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准备自身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

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意思。

3、阅读漫画集《父与子》。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谈话导人。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拓展练习。在自身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日积月累

◆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课外书屋

◆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里读到的其他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自身感兴趣的漫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学习北大荒人热爱北大荒的思想感情,《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按事情经过给课文分段,讲述段落大意。

3、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自学生字、词语,读通课文。查找北大荒的相关资料。

老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前预习检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后,你知道草塘在哪儿吗?

(北大荒)

3听到“北大荒”这个词,你有什么感想?

4谁能在中国地图上快速找到北大荒的位置?

(一生找)你是怎么知道的?

5还有谁知道北大荒的其他情况?(如:气候、特产)你是怎么知道的?

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这两位同学通过上网(或向别人打听)的方式来学习,真有办法,真不错。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是怎样给我们介绍北大荒草塘的可爱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个草塘怎么样?(大、美)

3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4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句话读出来?

(生:“这么大这么美……”)为什么喜欢?

(生:“清凌凌”句)为什么喜欢?

(生:“棒打狍子……”)为什么喜欢?

……

5(过渡)看来,课文是通过写草塘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边总结边板书)来写草塘的可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草塘的美丽风光,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精读重点句段。

A、

1出示“草塘”课件,师随音乐范读:“这么大这么美……”

2欣赏了草塘风光,你觉得草塘怎样?(美)下面请看课文第五段,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如:(1)句中:

a、即(先让一学生找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大)你从哪儿体会到“大”的?(…大海…)你是怎样把草塘的“大”读出来的?(再请读)

b、学生评议该生读书情况。

c、再鼓励1—2名学生读及时予以表扬。

如:(2)句中:

a、(先让一生找读)

b、读得真好,请大家再看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你最欣赏?为什么?小组内交流一下。

c、相机理解“欢笑”“翻滚”“赶着”。

如:(3)句中:

a、找读

b、理解色彩美,板书:绿

3看了这么美的草塘,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感叹?(自由说)下面请大家在乐曲声中美美地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B

1请大家继续欣赏草塘的风光。(看小河课件,一学生伴读)

2学生评议(师及时给予表扬。)

3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或背书。

4请一生试背,介绍背书方法。可鼓励:你的背书方法真好,值得大家推广。

C(过渡:在课文中,不仅介绍了茶汤美丽的风景,还介绍了草塘丰富的物产。)

1课文中有一句话,仅仅十四个字就充分说出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找到了吗?(棒打……)

2(生齐读)这句话介绍北大荒的什么特产?(板书)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情境对话。

A、师:可爱的草塘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吸引了大批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在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游客,刚才在导游小丽的带领下,尽情欣赏了草塘的美丽风光,假如你就是那个能说会道的导游小丽,你打算怎样向我介绍你们家乡的特产?谁想当导游小丽?要想当导游就得将解说词准备好,解说词在哪儿?(书上)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书上找,认真读,准备解说词。

(学生准备)

师:谁准备好了?(点一生上)小丽呀,谢谢你带我去饱览了草塘的美丽风光,真是太美了!我明天就要回湖北黄石了,想带点这里的特产回去,你给我介绍一下好吗?(引出介绍“春天”一段)

师:“春天是好,到了冬天,零下30多度,冻得人不敢出屋。”

(生介绍“冬天”一段)

师:那你说说,现在有什么好?

(生介绍小河里的鱼)……

B、学生评议。

五、小结课文。

1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凉,北大荒人用勤劳的双手把它建设成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作为一个北大荒人,小丽热爱自己的家乡,她为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同学们,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乡,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课后请大家采用多种方式搜集与家乡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附板书:

20 可爱的草塘

风景优美:大、绿

物产丰富:狍子、鱼、野鸡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了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感悟文字背后蕴涵的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生词,读通句子,读熟课文,理解生字、生词,难懂的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现在虽是初春,可冬天刚刚离去,老师相信大家对漫天飞舞的冬雪,一定不陌生,记忆中,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说)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种事物留给人们印象却不尽相同。雪在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吧!

二、会学习的孩子,一定记住了在上节课捕捉到的很美很特别的词语,还会读吗?

出示:滋润美艳 如粉、如沙

磬口的腊梅 决不粘连

目光灼灼 蓬勃地奋飞

消释、褪尽 旋转、升腾

指名读,当一生竖着读时,问:你读的方式不同,是竖着排列的词连起来读,为什么这样读?(复习课文内容: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请大家再读读这些词,两幅不同的雪景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说)

美艳的东西一定最先吸引你的眼球,那就让我们首先走进那个美丽的江南的雪世界里,去感受它的独特的景致吧!

三、学习1—3自然段。

1、先读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滋润美艳”怎么理解?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呢?

相机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色彩的词上,闭上眼,放飞想象,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子的画面呀?

4、放眼望去:在那广阔的雪野上,那裹满白雪的山茶树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盖的梅花枝头,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皑皑的腊梅丛中,你还看到了 ,近处,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白雪映衬着山茶热情的血红,深黄的磬口腊梅呼应着一片雪白,你会说江南的雪真是 (生说)。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杂草不是枯黄的,却是——(冷绿),绿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绿让你能触摸到什么信息呢?

