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多美网

2025-10-14读后感

欢迎阅读《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篇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假期里我又读完了一本书《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人人皆知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他的创作以动物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我看过很多他的著作如:《狼入梦》、《第七条猎狗》等,但我尤其喜欢这本《最后一头战象》。

书中有一篇我最喜欢的文章《给大象拔刺》,讲述了一根一寸长的铁钉扎进了小象宝宝的足垫,大象爸爸心急如焚的到路上把一位赤脚医生用鼻子卷回家,让它为小象宝宝拔刺,拔刺时赤脚医生不小心把小象宝宝弄疼了,大象爸爸气急败坏的差点把赤脚医生勒死,最后赤脚医生竭尽全力把小象宝宝脚垫上的刺拔了出来,一个月后,小象宝宝恢复了,大象一家为了感谢赤脚医生,来到路上截住那位赤脚医生,扔给他一个比冬瓜还大的蜂窝,好像还赤脚医生医药费似的,赤脚医生明白了它们的用意,后来赤脚医生和小象宝宝握鼻,表示人与动物的友好。

这篇文章的故事真是‘知恩图报’这个词的'真实写照,就连动物大象都知道感恩,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也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篇2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他的动物文学作品屡屡获奖,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有名的《狼王梦》正是他写的,要知道,他可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了,因为他是为了我们青少年而写作的,总是能勾勒出我们的身影,我们仿佛就是那一只淘气的河马、那一只忠诚的猎犬。他曾经说过:“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让他们懂得,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就堕落得比野兽还不如,这正是我写动物小说的目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写的作品都是真实的、亲生经历的,不是自己凭想象力捏造出来的,这也是我崇拜他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有幸又读了他的作品——《最后一头战象》,读了之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动物小说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将至,不是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再次佩上象鞍,绕着圈子走了三圈后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了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最后一头战象》中,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人们隆重埋葬了阵亡的战象。说明了战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人人赞颂的英雄,写出了人们对阵亡的战象的沉痛悼念之情。而对于唯一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就是功臣,所以人们对它十分尊敬和照顾。嘎羧不仅是一头战象,它保家卫国,它浴血奋战,作为一名战士,它选择了和自己的战友在一起,庄严归去,所以它更是一位英雄。它对死毫无畏惧,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和平更是大家应该期待的!

读了这一篇文章,我顿时开悟: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是的,很多时候,人类常以万物之灵自居,但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其它生物也是有生命的。当我们在猎杀动物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遇到伤害和灾难时会害怕、会惊慌、会希望得到保护和救助。战象嘎羧面对敌人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用鲜血书写辉煌,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庄严死去的壮举,向我们证明——动物也会喜怒哀乐,也是有英雄气概、高尚情操的!同时,这一行为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倘若人类真的是万物之灵,那么,连动物尚且有高尚的情操,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战象嘎羧的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要热爱祖国!要忠诚!要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深有体会。那些战象们

死也要死得悲壮,死的英姿飒爽。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中,无数的战象为了祖国的千秋大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唯独有一头战象还在呼吸,于是人们就把它带了回去。很快,凭着象灵敏的感觉,它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可它死也要带着自己的象鞍,拿到象鞍以后,这头象才安息地躺到象墓里。

我觉得这头象死得很有骨气,他虽然是唯一活下来的战象,但它没有因此目中无人。而是按照平常家养象的生活一样平静。临死它只想跟它并肩作战时的好伙伴象鞍在一起,和一起并肩作战的象战士埋在一起才能死得安心。

由此联想到一些战士,一些英雄,细细回想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的感人故事,他们也全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代大侠荆柯,他就是感到秦王统治的制度太残暴,于是以献地图为理由,找机会刺杀秦王,临行前,他高声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却义无反顾,最终死在秦王的咸阳殿上。

文天祥被敌人捉住,他坚决不投降,在押去刑场的路上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句永远激励着后人。

一个人只要做了为祖国努力奋斗的事情,他死了也觉得安心。这样的人会被永远记住活在人们心中。我崇拜他们,我也要做这样的人。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著名作家沈石溪写的一本动物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在这本书里,出现了老战象嘎羧,野猪黑旋风,被沈石溪救的`小熊,这些动物的故事都描写的十分有情感,引人入胜,我最喜欢的一个就是老战象嘎羧的故事。

老战象——嘎羧是在战争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他受伤了,村民们给他治伤口,精心的照料他,但是动物也是有寿命的,当嘎羧知道自己的寿命将至的时候,用吼叫让村民们为它带上沉重的象鞍,当我看到书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可以看出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这个象鞍对嘎羧也十分重要。带好象鞍后,嘎羧向村民们告别,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然后便向大山里走去,去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死在一起。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深受撼动,嘎羧是一头多么忠诚的战象啊。临死的时候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他走到当初自己和兄弟们一起作战的地方,挖了个坑,躺在里面,和他的兄弟们在一起,这是一头多么重情重义的战象啊。我为它赞叹!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动物之间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有着自己的情绪,我们人类又怎么能再去伤害他们呢,给动物一个和谐的家园吧,不要再为了自己的小算盘,伤害了那么多的动物!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篇4

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看着满书橱的书我随手拿了一本叫《最后一头战象》的动物小说,没想到这信手一翻,竟让我“不能自拔”。

文章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读过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这句“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年,我们会忘怀多少事情,可暮年的嘎羧却依然牢记着伴自己作战的象鞍----那上面留着凝重的历史;二十六年,我们的思想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可嘎羧所念,依旧未改变----它留恋着战场,留恋着百象冢----同伴们在那里战斗,最后一个个进入了长眠.它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

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想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那“震耳欲聋的吼叫”,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是它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又也许是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守护自己最珍惜的,不管是人,是物,还是生活中的美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轻轻地合上书本,但不知道为什么,嘎羧的叫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的心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