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篇1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学习了解简易方程,这节课练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且能进一步掌握过去学习的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列方程的依据,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7题第一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一题是怎样做的。
指出:解这样的方程,可以先求出左边是几个J,再求出方程的解。
提问: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可以怎样检验?
2.做练习二十第7题第二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都是先算的哪一步?
指出:解简易方程,可以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能先算的先算出来,不能先算的就先看做一个数,然后按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的解。
提问:这两题做得对不对呢?你们能检验吗?
学生口答上面两题的检验过程,老师板书。
3.判断下面方程的解对不对。
(1)3.2-4J=0.8的解是J=1........................()
·(2)1.5工+6.5=24的解是J=3·......................·()
(3)2J--1.9J=0.25的解是J=2.5·...........。.。..·()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8题第(1)小题。
学生读题,要求在练习本上设未知数J,列出方程。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个方程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有时候可以根据计算公式来列出方程。
2.做练习二十第8题第(2)小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按刚才的解题过程,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哪一步?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先设未知数,接着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再解方程,最后检验并写出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题里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才能依据这种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3.根据下列条件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苹果和梨一共214千克。
(2)苹果比梨多卖31.5元。
(3)苹果的千克数比梨的3倍少4.8千克。
(4)甲车和乙车从相距12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四、练习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解简易方程,还带着练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在解简易方程时,按运算顺序要先算的应该先求出来,再一步一步求方程的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最重要的是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样才能依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来解答。
五、讲解思考题
出示题里的竖式。
提问:第一个乘数和积都是几位数?
第一个乘数和积都是6位数,说明第一个乘数最高位的A和3相乘有没有满10向前进?
A和3相乘不满10,A最大是几?最小呢?如果A是1,对不对呢?我们在竖式上试一试。
A=1,积个位是几?(板书:1)3和F相乘个位是1,个位F等于几?(板书:7)向十位进2。积十位上加上进的2是F,并且F=7。(板书:7)3和被乘数十位上正相乘本来个位就是5,那么正等于几?(板书:5)3乘5得15向百位进1,积的百位正=5,那么D等于几呢?(板书:8)
请同学们这样推下去,看看A=1对不对。如果A=1,每个字母各是几。
接着还可以按A=2、A=3去想一想,A可以等于几,竖式是怎样的。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8题第(3)小题。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篇2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以及解含有二、三步计算的简易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及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基础训练
1.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八第8题。
2.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八第6题。
二、练习指导
1.揭示课题,巩固练习(板书)。
2.指导练习。
(1)解方程,请说明解题思路:
①4x一2.5=1.1
②17+x一5=18
③12×15一4x=112
④6.2x一3.5x=54
⑤x+0.36x=13.6
⑥5x+7x一3=9
让学生观察思考,进行讨论:
题①把4x看作一个被减数进行转化得出:4x=1.1+2.5
题②可把17+x看作一个被减数转化为:17+x=18+5
题③先整理后得180一4x=112,再把4x看成一个减数转化。
题④先求出剩下的X的个数把左边式子化简即可转化为最简单的方程:2.7X=54。
题⑤先求共有几个X,把左边化简得:1.36X=13.6(X表示1x即1个X)
题⑥先处理左边为12x一3=9,再把12x看作被减数进行转化。
通过以上多种转化方法的实施,最终都使一个多步的`方程转为最简单的一步方程。这就是解方程的基本思路。
(2)教材116页练习二十八:
①第7题,每小题要求把x的值代人两个式子分别求出数值,再同①右边的数比较大小。练习时可以先以第1小题第一个式子为例,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及思考过程,其余的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第9题,题目的问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解题方法也比较灵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算出了什么就能知道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道题有哪些不同的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然后共同讨论,订正:
