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上小学快一年了,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你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想去吗?(课件出示主题图)看,这是一所动物学校,青青的草,弯弯的小河,小动物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里学本领呢!看,谁在校园中欢迎我们?(小鸡和小兔)[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
⑴一共有几只小兔呢?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数的?(上来数)你是2只2只数的!谁有不同的方法?怎样加?(2+2+2=6)这是几个2相加?
⑵那你会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鸡吗?你怎么数的?(上来边指边数)写成加法算式谁会?这是几个3相加?小结:刚才我们2只2只地数,数出了小兔的只数,3只3只地数出小鸡的只数。
2、从不同方位再次感受“几个几”
早操时间到了,我们去参观小动物做操吧!谁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小鸭是怎么排队的呢?(5只5只排的)怎么看的?边指边板书:这一排几只(5只),第二排呢?……会列加法算式吗?(5+5+5=15)这是几个5相加?(3个5相加)谁有不同看法?竖着看小鸭又是几只几只地排的?加法算式怎样列?(3+3+3+3+3=15)这是几个3相加?刚才我们看的方法不同,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列出了这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那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学生讨论、交流)
3、比较、讨论,找共同特征——“几个几相加”
谈话:我们来到了动物学校,看到了许多小动物,还列出了这4道加法算式,请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可轻轻读读算式,然后同桌交流交流。集体交流:得出①都是连加;②每一题的加数都一样。
4、引出乘法
像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如我班小朋友是几个人坐一张凳子,那我要数全班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几个几个地数?算式怎么写呢?(指名边看同学边说加法,老师写2+2+2……)这样写觉得怎样?有没有简单点的方法?(有)像这些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可以写成乘法,板书:乘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通过看图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再列加法算式计算数量,让学生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式,加深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算式的理解。通过对一组算式的观察,引导学生为现规律,得出共同性,使学生体验初步的比较归纳推理的数学思考方法。再通过2个2个地数全班有多少个学生,并写出加法版式,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算式重要性。]
三、认识乘法
⑴你在哪听说过乘法?(学生回答)小朋友都了解了一些乘法。
⑵那这道加法2+2+2=6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3×2=6或2×3=6)“3”是哪来的?因为有“3个2相加”,3×2怎么会得6呢?“×”叫什么?乘号。谁会读?一起读。乘号前后两个数同加号前后的数一样,也有个名称,叫什么呢?(板书:乘数)2×3的结果6叫什么?(积)集体读。小结:2+2+2=6,有3个2相加,就可以写成3×2=6或2×3=6这两道乘法算式。
⑶3+3+3+3=12你会改吗?(4×3=12,3×4=12)你们同意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老师有问题,“4”叫什么?乘数“4”是哪来的?积是几?积怎么会是“12”的呢?
⑷下面这两题会写成乘法算式吗?同桌互相交流。⑸刚才我们写的这个这么长的加法,还没写完,课前我数了一下,要写27个2相加,这个长长的加法你会改成乘法吗?2×27或27×2积是几呢(54)?那个算式简单?小结:以后你们遇到象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学中没有在乘法教学后直接说出,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与乘法算式简便,让学生有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真正感受到乘法的优点,同时形成对乘法意义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运用乘法
1、看图说说有几个几,再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⑴谈话:动物学校还有电脑房,我们去参观一下电脑房吧!每张电脑桌上都有几台电脑,有几个2台呢?4个2台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会列吗?独立写在练习纸上,集体订正。
⑵谈话:小动物们又为小朋友献上了两束花,这一束鲜花有几朵?这一束呢?有几个“5”?会列出加法,乘法算式吗?独立做,集体订正。
2、先摆一摆,再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谈话:参观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该回来了,谁来送我们了?小猴排着队来送我们了。他们是这样排的:2只排一排,排成了4排。赶快帮小猴排队。并根据小猴排的'队,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评讲。小猴真调皮,他们又想这样排了:4只排一排,排2排。赶快排一下,并写好加法和乘法算式。
3、游戏
谈话:正在这时,动物学校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灰狼来了。小动物们让我们救救他们,愿意救吗?大灰狼说:要是小朋友愿意同我做游戏,做对了,我就不吃小动物。什么游戏呢?听清楚,请几位小朋友上来,你们喊老狼老狼几点了,如果我说2点了,台上的小朋友就2个2个抱在一起,台下的小朋友要说出乘法算式,听明白了吗?请6人到台上,分别说2点、3点,学生活动并列式;再添上2人,分别说4点、8点、1点,学生活动并列式。
[练习设计分三个层次,首先是根据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接着是动手给调皮的小猴排队,然后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最后是通过游戏直接列乘法算式。运用已学知识和大灰狼做游戏解救小动物。这些练习设计不仅形式活泼,还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爱心,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五、总结延伸
