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闹元宵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闹元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能借助拼音认识本课“流、潮、通、金、光、情、禁、片”等8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 “情、流、金、片”。
2、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
3、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4、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四个生字。
3、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媒体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录像机、录像带、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图片(各种花灯、小金鱼)
2、学生方面的准备: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出示句子: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学生齐读句子。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2、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吗?
闹花灯是最常见的一种习俗了,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3、出示课题:2 闹花灯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认真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出示:
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 ,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 。
集体交流。
2、出示:
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3、读准词语:人流如潮、灯火通明、响彻夜空
注意读准“人、灯、明”三个字的前、后鼻音。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三个词语的理解。(如南京路、城隍庙春节等节日时的盛况。)
4、学习生字“流、潮、通”。
学生自主识字。
老师随机重点指导:
潮:读准翘舌音。
通:半包围结构。笔顺从里到外。第三笔的点不要漏。
提醒“流” 字第七笔的点不要漏。
书空“潮、通”。
再说几个带“氵”的字。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大街上这么热闹,花灯可真多!指名读第二节,完成填空:
大街上的花灯可真多,有 ,还有 。
2、轻声读第二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灯,把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随机学习:
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
出示其他花灯的图片,进行模仿说话练习。
最有趣的是龙灯……龙活啦!”
a.出示龙灯的图片(录像),帮助学生感受龙灯的有趣之处。
b.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第一句,读出语气,读中体会龙灯的有趣以及舞龙的热闹场面。
c.理解词语“情不自禁”。
难怪孩子们激动得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喊了起来……(引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这就是“情不自禁”。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情不自禁”做什么(怎么做)?
d.学习生字:“金、光、情、禁”
老师随机重点指导:
情、禁、片:读准前、后鼻音。尤其是“禁”字读第一声,不是第四声。
(四)复习巩固
一字开花。
用“流”作花心扩词。
用“情” 作花心扩词。
给小金鱼找朋友。
出示两排小金鱼,每条小金鱼身上写有一个字,分别为:
流 通 元 夜 潮 龙 追 情 赶 宵 交 水 感
下面一排每条小金鱼至少可以在上面一排小金鱼中交两个朋友,请帮助小金鱼找朋友,再连起来读一读。
(五)描描写写
书空“情、流、金、片”。
指导描写。
检查反馈效果的作业
1、 熟读课文
2、 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2、闹花灯
兔子灯 地上跑
鸽子灯 天上飞
龙灯 上下翻腾 金光闪闪 不停摆动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听录音,通过完成一道填空题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并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语言。重点第二小节的学习,让学生用“什么灯怎么样”,进行课文内容的模仿说话。“龙灯”学生都只能说到一点,但我也给予积极评价,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课有四个比较凝练的词语“人流如潮、灯火通明、情不自禁、响彻夜空”,学生较难理解,我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媒体直观手段,通过读来体会,部分学生理解不了。
闹元宵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难点)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重点)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像。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的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像,并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二、学做元宵。
1.师: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幼:吃过。师:吃过什么馅的呢?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它的口味)。
2.师:院校是什么形状的啊?幼:圆形的。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幼: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现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小百科: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闹元宵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
2.能完整地朗诵儿歌。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彩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教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彩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二、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2.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3.看图标跟念儿歌,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教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三、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美术区搓团圆。
2.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元宵节传统活动。
附:儿歌《闹元宵》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圆,人团圆,团团圆圆元宵节。
反思和建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闹元宵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一)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的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元宵节时处寒假刚过,多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新学期开始,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在园渡过节日。愉快的节日体验,幼儿园如家的氛围,可使幼儿及家长顺利渡过刚入园的情绪不稳定期。
(三)即将升小学的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班级中接待父母,共渡节日,有助于增强其集体荣誉感、自我服务能力及责任感。
(四)让家长走进园中共同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不同阅历的家长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加丰富,更加有效。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讨论并制定出家园合作活动的计划。
2、设置情景,让幼儿对怎样接待家长进行讨论。
3、与幼儿共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装饰彩灯、彩条,手工制作灯笼(上挂灯谜)
4、幼儿与教师共同制作邀请卡邀请家长,并向家长介绍程序。
活动过程:
一、教育活动:欢乐元宵目标:
1、了解元宵节习俗
2、体验与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准备:灯谜、小奖品
过程:
1、分组进行谈话活动,了解元宵节习俗。
今天是欢乐的元宵节,我们请来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与我们共同渡过,元宵节是怎样的节日呢?请小朋友们当小记者采访一下他们吧!(4―5个幼儿与家人为一组,共同进行谈话活动。)
①元宵节是怎样的节日?
②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③去年家里是怎样过元宵节的,有哪些有趣的事?
④家人小时候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2、请个别幼儿及家长进行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做大年或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古时候,过了这一天,人们就要结束春假,开始一年的工作。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尽情地欢乐,进行观灯、猜灯谜、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有趣、有益的活动,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象征团圆的元宵,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团团圆圆。
3、与家人互相祝福幼儿与家人互相耳语一句祝福的话,共祝元宵节快乐。
4、猜灯谜分组从灯笼上摘取灯谜竞猜、领取小奖品。
二、户外体育活动:扭秧歌
目标:
1、练习扭十字秧歌步前进
2、体验与家人共舞的乐趣
准备:
1、红绸带或皱纹纸条若干,地上画秧歌十字路数条灯笼。
2、音乐《金蛇狂舞》
3、幼儿已有扭十字秧歌步的经验。
4、小型体育器械:沙包、圈、皮球等
进行:幼儿与家长分成五人一组,舞红绸扭秧歌前行,先到达终点摘取灯笼者为胜。
二、劳动:搓元宵
目标:
1、学习搓元宵
2、体验与家人一起协作劳动的快乐。
准备:分盘装元宵湿粉及馅与幼儿人数相同,水等。
进行:毛巾、电锅、
1、复习歌曲《小汤团》,引起幼儿搓元宵的兴趣。
小汤团,滚滚圆,锅里煮,溜溜转,芝麻香香,豆沙甜甜,团圆圆过大年,团团圆圆过大年,团团圆圆过大年1
2、与家人分工合作:分粉、装馅、搓圆、送厨。
部分元宵送往厨房大锅煮,部分元宵在班内煮。
四、午餐:
目标:体验与家人共享劳动成果及在园共同午餐的快乐。
准备:元宵及自助冷餐过程:自选元宵及点心与家人共享
闹元宵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