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空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迅速——关心——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同意——迅速——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2、从词句中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
体会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况。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谁来读一读课题。
2、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你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坚守。我们来算算看白求恩坚持了多长时间。
齐会战斗进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请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几个小时。(三小时)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仅仅休息了三个小时,为的是什么?(坚守阵地,抢救伤员)
二、学习环境描写的句子。
1、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看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环境是怎样的?用笔划出来。
2、手术台设在齐全战地的战场,环境十分恶劣,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一句出示一句。
三、当炮弹落在空地上,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火苗向手术扑过来时,白求恩是怎样坚守阵地的,请你们再读课文,用笔把它们划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四、通篇朗读,有感情地读。
五、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白求恩的一个小故事。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老师介绍你们一本书《白求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到图书馆借来阅读一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能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清楚课文的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引导学生解题:(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2、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质疑激趣,初读课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2)在什么情况下,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3)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2、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结合前面所提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A、知人物:写的是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B、知情节: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记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C、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区分形近和同音字。
三、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再读第一小节并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3、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抓环境描写,创课堂情境
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走近齐会战斗,看一看当时的环境,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1、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2、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课文,思考: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怎样给伤员做手术?
2、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体会“镇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镇定”是在讲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3、小结:“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口述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创设课堂情境。
1、自读课文并思考:在形势更加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2、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1)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3)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3、指名读白求恩说的话,出示重点句: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1)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2)理解第二句话,判断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3)理解第四句话“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引导学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但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4、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以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四、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并思考:这时的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3、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连续”。把“连续”换成“陆续”、“继续”行不行,为什么?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六、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七、课后作业
抄写词语,练习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并让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0手术台就是阵地形势紧急小庙被烟雾淹没仍然镇定、敏捷敌机吼叫手术台就是阵地更加危急是八路军战士,不对工作极端负责炮弹爆炸是客人、继续对同志极端热忱布帘烧着十分危急火苗扑来仍然、争分夺秒助手扑灭连续工作69个小时伤员转移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二、归纳全文,读懂课文
1、出示课后第二题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________________。
(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_________________。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3、结合上面2、3题思考: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4、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意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5、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三、造句练习
1、在课文中找出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与同桌交流。
四、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记提纲式笔记;尝试快速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的国际共产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的国际共产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随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齐读第一段,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地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5)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3.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
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4.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1.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四、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六、作业布置。
课下自己找关于白求恩的故事,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