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游戏》大班数学教案

欢迎阅读《买卖游戏》大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买卖游戏》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到50(或6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知道50里面有5个10,60里面有6个10。

3、能运用简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板栗若干、袋子若干、“食品店”场景(柜台若干)

2、学具:卖板栗——“板栗”、纸袋若干;

卖薯条——“薯条”、薯条袋若干;

卖糖果——“糖果”、纸袋若干;

卖糖葫芦——“糖葫芦”、木棍若干;

卖羊肉串——“羊肉片”、木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班的“食品店”开张了,食品店里有卖什么的?(有卖板栗的.、有卖薯条的、卖羊肉串的、有卖糖葫芦的、卖糖果的。)谁来当售货员?谁来当顾客呢?

2、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顾客来买东西,你要问问他是买50个,还是买60个。(教师示范讲解,如买50个板栗)售货员先把50个板栗数出来放进小篓子里,然后再把它们装进袋子里,每个袋子装10个,看看,能装几袋;卖薯条、卖糖果的也一样,先数出总数(顾客要买的数量),再10个一装。请幼儿示范。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购买物品的总数是50或60。

2、教师指导:

①先数出总数,10个再分装。

②引导幼儿发现50里面有5个10,60里面有6个10。

三、活动评价:

1、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幼儿了解50里面有5个10,60里面有6个10。

2、教师:你今天是当什么售货员的?你发现50里面有几个10?为什么?

《买卖游戏》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纸币),并会运用。

2、比较10元以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3、初步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钱币、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智慧老人开了一个非常大的超市,想要进去呀必须闯过三关。

二、 基本过程:

1、 第一关:认一认(认识1元、2元、5元、10 元)

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呀?(钱)分别来认识1元、2元、5元、10元

小结:小朋友真棒!认识了智慧老人准备的人民币闯关成功。

2、 第二关:比一比(能比较钱币数量的多少)

出示课件,智慧老人准备了几样商品,价钱不一样,一起看看都是什么?价格多少?

出示两样东西提问:"哪个需要的钱多?"

依次比较,10元内钱币数量的多少?

小结:小朋友太厉害了,知道2元多1元少、5元多2元少、10元多5元少,闯关成功。

3、第三关:买一买(会用钱买东西)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钱币,能正确的用钱买东西就能闯过关。

小结:在这一关,小朋友都正确的用钱币买到东西,闯关成功。

4、玩一玩。

幼儿去超市买一样东西,要用老师准备的钱去买。(要求:所付的钱和物品的价钱要一样多)

三、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买东西。在生活中,有时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你就可以做妈妈的小助手,帮妈妈付钱,这样你的本领就会更大。.

活动评析:

李秋红老师是我园一位年轻的`骨干教师,大班教研组长,歌舞弹唱样样强。她组织的计算活动《认识人民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活动设计新颖,有创意

通过超市购物,认一认、比一比、买一买,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并学会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二、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

现代媒体直观形象,逼真大方,幼儿喜欢易接受。

三、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活动的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本节活动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认识了人民币后,让幼儿学会在超市购物,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教师素质比较高

教师具有亲和力,教态自然大方有激情,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每一次闯关成功后,幼儿高兴的说:let is go,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活动。

《买卖游戏》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买东西的基本常识,知道消费者的权利,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买东西的实践能力。

3.通过“做文明顾客”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不乱花钱和尊重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买东西要注意物美价廉

教学难点:识别商品真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自己都买过东西吗?说一说你们都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生略)看来同学们都买过东西,可是,你们发现没有,你们买的东西都是一些价钱便宜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家长不让我们买贵重的东西呢?(怕上当,不会看质量……)要想不上当,就应当懂得一些买东西的学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

二、学习新课

1.买东西要注意物美价廉

(1)比价格

人人都希望能买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商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一部分,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刚才,每个小组都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买东西的常识。

出示图片

让学生比较这两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从图中看这两幅图中的大地牌足球品牌、规格、产地是一样的,但同是大地牌足球,两个商场标出的价格不一样,向阳商场是56元,而狮城商场是51元,俗话说“货比三家不上当”,我们选择商品时,要多走几个商店,对价格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价格进行购买。(板书:比价格)