解法一:可求出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再和计划天数比较。
1200÷(560÷16)≈34.3天,34.3<40,说明能按时完成任务。
解法二:可以分别求出计划的日产量和实际的日产量,然后加以比较。
1200÷40=30560÷16=3530<35,说明能按时完成任务。
解法三:先求出实际日产量,然后乘以40,得出的积与计划产量比较。
560÷16×40=1400个1400>1200,说明能按时完成任务。
③第10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答案多种多样,且有无数种。对能动脑筋编出二、三步运算方程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中差生可引导他们参照已学过的类型编,并要求学生通过检验,判别所编的方程是否符合要求。
④第11题。“填人相同的数”,只要把□换成X,就很容易求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⑤第12题:方程两边都出现了X,怎么求解?借助天平平衡的图示,容易想到:两边各拿走一个“X”,可得到2X=100求解。也可把等号右边看作两个加数,根据和减去一个加数得另一个加数,得3X一X=100,再求解。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115一116页练习二十八第5、6题。
作业辅导
1.教材116页练习二十八第7、9、10、11、12题。
2.找一找右边的方程是从左边到右边的哪个方程转化而来的,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4x十5=197x=13十8
7x一8=134X=19一5
1.3x÷3=2.65x=1÷8
1÷5x=81.3x=2.6×3
2.5×4一4x=14.8÷x=6.6+3
4.8÷x一3=6.64x=2.5×4一1
0.7x+3x=7.43x=12+3
5x一2x一3=123.7x=7.4
3.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先用算术方法解答:
如果设每件儿童衣服用布x米,完成下列方程:
+=36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依次出示各习题
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篇3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文字叙述列出等式。
教学难点:把文字叙述”翻译“成等式,正确地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3与x的2倍的和。
(2)30减去x除以4的商。
2.把下面的方程用文字叙述出来。
(1)3x+4=16(2)5x-21=9
3.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含有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含有两步运算的文字题。)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2.生读题,理解题意。
3.问:要列出方程解这类题目,首先应该做什么?再做什么?
(先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4.师板书:解:设这个数是x。
5.谁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指名列出方程,板书:6x-35=13。
6.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解方程。集体订正。
7.做一做:P.110
三、应用
1.练习二十五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看图列方程,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方程
后每一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所列的方程是什么,2.练习二十五第6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教师提问:这题里面前两小题与后两小题解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前两小题不用再设未知数,而后两小题需要先设未知数为x。)
3.练习二十五第8题。
四、体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进一步学习了解含有两步运算的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时,先要写”解“字;再在”解“的后面写明设哪个数为x(如题里已经说明未知数是x的,就不必再写了);然后按照题意把文字叙述”翻译“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列方程(通常列出的方程的顺序与题目叙述的顺序是一致的);最后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五、作业
1.练习二十五第7、9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七第10、11题和思考题。
第11题第(2)小题,使学生明确:先列出方程即3x-9=12,解出x=7时,3x-9=12。为了使3x-9的差大于12,就要加大被减数,3x是被减数要加大,所以x必须大于7。
第12题,根据题意,这里实际上是解两个方程:
(36-4a)÷8=0,(36-4a)÷8=1。
思考题渗透了函数极值的思想。可以让学生通过试探找出答案,也可以先选较小的数来试。例如a+b=10。学生找出答案以后,可以让他们想一想,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一般地,两个数的和是一个定数,那么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这两个数相差越大,它们的积越小。这一规律,也可以联系长方形周长一定时,怎样使面积最大和最小来说明。本题的答案:ab最大是2500,(即50×50);最小是99,即(99×1)。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解oJ土凸=c(凸表示两数之积)的方程,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解方程。
做第9l页复习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引入新课。出示例2的方程。
提问:这个方程与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说明:这个方程比刚才解答的方程要多一步计算,这就是今
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2。·
提问:这道题是6J减去什么的差等于207你觉得这道题开始要怎样解?为什么先算6.8乘27指名学生板演解方程,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检验过程,检查方程的解对不对。
提问:怎样检验方程的解?
