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大班泥塑活动:小小手链设计师
活动目标
1.练习巩固球、柱、水滴等基本造型的塑型手法。
2.能创造性地运用、搭配色彩,设计造型多样的手链。
3.尝试通过多样化排列球、柱、水滴等基本造型,设计出造型多样的手链。
活动准备:白色塑型泥20克、其他色塑型泥各10克,手链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先出示多种造型的手链实物或图片,鼓励幼儿尝试从串珠的颜色、形状以及排列规律上简单描述每串手链的特点。然后,请幼儿选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手链,并说明原因。最后,教师指出有些手链的串珠颜色搭配得非常美,有些手链的串珠排列得十分有规律……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当小小手链设计师,尝试用塑型泥来设计色彩美丽、造型独特的手链。
1.制作手链的串珠。教师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的塑型泥制作串珠的基本造型:球形、柱形、水滴形。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幼儿多用几种不同颜色的塑型泥来制作每种造型,而且每种造型都应有大、小两种不同的型号。比如对球形造型,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红色、绿色、蓝色塑型泥来制作,并且每种颜色的球形造型都包括大、小两种不同的型号。
2.尝试多形式排列串珠。教师请幼儿用做好的.串珠尝试设计漂亮的手链,在幼儿设计前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请他们想想自己准备怎样排列各种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这些串珠怎样排列才漂亮?在幼儿排列结束后,请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对方的设计。(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多次排列串珠,设计多种造型的手链。)在串珠风干后,教师可和幼儿一起用线把串珠串起来,做成手链。教师可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装饰手链,如用泥塑工具刻画花纹、用画笔添画等。
3.手链示例。
活动分析
1.丰富幼儿知识经验,促使幼儿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内在图式指的是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种种表象、概念,它是幼儿从事泥塑活动的原材料。比如,要设计新的手链,幼儿头脑中就必须有手链的相关信息存在,以及与设计有关的色彩和样式组合方面的感知,否则就很难表现。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2.给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加强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要激发幼儿进行泥塑创作的动机,教师就必须先调动幼儿进行泥塑活动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泥塑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去独立选择与自己的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还应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从事泥塑活动。
3.适时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泥塑活动中,幼儿探索活动的意义远大于做出一件作品的意义。在泥塑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让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泥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对事物的形态、色彩、空间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进行整体性把握。这有助于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美的意象,为培养幼儿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打下基础。为此,教师要多用提问、暗示、创设情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启发和引导,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起幼儿进一步的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体育游戏《蚂蚁找食物》
活动目标:
1.掌握手脚着地钻爬的动作要领。
2.能灵敏、协调地钻和手脚着地屈膝爬。
3.体验钻爬的乐趣,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垫子,拱形门、独木桥、蚕豆,蚂蚁妈妈及蚂蚁宝宝头饰。
2.准备活动及放松活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蚂蚁宝宝们,现在是什么天气了?(秋天)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蚂蚁需要做什么了?对,储存足够的食物准备过冬。今天妈妈就要带着宝宝们到那片山上找食物,然后运回我们的家。可是找食物的路可不容易走,会遇到很多障碍。我们在出发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二、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热身活动。
学青蛙跳、用胳膊学大象的长鼻子、学狗熊走路、活动手腕脚腕、转转腰、高抬腿等,充分将孩子的关节活动开。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进行游戏。
孩子们,你们看我们首先要越过草地,然后过独木桥,还要过山洞过小山丘,最后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食物。
1.提问:我们要怎样过草地?(爬,一定要手脚着地屈膝爬)。怎样过独木桥?(走,)怎样过山洞?(钻)怎样过小山丘?(跳)教师演示。
2.要求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领1粒豆子回家。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小结:小蚂蚁们在草地时要注意双手伏地,用腿的'膝盖向前爬行,在过独木桥时,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我们小朋友可已将双手伸开,帮助身体找平衡。
3、引导幼儿交流探索多种钻的方式。
第一遍游戏结束后,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多种钻的方式,如正面钻、侧面钻,请个别小朋友演示,鼓励大胆表现,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然后让每个小朋友都做一做。
四、小组进行竞赛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许多的食物,可是还不够,还需要小蚂蚁们继续努力找到更多的食物。你们能做到吗?这一次我们比一比男小朋友找的多还是女小朋友找的多怎么样?
