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1
【精品】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合集10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2
新的学期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20xx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16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8 人。胡亚兰、谢智泽、王家乐、刘欢、董明政、李福林等属于轻中度智力低下,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鲁晨曦脑瘫,行动不便,写字较困难,但遵守纪律;耿家豪、师真金、李福林、张帅、董明政有多动症,仅董明政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个人卫生很差;徐梁钰、沈川自闭不容易与人交往,完全没有学习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有的放矢,通过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突出生活化,提倡以需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可选择性,以方便个别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特点有3:第一,三个合一。教本与学本合一、评估与教材合一、家长指导手册与教材合一。第二,内容开放。设置校本内容空间,方便选择添加,体现个别化理念。第三,多种课程形式融合。生活性、适应性、功能性、环境生态性有机统一。
四、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
1、匹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物品数量对应;
2、学习正确地用竖式笔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10以内的连加、10以内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圆),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三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精神,以教材为依据,以实验教学为重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为目的。
二、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6人,女19人,学生来源于居峪、标湖、前湾四个村。通过上学期的教育、要求,次班学生对自然这一学科比较感兴趣,参与实验探索的积极性比较高,认识事物、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对头,对一些自然现象弄不明白,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张冠李戴,造成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少数学生因接受能力差,学习任务总是拖拉,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鉴于上述情况完成以下任务。
三、任务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人体的骨骼以及骨骼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人体的6大关节,并知道关节的作用。
3、指导学生知道人体的正面和背面7块大的肌肉,知道肌肉的作用。
4、使学生知道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
5、知道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构成。
6、使学生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
7、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三个条件。
8、观察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干制法制作昆虫标本。
10、使学生知道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作用。
1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水域的污染”,了解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以及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
四、方法措施
1、课前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深钻教材,认真备课。
2、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学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愉快中获知。
3、课后加强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4、注重实验教学,课前做好实验准备,让学生积极投入实验过程的探究,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的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动手操作习惯,完成任务习惯。
6、加强辅导,使优生不骄,差生不馁,中等生积极进取。
教学进度
时间完成的任务
1——4周第一单元
3——5周第二单元
6——8周第三单元
9——12周第四单元
13周第五单元
14——17周第六单元
19——结束复习、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