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
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
化学式的涵义
以H2O为例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
表示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微观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由2个氧原子和1个原子构成
质量
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2Ar(H)+Ar(O)=2+16=18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如aRbc
a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
b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
c表示一个该离子中带有c个正(负)电荷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3个硫酸分子
3H2SO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包括化学式的含义、化合价及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推求。化合价是书写化学式的重要依据。另外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
对已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对教师的说教灌输已经麻木,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早已给出了化学式是表示纯净物的思想,学生也已提前背熟了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组成的能力。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学式简单推求化合价,能用化学式正确地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概括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不同化合价的记忆方法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和物质的组成写化学式,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难点:化学式的书写,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四、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展示商品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性;采用直观教学法,形成印象。利用口诀,帮助记忆;由个别到一般,得出规律。
五、学习方法
利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形式,运用对比与归纳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系列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精神。采用先学后教,让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竞赛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课前热身创新情境、引入新课
自主合作、发现探索课堂小结、梳理建构
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1.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请学生用化学符号表示熟悉的物质(设计时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分类,以便于总结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请学生思考H、2H的含义,为化学式的意义作铺垫。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食盐、斯达舒的包装标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3.自主合作、发现探索
活动一:观察之前书写的化学式,你认为什么是化学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概念,强调每种纯净物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种纯净物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活动二:小组合作观察水的化学式,体会水的化学式与宏观物质水及微观水分子之间的联系。思考:化学式H2O可以表示什么?学生的回答中可能有错误的表达,由此引发讨论,从而加深对化学式表示意义的认识。
活动三:以小组内竞赛
1)说出P2O5、N2、O2的意义。
2)符号H、2H、H2、2H2的意义。通过训练明确元素符号、化学式含义及其包含数字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活动四:自主学习、体验成功。P84化学式的读写(化合物只研究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出示习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过渡:物质的化学式有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大家想不想轻松正确地书写化学式?
活动五:引导观察H2O、HCl、NaCl、Fe2O3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由不同元素原子相化合的数目引出元素具有化合价这种性质。在四种物质的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小结,物质中元素化合价规律。
活动六:出示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投影加深印象。
活动七:知识辨析:区分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通过辨析加深学生对化合价的认识。
活动八:以练助学:
1)P89-3、4题,并说出解题方法。
2)标出P2O5中各元素化合价,引导学生探究,若已知P、O的化合价如何推求化学式?并小结书写步骤。(该过程由学生自主发现获得方法,使学生在发现探索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3)P89-5、6,观察书写过程,寻找最简洁的书写办法。和学生一起编写化学式口诀“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价数交叉化成最简比”,体验成功。
4.课堂小结、梳理建构
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要点交流回顾,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联系图,然后再用多媒体提纲式显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5.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分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程度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看时间定题量)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时有意把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竞赛形式,把学生带入一系列问题情境中,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中应用教材习题,不脱离教材。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探索轻松掌握化合价的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学设计中创设错误情境,鼓励学生怀疑老师、质疑课本,能极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节奏紧凑,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作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较好的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2、知道并初步学会应用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初步掌握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合物中各元素
4、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你的科学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化学式的意义。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准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
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化学式,要学会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理解其涵义,并能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推求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H2O为例)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注意)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2.有些物质的化学式也是它的分子式。分子式是化学式中的一种,只有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实际上许多物质并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物质也就没有分子式。
(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小结)
(1)单质:
①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铁Fe、铜Cu等)、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等)、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
②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等。
(2)化合物(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写法:a.氧化物:如CuO、P2O5,“氧在后”。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金左,非右”。
(注意)1.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不标出。
2.化学式中右下方的小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②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例如:ZnS读作硫化锌。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思考)物质的化学式是否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
(小结)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与该物质的状态无关。例如:水和冰的化学式都为:H2O。
第二课时、化合价:
(教师讲解)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学生看书):P80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几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几?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几?
[活动与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水记得多,记得准〉
2、试着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教师讲解)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就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例题]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1)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PO
(2)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5×2=10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原子个数=最小公倍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P:10÷2=5O:10÷5=2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P2O5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5)×2+(-2)×5=+10-10=0
答:这种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P2O5。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活动与探究]写出溴化钠、氧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教师讲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读出以下化学式的名称:
MnO2、CuO、SO3、KI、MgCl2。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师讲解)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做某些计算。本节主要研究根据化学式式的计算。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释)∵H2O中有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
∴应计算两个H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例2]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36
(活动与探究):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1]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
[例2]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活动与探究):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活动与探究]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的问题
注意:上式中2N所表示的含义为NH4NO3分子中有两个N原子,不能写成N2,N2的含义为一个氮气分子,NH4NO3分子中无氮气分子。
作业:课后习题
课后记:本课题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教学时特别要循序渐进,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才能受到好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定义宏观:表示这种物质,可知组成物质的元素
意义:微观: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可知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
化学式量:①各原子个数比②待续…③待续…
书写:
读法:
①表示原子间化合时的数目
②化合价有正负化合价
③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④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2CO2表示()
A.2个二氧化碳分子B.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C.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D.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2.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
A.502NB.05N2C.N205D.N502
3.下列物质化学式错误的是()
A.Mg0B.A10C.Ca(0H)2D.Na2CO3
4.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1)2个钙原子_______(2)4个氢原子_________(3)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4)氢元素___________(5)氧气_______________(6)氯化钾________________
(7)五氧化二磷________(8)2个氮分子___________
5.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anRO2n,其中R的化合价为+3价,则n的值()
A.1B.2C.3D.4
6.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3C.+1D.-3
7.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将该可燃物2.3g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此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篇4
根据课程标准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了解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及表达能力;通过化合价与化学式之间关系的正确规律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素养;通过集体式讨论和学习,对问题的共同探索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根据新课程理念说教学方法:
以构建主义思想为指导,寻找知识的最近生长点,注重对已有知识的调用与组合,在复习、练习、讨论中不断学到新知,让学生学习活动拾级而上,知识构建水到渠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根据人教版教材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教材中,此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我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前两部分。
提前渗透是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也是化学教师教学的基本技巧。在教材80页之前共出现化学式17个,出现频数最高的是O2、H2O和H2,分别是11、8和7次,最复杂的化学式出现在第47页,是KMnO4。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化学式教学的最近生长点,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读写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含义。
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概念,因此课文对化合价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仅根据化合物有固定组成,也就是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然后着重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以及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应注意的事项。应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结合书上例题,再辅助一些练习,完全可能达到学习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说教学环节:
复习练习法,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巩固已经记住的化学式基础上,引出化学式的含义,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相对来说就能找到新知的生长点,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的发展,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都渗透有“发现——归纳——练习”的程序。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式的涵义,并使教学饶有兴趣,可以让学生仔细研究图4-11“化学式H2O的意义”,然后放映以此图为模板制成的别的化学式的投影图,让学生说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由于化合价的概念,不做教学要求,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物价,以及等价交换的法则引出,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理解我应用化合价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忆元素化合价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教师就要认真组织本段教材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段活动与探究,可在课下进行。化合价记忆的顺口溜:一价钾钠银“卤”氢;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记在心;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七锰多样;铜汞二价最常见;一五七氯,三二四五氮;二四六硫,三三五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