⑴谈话:小朋友,你们用智慧帮助了小动物,小动物为了感谢你们,推来了一车车水果,第一车有几筐水果?第二车呢……加法算式会列吗?(3+3+3+2=11)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课后讨论一下,如果认为能,应怎样改?如果认为不能,怎样把加数改一下就能改成乘法了。
⑵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课后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下节课再交流。
[总评]这节课通过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以参观校园、小鸭做操、电脑房,和小动物告别,营救小动物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索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多次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相同数连加起步,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乘法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题,第70页想想做做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1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天到了,天气真好!瞧!小动物们三三俩俩的来到了小河边,在草地上觅食、玩耍。
师: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
(小白兔和小鸡)
二、看图、操作列加法算式,归纳发现几个几相加
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
(1)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6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2个2个地数,2个2个圈出)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2+2+2=6(只)
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都相同。
师:加数都是几?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算式里有几个2。(师生齐数)
师:3个2加在一起也可以说是3个2相加。
板书:3个2相加
师:3个2相加得几?
板书:3个2相加得6。
(2)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鸡?12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3个3个地数,3个3个圈出)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3+3+3+3=12(只)
师:仔细观察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是几个几相加得12?
板书:4个3相加得12
师:你怎么知道有4个3?请一个小朋友带大家数一数。
指出:刚才,小朋友们从图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几个几相加。
2、操作感受几个几
师:下面,我们来操作学具。15个圆片,要每堆摆的同样多,摆摆看。
师:你是怎么摆的?
3个3个、5个5个。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几。
师:哎!这种摆法很奇怪(展示),老师也用圆片摆一摆。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师:同座讨论讨论这种摆法怎么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横着看,每排有5个,有3排。
师:是( )个( )相加得( )。
板书:5个3相加得15
师: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3+3+3+3+3=15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竖着看,每排有3个,有5排。
师:是( )个( )相加得( )。
板书:3个5相加得15
师: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5+5+5=15
师:这两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圆片是15个。仔细比较这两道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3个5相加与5个3相加的得数相同,都是15。
三、联系实际、认识乘法
1.引入乘法。
(1)师:过几天要春游,每人交3元车费。请你们跟老师一起算一算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3+3+3+3+3
师:这样列下去繁吗?
师:繁!我们就得想一个办法解决它。谁知道的?
生:乘法(板书课题)。
(2)小组讨论,归纳发现共同特征几个几相加
师:怎样把它们改写成乘法呢?我们研究研究这类算式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连加算式,每道算式的加数相同,都是几个几相加。)
师:对了,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些加法算式都是几个相同加数在连加,都是几个几相加。具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根据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数学家们这样设计了乘号(演示:将+旋转成)。
2、教学例2。
(1)师:下面我们就来用乘法解决这一类数学问题。看动画。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数一数,也可以算一算。)
师:怎么数呢?
这样数得的:2、4、6、8。一共有8台。
师:算式怎么列?
板书: 2+2+2+2=8
师:有几个2相加?
板书:4个2相加
师:4个2相加,可以写成几乘几?
板书:24 或 42
师:2表示什么?从哪儿来的?
4表示什么?从哪儿来的?
指出:2就是这个加数,4表示2的个数,有4个。
4个2相加,可以写成24 或 42
师:等于几?
板书:=8
(2)介绍乘号、乘数和积等名称以及另一种写法。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这个符号叫乘号(书空),读作乘(板书)。这道算式谁来读一读?多请几人读。
板书:24读作2乘4。
师:4和2的名称是乘数(板书),8的名称是积(板书)。
(3)说出24=8这道算式里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师:2和4叫什么?8呢?
师:谁会读?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乘法,4个2相加,可以列成24或42,24或42都可以表示4个2相加。
3.感受乘法的简便
(1)师:你会不会将刚才我们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2)教学试一试
师:操场上,上体育课的小朋友们正在跳长绳,谁来说一说图意?
师:加法算式你会列吗?乘法算式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指名读题。
师:哪种写法简便?
