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欢迎阅读中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中班科学:

手能“看”东西

活动目标

体验通过手的触摸能识别各种物品。

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描述物品的质感。

活动准备

神秘袋(布袋或大纸袋)。

不同质感和形状的物品,例如洋娃娃、笔、玩具车、海绵玩具、小碟子、钥匙等。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 把上述物品放在神秘袋里,请一位幼儿摸一件物品,向幼儿提问:

你摸到的东西是硬的还是软的?

是什么形状的?

是重的还是轻的?

2、 引导幼儿描述对象的质感,猜猜那是什么,然后把它拿出来,看看猜得是否对。

3、 两个幼儿组成一个小组,一个幼儿摸神秘袋中的物品,并描述摸到的物品的感觉,请另一个幼儿根据第一个幼儿的描述猜摸到的是什么。然后两个幼儿交换继续做游戏。

4、 与幼儿讨论没有眼睛手也能辨别物品的原因。

5、 请幼儿根据要求寻找活动室里的物品,如硬的东西,软的东西;粗糙的东西和光滑的东西。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软、硬,粗糙及光滑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评价:

能凭手的触觉辨别物品。

能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物品的质感。

备注

活动建议:

神秘袋里的物品应是幼儿所熟悉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主要目标:

1、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

2、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目的: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理解"转动"的意思)

(2分钟)

二、动手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12分钟)

o 提问推动: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o 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o 提问推动: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使他转动吗?

小结:

★出示文字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

★转动和"力"有关。

三、创造性地通过组合,让二种物品转动起来(10分钟)

o 提问推动: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o 随机观察,给与鼓励和支持。

o 你这种转动,在那里也看见过?引发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小结:

★从一到二位幼儿演示的创造性转动作品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总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四、游戏:跨步前进(目的: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发现生活中的转动)(6分钟)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特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均指向目标。教师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幼儿充足的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这个活动基本完成了设定的目标,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2. 体验观察探究蜗牛的乐趣,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难点:

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蜗牛视频、关于蜗牛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见过蜗牛吗?你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谁能把你见过的蜗牛画出来,并告诉我它的身体名称吗?

——我们先看个小短片,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画的完不完整。

二、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外形特征。

——观看完视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蜗牛背上有一个壳,头上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身体是软软的,有点透明。

三、出示PPT《蜗牛》,介绍蜗牛的身体及名称。

——关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呢?(蜗牛壳上有旋转的线——螺线)

——出示蜗牛壳图片,观察(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右旋,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左逆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左旋。)

——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的头,它有几对触角?它的眼睛在哪里?——蜗牛的`嘴巴在哪里?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多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是怎样行动的?(蜗牛利用“足腺”分泌粘液,减少摩擦,蠕动腹足移动。)

四、分享寻找蜗牛的经验,并讨论蜗牛喜欢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小朋友,你没有有抓过蜗牛?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教师总结:早晨潮湿的树丛中、下雨过后的草丛或墙面、,潮湿的墙角、潮湿的的花盆下都可以找到蜗牛,看来蜗牛待在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

——最近小朋友有见到蜗牛吗?你一般都是在什么季节见到蜗牛的?(蜗牛要冬眠和夏眠)

——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是怎样冬眠、夏眠的。(蜗牛分泌一种黏膜把壳的开口封起来,此膜硬化后便形成一道保护身体躯体的膜,可防止外物侵入。这层硬膜具有轻微的透气性,使蜗牛能够呼吸而生存下去。同时,任何水分都很难经此而散失。)

活动延伸:

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夏眠中的蜗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视频、图片,来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本来本节课打算带孩子们一起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但因为现在是夏季,大部分蜗牛已经夏眠,不好找到了,所以没有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

改进措施:

在区角中投放放大镜与小蚂蚁,请幼儿观察放大镜下蚂蚁的样子,并把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洗餐具的方法。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事先请幼儿在家观察大人洗碗,了解洗碗的过程和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

1、吃过饭菜后,你的碗和盘子干净吗?

2、碗和盘子脏了怎么办?怎样才能把碗和盘子洗干净?

3、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清洁小妙方》。

1、向幼儿介绍画面内容,让幼儿看图比较:用清水洗盘子还是用洗米洗盘子干净?

2、向幼儿介绍画面上洗盘子的`各种小妙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洗涤后的神奇效果。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1、觉得那种洗碗的方法比较节约水?

2、你喜欢哪种洗碗的方法?为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妙方?

四、进一步扩展经验:

在我们日常环境中,还有许多地方要大家关注,需要大家维护。生活中很多就像洗米水一样,有不同的用处,你还知道哪些很有用处的东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