5、透过这些雪中的花儿、冷绿的杂草让我们触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艳与生机,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蕴含的生机呢?

生说,相机出示句子: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抓住“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

说得好,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蜜蜂”怎么会在这江南的冬季里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现了这种景吗?抓住“仿佛”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奇特的想象呢?

7、这是“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作者由烂漫的冬花,自然联想到春天特有的动物蜂蝶忙碌的情景,从侧面衬托了花的明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机。虽不是春天,可是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板书:蕴含生机)

你能把这种春的气息传递给大家吗?读读看

8、还有哪句话,展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呢?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抓住“隐约”、“处子的皮肤”,感受雪的滋润与生机。)

请问对“隐约”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师:是啊,青春的消息虽不明显,但我们已能感受得到,那是涌动着的鲜活的生命。

师:“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师:对,应该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还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应该还有健康的特点。

9、此时此刻,我不仅想起了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想真实地置身于这江南的雪野中吗?擦亮你的眼睛,调动你的情绪让我们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图片)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

用最投入的情感化作最动人的声音美美地读一读吧!----师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师读暖国的雨…,生接读江南的雪…)

10、鲁迅的童年,少年是在家乡浙江绍兴度过的,那地方正是江南,成年的鲁迅,为了振兴中华,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异乡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鲁迅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儿时的雪,他还会很自然地想起什么呢?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做什么?

11、默读2-3自然段感受一下: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你喜欢的符号圈出来,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抓住表现动作的词语来体会

12、用雪堆塑成的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的特点,文中哪里能看出?(很洁白、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回味一下:你还在雪中做过哪些趣事呢?(生说)你的心情怎样?

14、可当遇上连日的晴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雪人消释不见了,你心情会怎样?

15、是啊,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生说)

美好的东西因为短暂才变得永恒,令人向往,令人追求,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借着对江南的雪的回味,是想表达内心怎样的情怀呢?(美好的追求)

三、学习第4段。

回到眼前,此时的鲁迅正置身于朔风凛冽的异乡北京,看到的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1、放声读读第4段,读到那充满灵性的句子旁写下你内心的感受吧!

2、交流感受:

(1)朔方的雪是独立的。

出示句子: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①“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粉”和“沙”有着什么特点?

②“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抓住“撒”来感受。(板书:独立)

什么原因雪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天气干燥且寒冷)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北方的环境,会是怎样的?(环境恶劣)

还有哪个词也能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旋风)

(2)朔方的雪是奋斗的。

旋风是大风吗?感受过这种风中,在这么狂躁这么残暴旋风中,万事万物会有怎样的表现?说说它们的不同,这几个词,让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朔方冬天呢?朔方的雪在这凛冽的天宇下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①——“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不是乱飞,而是“奋飞”,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奋飞)

②——“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冰冷的大雾中却包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个比喻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旋风愈来愈猛,愈来愈烈,凛冽的天宇下,朔方的雪不仅在奋飞,还在---(生说:旋转、升腾),不仅仅在雪野上,更旋转升腾到了哪里?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呀!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势?(生说:磅礴、壮美等)请你用最饱满的热情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感受朔方雪景那种震撼的气势吧:(出示PPT:朔方雪景图片)

纵然晴天之下,日光之中,也消释不了它,眼前的雪还是脆弱的吗?不是,是什么的?

-----是勇敢地、是不屈的、是奋斗的…

⑤让我们循着鲁迅的足迹回到当时那个年代——1925年,那会是个怎样的年代呀!你会想到哪个词来形容它——黑暗、残酷。身处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面对冷酷的现实,鲁迅看到这不屈的朔方的雪,他的内心在呐喊,他会说:----(板书:不屈的奋斗)

激情朗读:

广阔的雪野中,那朔方的雪,不就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斗士吗?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他便……生接读。

凛冽的天宇下,那朔方的雪,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勇敢抗争的斗士吗?纵有旋风忽来,他便……生接读。

⑥今天,我们循着鲁迅的笔香,游赏了江南、朔方的两幅雪景图,江南的优美、朔北的壮丽,然而作者鲁迅更欣赏哪里的雪呢?(学生试说)

师提示:在文中由江南的雪写到了朔方的雪时,作者用了哪个词?(但是)它一般与谁联用(虽然)那么你能说说吗?

虽然江南的雪 ,但是朔方的雪 。

鲁迅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敢于与黑暗的社会不屈地抗争,不正是因为他善于从眼前的一景一物中汲取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去与黑暗战斗吗?这也将给我们以启迪。

四、总结写法:

1、欣赏鲁迅笔下“江南雪景”、“朔方雪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后,对于雪的印象一定会更加清晰起来,作为一名文学巨匠,我们又从鲁迅这篇《雪》中的文章中,学习到哪些独特的写作手法呢?

(交流:对比,拟人,实写+想象)

2、书是我们精神的食粮,爱思考的你一定有收获。这奋飞的雪又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走近鲁迅——搜集鲁迅的作品读一读。

23 雪

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 蕴含生机

朔方的雪 独立奋飞 不屈的奋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