1.男女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小蚂蚁搬的食物最多。
2.萌发幼儿爱惜粮食的情感。
五、放松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食物,冬天就不会挨饿了,真是太好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放松放松吧。(小朋友可以互相捶捶后背,坐在垫子上捶捶腿,捞面条稳定呼吸,学习面条软软的样子,小树叶飘落的样子等)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在吃饭时不要浪费,不能挑食。
教学反思:
幼儿膝盖悬空爬行前进发展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我们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在强进的过程中设计了两段距离,平地上的爬行和海绵垫子上的爬行。海绵垫子上需要更加用力,让孩子们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适当的提升和锻炼。双脚着地向前爬,幼儿双脚双腿蹬直用力,胳膊也用力支撑,四肢的力量和身体四肢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也都体现并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大部分孩子完成的很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由来:
在玩沙的时候,班中的孩子对沙坑上的鞋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搬着脚看着沙地上的鞋印,叽叽喳喳的说着:“我的鞋能踩出花纹来”“我的和你的不一样”“我的鞋印比你的好看”这时班中的耿磊小朋友问:“老师、为什么鞋底上要有花纹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孩子们逐渐对身边各种的花纹产生了兴趣,便形成了今天的主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使幼儿了解花纹在生活中的用途,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视觉的概括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利用玩具柜背面创设“请你参与”问题栏:鞋底上为什么要有花纹?你知道哪些花纹?花纹都能用来做什么?利用空白墙围及玩具柜背面创设“我给花纹照个像”“神奇花纹变变变”等板块,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信息区:增添各种花纹装饰图案及线条装饰欣赏图片、书籍。
美工区:提供各种花纹装饰的欣赏艺术作品基拓印工具材料。
益智区:花纹排序玩具利用家长专栏向家长展示主体活动网络图。
出示本主题教育目标及主要内容资源:
图书资料:《植物动物图案》《黑白线条画》《生活艺术装饰》等
网络资料:
有关民族服饰、自然景观等花纹的图片
边环境:
幼儿身边的生活环境。
主题网络图
主要活动:
1、鞋底为什么有花纹
2、花纹大搜索
3、会排队的花纹
活动一《鞋底为什么有花纹》
活动目标: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并表述的能力,使幼儿了解鞋底花纹的防滑作用。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轮胎、脚垫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个别幼儿的问题呈现了集体的需要,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探索的可能
教师让幼儿亲自触摸,感知花纹的作用。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唤起幼儿更多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迁移能力。在幼儿玩沙时,孩子们对踩在沙地上的脚印非常感兴趣。
耿磊问:为什么鞋底上还有这么漂亮的花纹呢?
教师说:“孩子们,耿磊提出的问题,谁能回答呀?
杨健:“老师,我知道,有花纹是为了好看。”
王泽平:“不对、鞋底又看不见。”
党思哲:“鞋底有花纹,走路舒服。”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摸一摸鞋底,告诉我是什么感觉?
王泽平:“有高有低”
“是不平的,疙疙瘩瘩的”
教师:那么鞋底为什么要不平呢?要是平的好不好?
党思哲:“鞋底太平了该摔跟头了。”
杨健:“要是平了,我们就可以走快了。”
耿磊:“你不是运动员,鞋底一滑肯定得摔跟头。”
教师:“平时穿的鞋为了人们的安全,都是有花纹的,可以防滑。”小朋友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上边有花纹是起防滑作用的?活动中幼儿提出的问题,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有效地进行引导,能够挖掘最大的教育价值。
活动二《花纹大搜索》
活动目标: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搜集的图片、照片、教师预先布置的教室环境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帮助幼儿归纳和分类,便于幼儿整理自己的思路,指导生活中的花纹处处可见。以竞赛的形式找花纹,能够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及纪录的能力。教师: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花纹,你们找到了吗?
