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欢迎阅读小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精品】小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说出相关的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学说词语“啊呜”。

2、喜欢和老师一起看书,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简单了解几种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知道吃饭时要“啊呜、啊呜”大口的吃。

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啊呜》(绘本《啊呜》见《东方宝宝》20xx年第1期)。

2、故事围裙,萝卜、梨子、骨头、蜂窝、蛋糕、白菜、蘑菇、米饭、大虾等食物的图片(背面粘有魔术贴)。

活动过程:

1、和宝宝一起做手指游戏《包饺子》。

(1)招呼宝宝:“来,宝宝,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游戏《包饺子》吧!”

(2)做完手指游戏后说:“宝宝包的饺子可真香啊!我们来尝一尝吧!”和宝宝模仿吃饺子的动作,问:“你是怎么吃饺子的?”

(3)小结:“宝宝是啊呜、啊呜吃饺子的,吃得可真香啊!”

2、和宝宝一起翻阅大书《啊呜》,讲述图书的内容。

(1)介绍图书,了解图书的封面和书名。“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啊呜》!我们来看看,这是封面,上面有什么呀?他要干什么?”“小宝宝张开嘴巴要啊呜、啊呜地吃东西,这本书里面藏着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和宝宝一边翻书、一遍讲述,了解故事的内容

翻开1—2页,问宝宝:“咦,这是什么?”“想一想,那个小动物最爱吃萝卜?”

“是小兔子吗?我们来看一看,呀!真的是小兔子!”翻到3—4页,“小兔子看到大萝卜,会怎忙样啊?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吧!”教师和宝宝一起学小兔子嘣嘣跳,然后“啊呜、啊呜”的吃萝卜。

问宝宝:“萝卜好吃吗?”“看!大萝卜怎么样了?”

(3)用同样的方式阅读接下来的内容:小老鼠吃梨子、小狗吃骨头和小熊吃蜂蜜的前半部分。并让宝宝感受:小老鼠嘴巴小,“啊呜啊呜”吃半天,大梨子只咬下来一点点;小狗牙齿很厉害,“啊呜”一口就把大骨头咬断了。

(4)“小熊把小蜜蜂的`蜂窝咬了一大口,小蜜蜂会怎么样?”“看着两只小蜜蜂在干什么?最后小熊怎么样了呀?为什么小蜜蜂要蜇小熊?”宝宝了解感受:馋嘴的小熊偷吃别人的东西不好。

3、教师带上故事围裙,逐一出示食物图片,和宝宝做“我要吃,啊呜啊呜”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的优质课展示,我选择了小班绘本《啊呜》,这个故事风趣而又幽默,故事情节让人跌宕起伏。“啊呜”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贯穿整个活动。小班的孩子爱幻想,又爱吃,这个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征,所以我选择了这节绘本活动。为此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联系生活经验,并大胆想象。让幼儿联系生活想像“雪白雪白”“鲜红鲜红”“又大又圆”的是什么东西,让孩子大胆地表达。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故事从小兔、小猴和小猫三个小动物那里等到的答案是“怪物”,而结果却是,答案出乎意料。

在活动的开展中存在着优点与缺点,各位老师也为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个绘本故事风趣幽默,所以要求老师的语言要夸张,有情节性,抑扬顿挫的表现这个故事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故事,在过程中绘本故事的语言还可以再精炼点,再夸张点;在中间的环节让幼儿联系生活说说“雪白雪白”“鲜红鲜红”“又大又圆”的像什么时,虽然幼儿知道红的、白的颜色,但对这些四个字的词汇不理解,所以在活动前,教师可以把这些词汇丰富给孩子,让他们在回答时能想象的更广;在最后一个环节时,当三个小动物走进屋子时,看到小熊在吃蛋糕,当时我把小熊吃蛋糕的声音也用“啊呜”发出来了,导致误导了孩子,让幼儿认为啊呜是小熊。但在活动中也有好的地方,幼儿的回答很出乎意料,他们都能联系生活说出像什么,都能大胆的猜测啊呜是什么,使整堂课比较顺利,完整的上了下来。

通过这节小班的绘本课,让我体会到,教师在选课上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在课前可以适当的渗透点知识,这样在开展活动时能更得心应手。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的是小班数学比较多少,目的是让孩子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开始,我拿出两种颜色的气球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孩子说出是红颜色的多,还是绿颜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接着我进行小结,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纸浆画,用不同感官感受纸浆画的独特之处。

2.通过纸浆画操作来激发幼儿对纸浆艺术的兴趣。

3、体验作品形成的成功喜悦感。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蛋形的硬纸板,各色纸浆、抹布、录像、优秀纸浆作品、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纸浆,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完后请幼儿伸手去触摸,并让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感觉。

2、揭开谜底,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纸浆,捏一捏,玩一玩,说一说,并思考这是什么做成的?

二、看录像,让幼儿了解纸浆的形成。

提问:

1、纸浆是怎么做成的?

2、它能做什么?有什么用?从而引出纸浆画。

三、欣赏纸浆艺术作品。

1、带着问题欣赏:猜猜哪幅画是用纸浆做成的?

2、仔细观察,触摸,进一步感受纸浆画的立体效果。

四、示范纸浆画《美丽的彩蛋》:

1、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彩蛋的'图案色彩。

2、老师示范彩蛋的制作(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试试)

五、幼儿动手做纸浆画,教师个别指导。

六、作品讲评

请幼儿把作品拿到屋外晒干,同时进行讲评,感受成功的喜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