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学期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精品】学期教学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幼儿总数为35人。经过3年来的朝夕相处,不但与幼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且对每个幼儿的个性、能力发展情况都有了较深刻的了解。3年来,孩子们从刚入园时的哭闹、不适应到现在的乐意上幼儿园、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身上的点滴进步。具体教学目标;
一、数学领域
1、创设蕴含数量关系的具体情境,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操作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明显的凸显出来。
2、利用生活的真实情景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周围环境中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增进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实际生活能力。
3、通过操作、摆弄材料进行探索学习,感受体验数学概念的属性和运算技能的要求。
4、创设互动游戏机会,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生活领域
1、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保证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3、培养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鼓励他们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的认真态度。
三、科学领域
1、在幼儿的生活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在探究活动中,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形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景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探索的欲望。
新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课时安排,制定了以下课时计划:
九月:
一周:数学《快乐小操场》《我喜欢的水果》《比多少》
《11的加法》
科学《七彩阳光》《美丽的彩虹》
生活《干净的小手》《上学回家的路》
体健《跨栏》
二周:数学《我家的鞋柜》《数字好宝宝1、2》《分类》
《认识数字1、2》
科学《小陀螺》《泡萝卜白菜》
体健《单臂扔沙包》
生活《找到好朋友》《会说话的标志》
三周:数学《数字好宝宝》《11以内的减法练习》
《认识数字》
科学《泡萝卜白菜》《种子传播》
体健《纸球真好玩》
生活《我的心情和我的表情》《我爱我的家人》
四周:数学《大和小长和短》《找数字》《联系》《11的加减》
科学《制造风》《我和空气做游戏》
体健《用身体玩球》
生活《小陀螺》《泡萝卜白菜》
十月
一周:数学《粗细和高矮》《逛公园》《练习》《12的加法》
科学《小小降落伞》《我和空气做游戏》
体健《跳绳》
生活《我会保护牙齿》《神奇的大衣》
二周:数学《念唱比赛》《捉迷藏》《练习》
科学《可爱的小花猫》《认识弹性》
体健《好搭档》
生活《干净的小手》《上学回家的路》
三周:数学《图形变变变》《数蚂蚁》《练习》《12的减法》
科学《有趣的冰》《有趣的温度计》
体健《小懒熊的稻田》《小雪花》
生活《泡萝卜白菜》《神奇的大衣》
四周:数学《篱笆墙》《落叶》《练习》《13的加法》
科学《美味沙拉》《食物变样了》
体健《丢沙包》
生活《干净的小手》
十一月
一周:数学《森林运动会》《找邻居1》《13的减法》《练习》
科学《认识弹性》《小小降落伞》
体健《贴烧饼》
生活《今天我值日》《接力飞毯》
二周:数学《找邻居2》《毛毛家的小厨房》《14的加法》《练习》
科学《来跳蜜蜂舞》《美味沙拉》
体健《风火轮》
生活《吃东西不过两》《受欢迎的小客人》
三周:数学《小熊请客》《欢乐一家人》《14的减法》《练习》
科学《食物变味了》《来跳蜜蜂舞》
体健《撒网捕鱼》
生活《我的心情和我的表情》《我爱我的家人》
四周:数学《采蘑菇1、2》《走迷宫》《练习》《15的加法》
科学《有趣的温度计》《可爱的小花猫》
体健《踢球》
生活《我会保护牙齿》《神奇的大衣》
十二月
一周:数学《摘水果》《分气球》《我们一家人》《16的加减法》
科学《小动物过冬》《认识弹性》
体健《走梅花桩》
生活《上学回家的路》
二周:数学《花坛里》《花瓶里》《17的加减法》《练习》
科学《有趣的冰》
体健《走平衡木》
生活《找到好朋友》《会说话的标志》
三周:数学《正方体和长方体》《会滚动的东西》《练习》《18的加减法》
科学《七彩阳光》《美丽的彩虹》
体健《我们邀请一个人》
生活《吃东西不过两》《受欢迎的小客人》
四周:数学《表演会》《新年的钟声》《练习》《19、20的加减》
科学《制造风》《我和空气做游戏》
体健《说出心里话》《夹球侧行》
生活《我的心情和我的表情》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英语底子较差,基础薄的实际,坚持“夯实基础,狠抓双基,改进学法,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
1、继续进行常规改革和课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奋斗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个放在第一位,在加强听说的前提下,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作(Drill)和练习(Practice),努力做到以听说助读写,以读写促听说,而不能读写代替听说。继续进行常规改革和课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3.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5.实施自主互助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7.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
本学期共有十五个新授单元。内容非常多而且杂乱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 Unit1-Unit2
第三周-第四周 Unit3-Unit4 阶段性检测
第五周-第六周 Unit5-Unit6
第七周-第八周 Unit7-Unit8
第九周-第十周 Unit9-unit10-review6-10 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Unit11-Unit12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Unit13-Unit14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Unit15阶段性检测
第十七周—第十九周 复习迎接期末考试英语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是对大自然的歌唱,主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单元是教会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学会爱身边的人。第三单元、第五单元主要引领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第四单元是让学生对自己身为少先队员的身份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感情。第七单元是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与现实生活融合,热爱生活。第八单元是综合音乐活动。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二、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三、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积极主动地参与“用节奏编故事”的活动,并有兴趣探索其多样的组合和表现效果。
9、在音乐活动中,有选择地展开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