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实习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煤矿实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煤矿实习心得体会 篇1

xx煤矿安全监察局是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执行,预防和处理煤矿事故、查处煤矿安全违法行为。我实习所在的部门是办公室,日常工作主要有文件的起草、收发,协调机关办公,安排会议等。

这是团省委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地安排大学生骨干赴省直属机关实习锻炼。因此我十分珍惜并重视这次宝贵的实习锻炼机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严谨细致

初到煤监局实习时,办公室的前辈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常看到前辈们反复斟酌公文里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只为了让文件精神传达得更加清晰准确。这种工作态度体现了他们爱国爱党的'责任感与服务人民的使命感。

二、精简高效

煤监局只占了煤炭大厦的两层,组织精简而高效。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财务专项检查自查工作。这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全局上下连成一心,争分夺秒地工作,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通过为期六周的实习锻炼,我学到了一些进入社会工作必备的素质。

一、虚心学习,脚踏实地

万事开头难,想要迅速适应岗位,虚心学习是关键的一步。遇到不懂、不会的事情,既要细心观察、独立思考,也要主动提问。“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做出一番卓越的成就。

二、积极主动,敢于担当

作为大学生骨干,更应该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煤矿实习心得体会 篇2

短暂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在此期间也让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知识面,这一次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煤矿工作者的生活,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深刻了解到做一个煤矿工作者的艰辛和不易。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让他们不能有规律的饮食和休息。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尽职尽责的优秀矿工,才能有煤矿产业今天的欣欣向荣。 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让我懂得了许多。我选择的一家煤矿是我们市一般大的煤矿,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第一, 我懂得了安全基本知识,标准和责任。对于井工部分煤炭开采一通三防电器和爆破的知识。

第二, 井下空气与地面空气的区别

1、氧气含量减少

2、一氧化碳,二氧化炭,氢气,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加

第三,生产矿井必须实行机械通风,保证主扇连续运转。

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 。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2、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预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

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3、业内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没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四等水准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均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最后,我认为现在的矿山有太多的不足,还停留在以人力为主作业的阶段效率过低机械化和电脑数字化不够,管理不到位,井下作业耗能过大,安全隐患等。对于测量方面:我绝对我们完全可以加大数字化自动化程度,充分发挥现代测量技术先进测量软件在矿山的实现,数字化绘图自动化成图和科学管理测量成果。当然自己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充实特别在数字化方面。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

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井下实习,师傅们的带领,让我知道了责任是什么,责任有多大,生产的合理与安全是多么生命攸关。警戒自己以后不要那么粗心大意,应该认真对待以后的工作岗位,积极的学习各种安全知识。

煤矿实习心得体会 篇3

我叫xxx,是建井一处班煤技校20XX级学生。20XX年已离我们而去,回顾这学期的实习经历,感受是深刻的,收获是丰硕的。

为了工程处生产目标和二矿可持续发展,20XX年8月我们全队职工来到二矿北山第八项目部。施工-700米配套工程,先后建设井底绕道和井底水仓,现在施工管子道。以前干过巷道和暗立井,通过这两个项目的施工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面变电所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进出线电缆均选用yjv22-10-3120型10k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电缆附件选用wrsy-331-2型交联电缆热缩型户外终端头和jrsy-331-2型交联电缆热缩型中间接头,并有独立的供电间隔.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好。变电所的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安装kygd-z高开柜,jsnp2313智能型微电脑保护装置,每台高开柜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低压开关柜选用矿用一般型kydd-z开关柜,具有以下功能:

(1)、封闭式结构;

(2)、近控、远控操作功能;

(3)、微电脑后台操作系统。安装两台s11-630/6/0.4主变压器,一台工作,一台热备用.入井为双回路供电,入井选用myjv22-6-395高压交联电缆,由地面变电所直接敷设至井底变电所。井底变电所安装两台矿用防爆型干式变压器kbsg-500/6/0.69,一台工作,一台热备用,安装kbz-400馈电开关,输送各分队和井底泵房,还有信号综保供大巷照明。

二煤矿机电安全

1、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灼热颗粒等,它们都具有一定能量,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和煤尘的点火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电火源是井下瓦斯爆炸的主要点火源,约占50%左右。而且随着煤矿井下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及井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电气设备的事故更易发生,因此搞好电气设备的防爆,对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基本措施

(1)采用间隔隔爆技术,比如我们使用的防爆开关,把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引爆瓦斯或煤尘的电气设备置于坚固的具有隔爆结构的外壳内,当隔爆外壳内发生爆炸时不会引起外壳外部瓦斯或煤尘的爆炸。

(2)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其特点就是限制热源的热量,使本质安全型设备在事故或故障状态下所产生的电火花不能点燃瓦斯或煤尘,但这种防爆技术只适用于“弱电”系统。

(3)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主要依靠提高设备的安全程度,降低故障率,从而防止电弧、火花或危险温度的产生。(4)采用快速断电技术,又叫超前断电技术,其特点是采取可靠的自动快速切断故障电流的措施,使可能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弧存在的时间小于点燃瓦斯或煤尘所需要的最小时间。瓦斯爆炸的感应期一般为10ms以上,煤尘爆炸的感应期一般为40-250ms。

3、井下电器隔爆性能的保证

(1)隔爆结构要符合要求,隔爆结合面的长度和间隙直接关系着隔爆外壳的隔爆性能,只要宽度设计适当,在爆炸压力作用下,结合面的瞬间和残余变形都不会影响隔爆间隙。隔爆面要求清洁等,隔爆面的粗糙度也应符合要求。

(2)隔爆面要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硫化等,但不准涂漆,因为油漆在高温作用下易分解,使得结合面间隙变大,影响隔爆外壳的隔爆性能。

(3)隔爆面之间的紧固及防松。

(4)联锁和警告标志的设置。

煤矿实习心得体会 篇4

刚开始同学们在建元煤矿实习第一个体会到的就是一个字——“累”,但后来慢慢的习惯下来,因为同学长期身处校园,没有经历过很大风吹雨打,更没有经历过什么艰苦磨难。可以说大部分同学一直以来在保护伞下走过,这次学校组织的实习生活可以给这些同学真正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做为煤矿企业承担着为国家生产建设提供能源和化工材料的重任,作为工作在生产一线的煤矿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是十分大的。老师告诉我们有38制和46制两种工作方式,劳动强度挺大,每间工作房子都有床可供休息。

在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总的说来,很有收获。我学习到了从课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见到了一些不曾遇到的场面,也感触良多,丰富了自己的视野。这次实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总之,本次实习,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同时,实践中有给了我们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通过学习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将来做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做扎实的准备!

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不能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磨掉我们弥足珍贵的品质,包括我们的善良、正直、虚心和刻苦耐劳等等,这些品质将是我们未来立足社会和在群体中脱颖而出的基石和筹码!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实习就结束了。

回顾实习生活,感触很深,收获颇多。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此感谢闫老师和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培养与教导。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