(2)看质量

买东西不但要比价格,更重要的是看商品的质量。(板书:看质量)

讨论:怎样看商品的质量?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同学们刚才谈了买日用品、水果、蔬菜、衣服等时怎样看质量,我们在买东西时只有做到比价格,看质量,买来的商品才会物美价廉。(板书:物美价廉)

买商品除了,比价格,看质量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和售货员讨价还价,比如,一件衣服售货员要20元,你就说18元行吗?售货员认为你给的价格合适,她也会卖给你。

出示课本图

提问: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小男孩在干什么?妈妈的表情说明了什么?

③小男孩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④小男孩说:“我就要名牌鞋。”,他在想什么?

⑤妈妈不给他买名牌鞋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名牌商品质量好,但价格较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切不可盲目攀比,更不能随大流,凑热闹地买名牌,我们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今年买的鞋,明年就小了,不能穿了,花很高的价钱买名牌鞋很不划算,买东西也要讲求实用。

2.识别商品的真假

同学们,你们买东西时有没有上当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多的钱,买来的却是假的商品,你们会怎么想?(生气)所以,我们买商品时还应该学会识别商品的真假。(板书:识别商品真假)

让学生自学课文。

找出:怎样识别商品真假?

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教师讲解:商标: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用来区别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和经销的某一商品的质量、规格和特征所使用的标志。商标一般有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注册商标是指向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注册商标进行讲解。

活动: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一些商品的包装,下面同学们拿出来,看一看商品包装上有什么内容,是否有不合格的或假冒伪劣的商品。

生:活动。

汇报活动情况。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活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别商品真假的方法,识别商品真假的方法很多,今后,你们要在实践中去积累。

3、消费者的权利

当我们不慎买到假的商品时,应该怎么办?(退货)

同桌互相讨论:

为什么小玲妈妈去退货,售货员没有退给她呢?(没开发票)

这件事告诉我们买商品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开发票)

如果拿发票去退货,售货员还不退,怎么办?(去消费者协会告她)

让学生讲解两幅图的图意

小结:图中两个小朋友做得非常好,他们在买东西时,都知道让营业员开发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今后,我们在买东西时也要做到这一点。

4、做文明顾客

商店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直在辛勤的工作着,顾客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在购买东西时,要做一个文明顾客。(板书:做文明顾客)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实际讨论: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顾客?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在买东西时,说话要文明礼貌;挑选商品时,要注意轻拿轻放;发现营业员多付了商品或多找了钱,应及时退回。文明购物是每个顾客应有的品质。

活动:找两个学生当售货员,两个同学当顾客,模拟买东西,其他同学当裁判。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表演得都很好,看来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买东西的学问,星期天,同学们可以选择一种要买的商品,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多走几家商店比比价格,看一看质量,选择自己想买的商品。

《买卖游戏》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结对购物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大班:感受6以内数的组成,。小班:6以内数数)

2、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数学》

2、足够数量的购物单:上面写上述的组成题目;手机废旧纸盒,上面画上圆点表示价格。

3、将制作好的纸盒成列,布置成超市。

活动过程:

1、 大小幼儿结对共同参观“超市”

熟悉环境,观察了解商品特点。

认识商品上的特殊价格标签:点子标签。

2、 玩游戏“大小幼儿合作购物”。

游戏玩法与规则:大班幼儿根据购物单上的'数的组成计算出所够商品的价格,小班幼儿根据大班幼儿告知的组成答案进入超市。

大班幼儿的任务是用数的组成的知识算出商品的价格,但不能走入超市。小班幼儿的任务是根据大班幼儿提供的答案,进入超市拿相应价格的商品。

教师以收银员的身份及时检查核对。游戏可多次进行。

3、使用《小朋友的书 数学》第6页“逛超市”,先数一数每一层货架有几件物品。可请小班小朋友数,大班小朋友记录。然后,大家一起数每个货架上供有多少物品,大班小朋友记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