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1
绽开 舒展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4 蜜蜂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 读读背背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8、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这7个字扩词。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介绍自己对石榴的了解。
2、简介作者: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等,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等。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划出自己认为不理解的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交流。
(1)字词
奇崛枯瘠犀利皓齿束缚盎然丰腴唾津匀称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2)明确本文的思路: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构思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三、学生朗读课文。
每一位同学读一部分。
四、阅读第一部分。
找出表现了作者喜欢石榴的词语。并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
明确:“最可爱”。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表明作者对石榴的态度。炎热的夏天,面对火热的阳光而“开起了花”,在少数开花的树木中又属于“最可爱的一种”,由此可见石榴的不平凡。
那么,石榴的最可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画石榴的。
1、画石榴的时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
2、分三个层次。
(1)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
(2)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石榴花骨朵、单瓣花)
(3)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
六、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字词抄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3
教学内容:《练习4》
教学目标: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4、说说写写——留言条。
5、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
6、通过处处留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习语文,积累词语,提高对生活的体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字词:边读边想象12个词串,以“过电影”的方式,将词与景相连。
掌握与课文《卧薪尝胆》相关的8个成语
写好钢笔字,注意右边竖比左边竖写得长
2、 句: 为图配上诗句,可引用名家的,也可以自己写劝学篇的名言警句要求熟记于心
3、篇: 掌握“留言条”这种应用文的基本写法。能再生活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教学“处处留心”和“写好钢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第一部分
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你头脑中想到了哪些词语?
有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它?
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3、第三部分。
审题:指名读。
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
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
写一写。
二、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认识要写的字。
指导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三、我的十分钟
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完成“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说说写写”。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
以屈求伸:意为尺蠖(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为进。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
羽翼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审题明意:今天我们学生“斜撇”和“长撇”的运笔方法。
教师书写斜撇和长撇,指导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
学生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
学生练写长撇。
三、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
(2)学生自读范例。
2、指导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
(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 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期。
(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正。注意礼貌用语)
四、我的十分钟
打开作业本,试写留言条。(注意格式)
交流 纠错
智慧瞬间: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四、教学方法:阅读法,发现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文稿。
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
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7个生字:"洛、杉、矾、墅、卢、辗、篱"。积累"竹篱茅舍、高堂华屋、辗转数地"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富翁和热拉尔所说的话。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真正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家
说说你的家。
2、出示:家,
有时在竹篱茅舍,
有时在高堂华屋,
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3、出示课题:家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板书:故事
2、出示富翁和热拉尔说的话,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他们俩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三、学习生字词语
洛杉矾:这是美国西部的城市。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内陆国家。十多年前,非洲小国卢旺达发生了持续三个多月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先后有100万人被杀,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课文中写的故事就发生在卢旺达内乱期间。
别墅:独幢,占地面积比较大,那里可能是绿树成阴,可能有高大的厅堂,装饰得精美华丽的屋子。我们把它称为——“高堂华屋”。板书:高堂华屋
竹篱茅舍:用竹子搭的篱笆,用茅草盖的屋顶。形容房子非常简陋。
辗转数地:就是到过很多的地方。
四、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出示课文第一节的内容。
2、富翁住的是别墅,人住在里面会感到怎么样?
3、富翁为什么那么说呢?仅仅是因为喝醉了吗?轻声读读第二节,从中找原因。
4、课文的第一节先写了一个故事,第二节是作者对这个故事发表的一些看法、感受,这就是议论。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事情的原因。
5、当我们理解了富翁的感受之后,再读第一一节,读出感受。
6、出示:家,
有时在竹篱茅舍,
有时在高堂华屋,
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出示课文第三节。
2、自由读,思考:在战争中,热拉尔失去了什么?
3、再读,思考:热拉尔"悲"的是,他"喜"的是。
4、热拉尔终于又找到了女儿,从此以后,他们父女俩又可以在一起怎样?
5、用上"绝望辗转数地悲喜交集",讲一讲热拉尔的故事。
五、拓展激情
出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佳节倍恩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