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
2、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重点:
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
活动难点:
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煤气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煤气灶图片
2、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煤气灶)?你们家使用煤气吗?煤气灶有哪些用处?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煤气灶使用不当,会有哪些危险?
教师小结:煤气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给我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危险。
二、请幼儿翻开教材,看图提问
1、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单独去开煤气灶(会发生煤气泄事故)
2、小朋友你们明白煤气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人会中毒,会爆炸,着火)
3、发现煤气泄我们就应怎样做(闻到煤气不能打电话、不能开灯、开窗通风、赶快跑到外面)
教师小结:煤气的用处很多,但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它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一旦发现煤气泄,立刻关掉煤气阀门,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要立刻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三、决定对与错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不停的开关煤气灶
(2)肚子饿了,用煤气灶煮鸡蛋吃
(3)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4)闻到家里有煤气味,继续呆在家里玩
教师小结:这些行为都不对!
2、教师:那么我们就应怎样做呢
幼儿: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跑出家门求救
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有时会有危险发生,小朋友要学会解救自己的方法活动反思幼儿在家中都见过煤气灶,父母也会讲一些小朋友不能随便动煤气的要求等。这天透过活动,幼儿了解到乱动煤气的危害,以及遇到煤气泄正确的做法。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 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 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 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 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 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 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 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 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 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三、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 知道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3、老师点评: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 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 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 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 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 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a、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软弱无力;
b、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 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 应俯伏入室。
五、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课堂总结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 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篇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掌握CO的化学性质。
3.运用性质,知道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策略
(一)学生情况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也有一段时间了,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学习物质的一般过程。主要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属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二课时,学生已对二氧化碳性质有所掌握。所以,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学习一氧化碳。
(二)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实验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利用“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并且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今天开始学习有关一氧化碳的知识”这样一个开头简单明了的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新课教授,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在学习物理性质时,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一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及密度。然后利用蜂窝煤的燃烧引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强调要进行尾气处理,并且可以用放一盏酒精灯来处理)
(2)有毒性(引起中毒的原因)
(3)还原性(注意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拓展练习。
(三)对比学习
请同学们找出CO和CO2性质的不同,使学生能熟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可以用几种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初步树立安全警觉性,加强自我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进新课,切入正题。
同学们,日新日异,人们的生活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自豪地告别了刀耕火种,用草取暖,烧柴煮饭。目下,已进入了半自动化,甚至是全自动化,电器、燃气的年代,你们生活在幸福、温馨、和谐、富足的港湾之中,倍受慈父贤母的关怀、呵护。俗话说:生活中仍然有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事,小心行事,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板书课题)。
二、案例引入
案例一:今年1月3日,有个母子两人由于白天玩得太累,用热水器洗完澡就倒在床上休息,不料,忘记关煤气,做妈妈的.被一个电话吵醒,一看身边10岁的`儿子,已中毒昏迷。于是,打电话报警。
案例二:学生黄芳说,我听我爸爸说,在一个好朋友在家取暖
打火锅,谁知,一个多小时后,3个人出现头昏、胸闷,经送医院检查,均为一氧化碳中毒。
案例三:学生张丽容说:去年冬天,我阿姨洗澡,忘记开抽风机,一家在津津有叶地聚精会神看球赛,后来,外婆从房间出来,一看阿姨不在,就问舅舅,舅舅指了指冲凉间,那里还亮着灯,可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外婆敲了敲门,设人回答,推开门一看,“呀!”,外婆尖叫一声,阿姨昏倒在冲凉房的地板上.......
三、同学们,大家听到没有?面对这些煤气中毒事故,我们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
学生讨论,归纳(板书)。
1、原因一:使用煤气时,空气不流通,紧闭窗户,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2、原因二:停止使脾煤气时,没有关闭煤气阀。
教者插问:煤气阀如何开关?请学生回答,并作演示。
一个学生抓住煤气阀,用力往下,慢慢地按顺
3、教师小结:如果不安全使用煤气,会发生很严重的事故。我们烧东西时候,水溢出来了,如果不及时关掉开关,火就会自己灭了,而煤气开关没关,煤气就会跑出来;使用过煤气后不及时关掉煤气开关,或煤气阀门没关系,或皮管破裂了都会造成漏气现象,从而产生煤气中毒或煤气爆炸等事件。时针方向旋转——开,然后又反过过,慢慢地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不能扭转为止——关。
四、预防和处理
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找出了一些原因,那么我们应如何做足防范措施呢?
请同学们讨论,举手发表意见。归纳,板书演示。
措施一:经常检查,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是否漏气。
措施二:洗澡时,特别是冬天,要开抽风机,不要洗得过久。
措施三:每天晚上睡觉前,应检查放煤气的地方是否通风,总开关是否关闭。
措施四:应请专业人员安装各种煤气热水器,燃气灶具。
措施五:冬天打火锅,取暖应特别注意打开门窗,室内通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措施六:一经发生中毒,应尽快打开窗户,做足通风措施,轻者解开中毒者衣扣,让其吸收新鲜空气,较重的,立即拨打120.
五.如果家里发生煤气漏气了怎么办?我们如何解救自己呢?教师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当成人正在厨房使用煤气烹饪时,小朋友尽量不要到厨房。
2、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如果闻到异味,要及时提醒爸爸妈妈。首先是开窗通气,然后,关闭煤气总阀,离开现场
4、如果大人不在家,小朋友要立即开门离家。如果无法开门,小朋友要立即开窗通气,并在窗口向外呼救,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还可以通过报警请求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