师:今后要求几个几相加,你会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指出:有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几乘几。
四、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1
(1)(看动画:钢笔图)
师:有几盒?每盒有几支?
师: 一共有几个2枝?
师: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师:集体订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3盒,每盒有2支。一共有3个2枝,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2)(看动画:鲜花图)
师:有几束花?每束有几朵?
师:一共有几个5朵?
师: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师:集体订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2束花,每束有5朵。一共有2个5朵,乘法算式是52=10或25=10。
2、想想做做2
(1)师:先用圆摆一摆,再写算式。每堆摆2个,摆4堆。
师:填算式。
师: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2)师:每堆摆4个,摆2堆。
师:填算式。
师: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指出:有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几乘几。
四. 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
小朋友们问老师:几个朋友抱一抱?,如果我说2个朋友抱一抱。那么台上的小朋友就要两个两个的抱在一起, 台下的小朋友就要说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听明白了吗?
开始游戏!先选6人上台,2人抱;再加2人,4人抱;再加1人,3人抱。
五.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聪明娃娃,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聪明娃娃。有信心得到吗?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 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三、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3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校对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都改写成乘法算式。
谈话:刚才我们求9张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写加法算式麻烦,现在你们会怎样列式?
4.(出示第69页试一试的跳绳图)
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出示:
(1)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 正在跳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3) 甩绳子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谁能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乐园走一走,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动物乐园”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景回答。
师: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数学问题吗?
生: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公鸡共有多少只?(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说出:大树共有几棵?)
师:算式该怎么写?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 3+3+3+3=12 2+1=3
师:为什么要这样算?(引导学生说出3个2、4个3)教师板书:3个2 4个3
师:说得真好,你把这个算式的意思说出来了。
2、师:动物乐园的墙角边,一些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几朵花吗?怎么列式?(课件出示花)
引导学生横着看,根据回答板书:5+5+5=15 3个5
3+3+3+3+3=15 5个3
3、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算式,得出有的算式都是相同的加数连加,有的算式的加数是不同的。)对啊,你们很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二、探索新知
1、师:走进动物乐园管理员叔叔的办公室,看到了什么啊?(课件出示电脑)算算这里共有多少台电脑啊? 怎么算?(教师板书:2+2+2+2=8 4个2连加)
2、(课件出示100台电脑)师:要是有这么多电脑,我们该怎么算呢?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简单的'算法吗?
预设:
(1) 学生直接说出“乘法”,教师表扬,然后问:乘法该怎么写呢?
(2) 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好多个2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教师说:我们就先来研究2+2+2+2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2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4×2。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指名读)
3、认识乘号
认识这个符号吗?(乘号)我们一起来写乘号。教师带领学生书空乘号。
乘号该怎么读?(读“乘”)
4、2×4还可以写成——教师板书:4×2,指名读算式。
5、对于这个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疑问,教师自己问:老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加法算式里都是2,怎么乘法算式中有一个4呢?4是怎么来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强调:原来4是指2的个数。
6、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先指名一位学生把2+2+2改成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改写其他的加法算式。
反馈,教师板书。板书的同时提问:5×3表示什么?
师:2+1这个算式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再次强调只有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时候才能直接用乘法算。)
教师指着课件上显示的若干台电脑,问:这里这么多电脑,该怎么写乘法算式呢?
指名学生列式后,问:大家想想,是用加法算简单呢,还是用乘法算简单?(再次得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 巩固拓展
1、我们接着再去动物乐园瞧一瞧,看还有谁在?你们看,那里有一群小朋友在跳绳呢。你能算出他们的人数吗?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2、想想说说。
(1)一共有( )个2枝(课件出示钢笔图:每盒2枝,有3盒)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一共有( )个5朵(课件出示花朵图:每束5朵,有2束)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听听,写写。
教师说学生写算式。4个2相加;7个8相加。
反馈:有的学生可能写乘法算式,有的学生可能写加法算式。教师把两种答案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写乘法算式比较简单。)
4、游戏。
游戏规则:生:老狼,老狼,几点了?师:2点了。学生就要两个两个地抱在一起。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做游戏,其他学生在下面喊,然后根据上面学生抱的人数写出乘法算式。
5、听到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一只狐狸也出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道聪明题,想考考我们。
你有办法将下列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吗?
2+2+2+2+1+1;3+2+4;6+3+3+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全班交流。
四、 小结,畅谈收获
我们参观动物乐园的行程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