指出:解这个方程时,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一步就先算出来,然后再求方程的解,其中又把6J暂时看做一个数。
[评析:这里在引出例题时,让学生通过与已经学过的方程对比,认识其不同之处,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路。在学生初步具有解法思路后,让学生自己解方程,并说明理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先算什么,再把什么看做一个数来解方程的。
2.做“练--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课本上。
3.做“练--练”第3题。
小黑板出示。
学生依次检查每一题,说明各错在哪里。结合说明一个数减几个J,要把几个J看做一个数,只有几个J减几个J时才能先算出得多少个工;在解方程时,还要正确应用四则运算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式,这是解方程的依据。
让学生改在课本上,口答方程的解。
4.做练习二十第4题。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第一个方程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解方程的?
第二个方程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解方程的?
指出:像第一个方程,先要求出是几个工等于什么,再求方程的解;像第二个方程,要按运算顺序,先算的一步能先算,就要先算出来,再求方程的解。
5.做练习二十第6题。
出示线段图。
提问:第(1)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J加2J的和是95)可以列怎样的方程?(板书)
第(2)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2个12加3个工的和是87)怎样列方程?(板书)
指出:方程一定要根据题意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来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方程可以这样解:按运算顺序,要先算的能算出结果就把这一步先求出来,再求方程的解;不能先算的就把这一步看做一个数,去一步一步求方程的解。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篇5
教学内容:
解简易方程例2和例3(课本第109页)练习二十七第1一4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形如aX±b=c的简易方程的转化思路。
2.能正确地解答并掌握检验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⒉解下列方程:
2.5X=600.8÷X=10X-43=1000X+15=41
教师小结:①解方程要注意格式;②要想好根据什么关系来求调;③检验应当代人原方程;④检验要认真,不能走过场。
二、新授
1.揭示新课内容,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2.例2的教学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图略)
(1)先让学生看清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3X+4=40
(2)讨论一下解法:
解:把3x看作一个加数
3x=40一4
3x=36
x=36÷3
x=12
检验:把x=12代人原方程
左边=3×l2+4=36+4=40
右边=40
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4)小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化难为易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思路。)
(5)下列各方程先写出你的第一步转化方案,暂不往下解:
①3.6+2x=11.8②13.5一2x=11.8③6x一11=36
集体订正后,师简评。
3.例3的教学
解方程6×3一2x=5
(1)分析:这题与上题比较,怎样?
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可以先算6×3的积吗?
(2)思路理清,可由学生自行解题,指定二生板演,余在练习本上解答。
解:18一2x=5.........先求积
把2x看作减数
2x=18一5
2x=13
x=13÷2
x=6.5(口头检验)
4.总结、师生共同进行,最后由师总结板出:
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把ax看作一个数,分析这个数的解题依据进而转化为ax=b型的方程再求解是我们这节课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巩固练习
第一个层次练习:完成课上2的⑤中三道方程的解题,集体订正后,转入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
这个层次的练习要点是训练解题程序。(强化转化的思路规范的练习。)
师讲评:知道对谁转化,还要仔细琢磨一下根据哪个关系进行怎样的计算,因此对四则计算的相互关系应熟练在胸。
第二层次练习:要求正确、熟练地解题。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3两题的左列各题。
师评讲。
四、全课总结
复杂的方程的解法,关键是什么?(议一议)
作业设计
一、完成练习二十六第1J题的右列各题和第4题。
二、解下列各方程。
⑴要求写出解题的根据
x+15=41x一430=1289十x=600.98一x=0.7
6x=7.8x÷16=40.8÷x=10x÷4.5=12
⑵要求写出转化的思路说明,并检验。
①6x+3=9②4x一2=10③5x一39=56
④15一2x=7⑤12.5一6x=2.9⑥4.8+0.5x=6.3
⑦3x一4×6=48⑧9×3一1.7x=13.4⑨7x+12×5=102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①x加上85等于91,求x。
②x减去1.5等于3.7,求x。
③62减去x等于6,求x。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例23X+4=40例36×3-2X=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