好朋友“欢欢”来了,她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读chá;“能”和“轻”是后鼻音;“鞭”是三拼音节,读biān;“泡”和“炮”是同音字,都读pào。
(2)认清偏旁。引导学生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饱、泡、炮。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用“包”这个部件左边加上不同的偏旁就组成了不同的字。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看图背诵这首儿歌。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过渡: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欢欢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欢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来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带有口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引导学生思考: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喊、叹”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提、拔、捉、拍”。
(1)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带有提手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跑、跳、踢、踩”。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2)引导学生观察明确:带有足字旁的字多数和脚部动作有关,鼓励学生自行举例证明。(“跺、跳”等。)
(3)引导学生说说还学过哪些相同偏旁的字。
预设:
带虫字旁的字:蝴、蝶、蜻、蜓、蚂、蚁。
带竹字头的字:筒、笔、竿、篮。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过渡:欢欢在汉字王国玩得特别愉快,她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她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并注明这两个词语,突出“青”和“清”两个字。)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说出它们读音相同、意思不同的规律。“青”表示绿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
(2)课件出示:
青 清
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
学生试着填空,并说明理由。
(3)学生小组讨论“青”和“清”还可以组哪些词,并用所组词语造句。
2.课件出示“再”和“在”。
(1)引导学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再”,并说明理由。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再”表示又一次,比如:再会、再有。“在”表示存在或者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3.课件出示选字填空: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
(1)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练:( )家、正( )、( )学校、( )次、( )来。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从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翻字典游戏:“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快速从字典里找到生字:溪、解、准、楼、伯。
第二课时
一、诵读歇后语,日积月累
1.导言:欢欢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几幅图画谜语,谁能猜出每幅画的谜底?
(1)课件出示“小葱拌豆腐”图片,引导学生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相机引出歇后语后半句“一清(青)二白”。
(2)揭题:刚刚我们看到的图片用文字表述出来就是“小葱拌豆腐”,与谜底组合在一起,就是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的图片,师生共同猜谜底,即歇后语后半句。
(1)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
(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
(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语。
(1)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油炸花生米——干脆 猫哭耗子——假慈悲
打破砂锅——问到底脚踩两只船——三心二意
(2)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歇后语的种类有很多,有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二、感悟道理,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她站在大树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在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课件出示:短文插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配音讲故事)
2.学生听故事,对照短文初步了解内容。
3.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易读错的生字。
4.指导朗读短文,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5.教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
6.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故事里讲到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乌鸦有什么表现?
(3)画出狐狸的话读一读,想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读《狐狸和乌鸦》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2.把搜集到的歇后语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谁记得多。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 篇4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