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欢迎阅读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3、会正确书写算式。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教学准备:图片、计算卡片、本、笔。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列出算式:35-17=

2、教师利用竖式方法讲解:

第一步骤:先算个位,5不够减7,上十位上借1当10,也就是15-7=8。

第二步骤:再算十位,3借走1是2,再减1等于1.

3、最后是35-17=18。

4、请幼儿说出退位减法口诀。

5、出示计算卡片口算:

45-28= 57-29= 62-26= 66-39= 31-24= 75-59=

6、游戏:找错

7、拿出本、笔书写算式。

8、教师讲解,幼儿书写。

9、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

10、作业展览,教师讲评。

活动延伸:

水平一:幼儿自由活动。

水平二:练习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学习,引入竞争机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和提高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小棒、计数器、合作花、学具钱、蓝猫(淘气)分组比赛题单、小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今天呀,蓝猫带着他的玩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听了玩具们精彩的自我介绍,联系自己手中的钱,你们想到了什么?

(1)我想买一个机器人40元和一个恐龙3元,一共要多少元钱?( 40+3=43)

(2)我用58元去买赛车4元,还剩多少元? (58-4=54)……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本领!咦?真奇怪!这些题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能不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题,讲给小组的伙伴们听听。

二、自主学习 探究算理

1、小组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说算法

师:谁愿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算的?(数的组成法。)(先减再加的方法。)

3、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谁来评一评,你最喜欢的是那一种算法?为什么呢?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可以选用自己最喜欢的、又比较快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 课间休息 师生律动

四、巩固内化,形成新知

1、做一做1题。

76-4= 57-3= 68-5=

师:猫大哥看见小朋友们学得真高兴,想来考考我们,你们怕不怕?(不怕)。(生在音乐声中做题)做完的小朋友请看看你的小伙伴有没有错?

2、猜小棒、人民币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猜一猜”的游戏现在开始啦!老师手里一共有48根小棒,拿走3根,猜猜,还剩多少根?

我一共有67元钱,用了5元,还剩多少元?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你们想玩吗?用你喜欢的学具跟同桌的小朋友玩一玩!

3、分组比赛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玩中也学到了数学知识!蓝猫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敢来比一比吗?”我们先来分组,(师边指)你们是蓝猫队,你们是淘气队。取出题单,

准备——开始!(比赛完后)停!和你的小伙伴交换题单,互相评改,(参照黑板上的答案)全对了的请小组长给你奖励一颗智慧星!

4、抢摘苹果

师:让我们继续加油吧!瞧!这些五颜六色的苹果正等着你们来摘呢!只要你能抢先算对苹果上面的题,这个苹果就送给你了!

5、拓展练习

师:没抢到苹果的小朋友可别恢心,只要坚持努力,你还会得到更好的礼物!正巧,蓝猫想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玩儿,请看:(出示课件三,森林里一片蘑菇,不知道有多少朵。伴轻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看到玲玲采蘑菇的情景,你能当当小老师,编一个题来考考大家吗?

师:小朋友们都在积极的开动小脑筋,还能编出很多很多的问题来考大家。是呀,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3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和统计表,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

(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 33 - 7 =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33,减7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方法三:13 -7 =6 ,20 +6 = 26 。

方法四:7 - 3 = 4 ,30 -4 =26。

方法五:3 3

- 7

2 6

竖式计算:(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试一试"第(1)题。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只要对就应给予肯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并汇报。

3、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练一练"第1题。

利用计数器,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4、书59页的第2题。

48-9= 53-6= 70-7= 32-3=

独立竖式计算。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33 - 7=26 13-7=6 33 7-3=4

20+6=26 - 7 30-4=26

26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