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1.搜集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复习、巩固前面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2.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3.通过“照样子组句子”渗透句子的概念。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规范写字,注意字的笔顺笔画。
5.学习一首数九后天气变化的民谣,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体会“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八九雁来、耕牛遍地走”的意思。
6.“语文生活”听故事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听说能力。同时培养记忆能力。
7.口语交际的练习,培养说话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拼音、生字卡片。
2.故事磁带。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拼拼读读。
1.抽读声母、韵母卡片,按顺序背诵声母、韵母。
2.拼读音节。
lì jiāo qiáo 立交桥
rén xíng héng dào 人行横道
diàn zǐ jì suàn jī 电子计算机
yǔ zhòu fēi chuán 宇宙飞船
qīng qīng de hé shuǐ 清清的河水
(二)有趣的汉字。
1.出示独体字卡片。
日月女子小大八刀月月十又
2.组合在一起成为新字。
日月女子小大八刀月月十又
明好尖分朋支
(三)照样子组句子。
1.读例子,明白题意。
2.自己独立完成。
3.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阅读欣赏。
1.教师范读儿歌,让学生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借助拼音自己朗读。
3.你读懂了什么?
4.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故事,《鸭子的惊奇》。
1.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想一想:鸭子的玉米粒到哪儿去了?
(二)口语交际。
一学期结束了,安安说他交了许多新朋友,宁宁说他会读故事书了,你长了哪些本事呢?也和大家说说。
1.指导看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一学期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什么进步?长了哪些本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着重学写带有又字旁的字。
2、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能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启发学生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他们树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
2、学写带有又字旁的字。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能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词卡或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
齐读课题:《我多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听清字音)
2、请学生借助生字表画出生字,并反复认读。
3、同桌互相指读生字。
4、教师指名认读,带读识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做你指我猜的游戏。
5、请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组学习:互听、互评、互助。
7、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听、评,重点指导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三)感悟语言,有感情地朗读。
1、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奶奶家门前的小河,前后有什么变化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你通过朗读,让我们听出这条小河发生的变化。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
面对这条被污染的小河,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2、精读课文,感悟语言。
(1)请学生自读课文34段,思考:我上用什么方法来改善被污染的大自然的?
(2)指名反馈。
同学们,真要是靠这种方法来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对我们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因此,我们现在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环保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天空永远那么蓝。
3、朗读训练,读出情感。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4、关于保护环境你有什么梦想?为什么这样想?
(四)积累运用。
1、读读词语库中的词语。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带读。
2、引导学生归类积累:
请学生按要求说词语(文中或课外)。还能说几个像干干净净这种形式的词语吗?
(五)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复习生字,自主记忆。
1、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
2、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指名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三)指导书写。
1、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总:指导写好心字底。
干:注意上横短,下横长。
声:注意上面是个士字。
2、对、欢、劝、戏:注意又字旁的位置,把握左短右长的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端正。
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难写字可练写两遍。(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3、重点指导带又字旁的字。
(1)课件演示或出示识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指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记忆的?
(四)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