李状:“我看到柜子上有很多波浪线的木纹。“
张元杰:“斑马身上有花纹,还有老虎、长颈鹿也有。”
王泽平:“我妈衣服袖子上有花纹,颜色可好看了!”
耿磊:我们家门口白杨树上有“眼镜”的花纹。
老师:“小朋友找可真不少,有的花纹在动物身上、有的在家具上、有的……,今天咱们班的教室当中,也藏着许多的花纹,你们也来找一找,看看谁能找到的多?找到了就把它画在纸上。孩子们找了起来,边找边画,忙得不亦乐乎。
张元杰:花瓶上有花纹。
杨建:树叶边是锯齿线。在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的总结提炼,有策略的调动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性,是保持游戏兴趣的有效措施。
活动三《会排队的花纹》
活动目标:通过欣赏使幼儿了解二方连续及四方连续的装饰方法,尝试设计与创造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1、民族特色的衣服、图案资料、有关的艺术品
2、纸、笔、颜料、拓印材料等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观察的重点,使幼儿清楚的知道连续花纹的特点。
为自己制作头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将自己的操作结果利用起来,并进行展示,培养了幼儿的自信。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些东西上面都找到什么样的花纹了?
耿磊:有波浪线、小圆点、还有小桃心。
王泽平:那个花纹像小树叶,一个小树叶跟着一个小树叶。
党思哲:那个花瓶上有蜗牛线,蜗牛线一个正一个反。
老师:这些美丽的花纹都有一个特点,谁看出来了?
党思哲:这些花纹都是一串一串的。
李壮:这些花纹都排队,有的是都长一样,有的是隔一个就一样。
老师:小朋友说得很好。观察的很仔细,这些花纹都是连续的图案。今天我们就来当小设计师,小朋友自己来设计连续花纹,看谁设计的又多又漂亮。
幼儿设计,进行创作。
引导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图案,装饰头饰,听音乐进行表演新疆舞。通过欣赏,给幼儿美的感受,使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的有效渠道。观察中有效的提问能使幼儿找到观察的重点,使幼儿的观察更加具有目的性。
思维接力棒:
利用花纹装饰进行设计活动,设计装饰服装等
自然界中有那些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例如动物身上的花纹)。
启发幼儿探究生活中花纹的作用,将生活中的美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纸三次对角折后,通过剪去三个角、三条边的适当部分,表现出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的不同窗花。
2、发展手部运动的灵活性。
3、激发对剪纸的兴趣,喜爱民间剪纸艺术和窗花的欣赏情感。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窗花范例。
2、正方形的彩纸、剪刀、浆糊。
3、操作材料“剪窗花”,引导幼儿欣赏民间剪纸艺术。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窗花范例。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看!这上面的花纹好看吗?想一想它是怎么弄出来的?
师:这个叫窗花,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过年的时候就有贴窗花的习惯。我们今天就来制作美丽的窗花。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剪窗花的方法。
师:这些窗花都是用折剪出来的。我选一张正方形的彩纸,把正方形纸角对角折三次后再用剪刀剪出小三角形、心形、还有只要是漂亮的图形都可以。再把彩纸慢慢的`打开,我的窗花就剪好了。
三、观看操作材料学习制作再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小朋友观看操作材料“剪窗花”,看看操作材料是怎么教我们制作窗花的。
师:我们都知道了怎么制作,那么我们也拿起彩纸剪窗花,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四、展览并评价作品。
选出有创造性、层次分明的窗花,对认真的幼儿给予表扬,并展览窗花。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小朋友很积极的参与,而且很认真的制作,能在尝试和探索中剪出方形、圆形等的作品,作品展现出来时很漂亮的。小朋友对我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又有了一点的了解,在快乐的制作中无形的传承和发扬了这种文化遗产。
小百科: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