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1.注重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力培养。分数中的估算要比整数、小数的估算难把握一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独立进行估算,然后进行汇报,交流估算的依据。不仅能利用估算检验解题的正确性,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思考和探究的状态。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立足以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新旧知识的迁移都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水日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用水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节约用水的话题入手,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课件出示:小刚家八月用水14吨,九月比八月节约了,九月用水多少吨?
(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独立解决问题)
2.变更条件,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小刚家九月用水12吨,九月比八月节约了,八月用水多少吨?
3.组织学生边读题边思考:
(1)估计哪个月用水量多。
(2)你是根据哪句话来判断哪个月用水量多,哪个月用水量少的?
(3)你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问题的答案,同学互评,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4.出示自学指导:
(1)尝试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想一想: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学生独立探究解题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梳理自己的解题思路。
6.展示解题过程。
(1)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学生边画图边说解题思路。
数量关系:八月的用水量-八月用水量的.=九月的用水量
八月的用水量×=九月的用水量
(2)指名板演解题过程。
方法一解:设八月用水x吨。
x-x=12
x=12
x=14
方法二解:设八月用水x吨。
x=12
x=12
x=14
(3)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追问:你们为什么用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并汇报)
(4)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
(学生先独立检验,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一步理解题意,并结合线段图体会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淘气家八月用水14吨,比九月多用了,九月用水多少吨?
(1)试着估算一下哪个月的用水量少,并说出理由。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3)解题并检验。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2、会画对称轴;
3、能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感悟到数学中蕴涵着的美。
教学准备:
蝴蝶的半边图、美术字“美”、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悟美
1、画蝴蝶
出示半张蝴蝶图,师:老师本来要送你们每人一张美丽的图画,可是因为忙,只来得及画了一半,你们能自己将它们画完吗?
学生拿出老师发的半只蝴蝶图,自己画。
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是怎样画的,展示学生画得蝴蝶图,比一比,谁画得蝴蝶漂亮,为什么漂亮?再请画得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得更好。
2、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总结: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再把纸打开,就可以得到一副美丽的图画了。
3、学生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图形,并将做好的图展示出来。
4、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这样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都有一条折痕)
这样的图形我们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呢?请大家看看书上给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
学生自学课本,并说一说通过阅读书本知道了什么。
5、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画对称轴。
6、师:你们能指出你刚才画的图形的对称轴吗?指给同桌看看。
7、电脑出示一幅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头像拼成的图形。让学生判断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8、猜一猜:老师出示“美”的对折图,让学生猜猜这个轴对称的'字是什么?“古人当初造字时是否就已经发现对称就是一种美呢?”
9、生说一说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10、介绍数学的对称美。
(1)师: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对称图形。自然界中冬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春有竞相开放的鲜花,动物、植物中也都有对称图形,你们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蜜蜂、花、雪花、松树……图。
(2)师:对称是一种美,对称美又是数学美的一种,它能使物体具有饱满、平衡、匀称、圆满的感觉,人们利用事物的对称美,创造了许多美丽而壮观的奇迹,请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人类创造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天安门、埃菲尔铁塔、宫殿、隐形飞机、赵洲桥……图。
二、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信封中的平面图形,同学合作将不是轴对称的
图形的去掉。
再每人任选一个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能画几条就画几条。
2、学生汇报:你们是怎样找出它们的对称轴的?分别有几条?
三、练习强化。
练习二十七第4、5、6题。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把你的收获在这里交流一下吗?
你能用你的认识说一说轴对称图形为什么是美的吗?
对称是美的,但并不是只有对称才美,有时不对称也是一种美,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出发现美、创造美。
五、实际应用,创造美。
师:既然轴对称图形是如此美丽,我们何不用它们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呢?想一想,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图形来美化教室呢?
学生思考,并在班上说一说。
学生操作,做完后用透明胶贴在教室里。
评析:
1、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
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并且通过画蝴蝶、自己想象画以及设计图案布置教室等活动,进行美术创作,实现美的应用。
2、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的设计没有囿于书本的限制,而是大胆采用学生画蝴蝶的操作形式,让学生在探索如何画得好看的过程中感受到对称才美,又在大家的交流中提炼出对折的方法。在这里,教师没有主导学生的思维,而只是提供了一个学生探索的空间。
3、生活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让学生装扮教室,不仅提高学生制作对称图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会想策略明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分数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独立解决。
师:请看情境图,你是怎么想的呢?独立思考1分钟,将你思考的过程写在草稿本上(2分钟),开始。
二、小组讨论、明晰思路。
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一会在全班分享。
1、你们组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你们组还有什么困惑?
3、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三、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1.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你有什么想说的?计算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进行本节课的反思与评价。
四、完成书上练习,巩固检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