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欢迎阅读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出现的交通标志的含义。

2、运用丰富语言扩充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情感。

活动准备:

大书、小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标志图片,进一步理解标志的含义,并引导幼儿回忆文本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书本中出现了那些标志,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出示标志图并提问,如这些标志能告诉我们什么?

(3)小猴看到这些标志之后是怎么做的?猴爸爸又是怎样做的?

(4)教师小结。

2、教师出示大书与幼儿一同有感情的.朗读各页文字,幼儿跟读。

(1)第一遍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有感情地读。

(2)第二遍教师带领幼儿分角色进行朗读。一部分幼儿朗读猴子说的话,一部分幼儿朗读猴爸爸说的话,旁白由教师朗读。

3、发放小书,教师引导运用丰富语言扩充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情感。

(1)幼儿自由阅读3-5分钟,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胆讲述丰富词汇。

(2)幼儿情境表演,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猴、爸爸,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展示大书,做旁白。不要求幼儿拘泥于文字,可丰富故事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3)教师小结。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祖国就跟我们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生日有家人朋友给我们庆祝,但祖国的生日呢?谁来给它庆祝?小班的幼儿年龄过小,自身的已有知识极度缺乏,所以只知道“过节了,可以放假去玩了”。为了让孩子们对“国庆节”进一步的认识,我设置了本次的“十月一国庆节”为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看、听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祖国的生日及其庆祝方式,认识国旗、国徽,并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目标:

1、能辨别国旗和国徽,知道升国旗时应肃立,行注目礼。

2、知道每年的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国旗,国徽,国旗和国徽的'图片,升旗仪式的录像。

2、提前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幼儿已参与过升旗仪式。

3、生日蛋糕(祖国妈妈,生日快乐字样)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全体唱跳礼仪主题歌。

二、 导入活动:情景导入《十月一国庆节》。

1、老师出示生日蛋糕为祖国庆祝生日,并为祖国妈妈唱生日歌。

2、告知幼儿每年的十月一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庆祝祖国生日有多种形式。

三、 观看各种庆祝录像及升旗仪式录像。

1. 提问:在第一段录像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庆祝活动)

2. 在第二段录像中,你们有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十月一的早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3. 出示国旗、国徽。

“小朋友,看一看,这两面旗哪一面是国旗?哪一面是国徽?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四、深入了解:

1. 让幼儿观察国旗、国徽,讲明国旗和国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要尊重它爱护它。

2. 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幼儿园升国旗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

3. 让幼儿了解升国旗时人们行礼的方式:“升国旗时,人们应脱帽、站姿端庄、行注目礼并唱国歌。”

4. 请小朋友想一想如何爱护国旗和国徽?

(1)不能将国旗国徽仍在地上,弄脏它们;

(2)不能用印有国旗、国徽的纸折东西;

(3)让幼儿知道升国旗时不要乱走,应在原地站好,眼睛注视着国旗。

五、 活动延伸:

请家长找机会带幼儿观看升旗仪式,和孩子一起收集国旗、国徽图片,并让孩子了解国旗、国徽所代表的涵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分享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欣赏散文的优美。

2、学习有层次、有线索地观察画面内容,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

3、能理解图画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种植花朵或植物的经验。

2、分享阅读大书《等待花儿开》,轻音乐。

3、朝霞、太阳、风、云、雨水、土壤、花苗、花等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大书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内容。

教师:封面上有什么呢?这些花儿长得一样吗?为什么有的开放了,有的还是小花苞呢?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怎么知道?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是否有种花的经验及植物开花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你们种过花吗?种过什么花?它开花了吗?你们知道一粒花种子是怎样长大、开花的吗?你觉得植物开花需要哪些条件?

(3)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自然条件,将标志各个因素的小图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2、师幼共同阅读大书,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1)第一页。

教师:一颗花种子种在了土地里,小种子躺在温暖的'土地里一直想着要长大,要发芽呢!这时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呢?你能学学它的动作吗?这些太阳是同一个太阳吗?你怎么知道的?太阳出来了,你可以用一个动词来描述太阳是怎样出来的吗?(“太阳升起来了”。)呀!小种子在哪呢?种子为什么没有在画面上?它在干什么呢?

(2)第二页。

教师:谁出现了?风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你们觉得风就要做什么?可以用一个动词来形容一下吗?风儿会带来什么呢?太阳呢?它们会有哪些对话呢?这时候种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第三页。

教师:风儿带来了什么?“云是怎么过来的?风和云又是什么关系呢?看看风和云的表情,你觉得风会说些什么?当云在天空变厚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什么呢?我的种子怎么还是没看见呢?

(4)第四页.

教师:天空中有什么变化?云和雨是什么关系?当云层积累得很厚很多,就会形成雨水落下来。你们猜雨水会落到哪儿?

(5)第五页.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雨水会落到哪儿?土地在干什么?雨点落到土地上了,会发生什么事情?雨水不见了会到哪里去?(雨水不见了,原来是大地喝到肚子里了。雨水落到地上就不见了,原来是渗到地里去了,这样花儿才能吸收到水分。)看到这里,小朋友想想,在前面我们看到了哪些自然条件,这时种子又有什么样子的变化呢?

(6)第六页。

教师:画面上都有什么呀?小种子是长在哪里的?它的表情是怎样的?你猜猜小种子长出的时候他是怎样从土地里出来的,(从泥土里钻出来。)小种子慢慢长大后会怎样呢?

(7)第七页。

教师:(跟前面对照看)发芽的种子变成什么了?(钻出土里的是花苗。)花苗会慢慢长大、长高,然后会怎样呢?太阳会给花苗带来什么呢?没有太阳,花苗会怎样呢?花苗还需要雨水、土壤吗?

(8)第八页。

教师:这时候的花儿又是什么样子呢?花儿笑的可开心了,你觉得花儿会说些什么?太阳又出来了,花儿终于开放了!花儿还会做些什么呢?

3、引导幼儿回忆花儿成长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书名的含义。

(1)引导幼儿回忆花儿成长的过程,利用小图标将花儿开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进行梳理,证实幼儿的猜想。

教师:你们还记得花儿是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才长大、开放的吗?

(2)理解书名的含义。

教师:读本看完了,可是读本的名字我们还不知道呢!你能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吗?这个故事是跟花有关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书名——《等待花儿开》。你们知道“等待”是什么意思吗?(花儿开放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慢慢地等待花儿一点点长大。)

4、幼儿完整欣赏散文。

(1)请个别幼儿上台讲述,注重引导幼儿使用接着、然后、最后等连词。

教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画面的内容。

(2)播放轻音乐,教师用优美的文字、语气讲述读本内容,在讲述过程中自然地将文本阅读出来。

教师:接下来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和小朋友刚刚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为了让花儿、植物茁壮成长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启发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由的心态下,较大胆地表现、创造、角色之间配合较协调。

2、大班幼儿提醒、帮助、带领中班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其责任感。

3、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二、准备:

熟悉故事情节

1、大班幼儿会表演故事内容。

2、中班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3、反复感受过四种不同的音乐。

三、过程:

1、律动:中班幼儿在舒情优美的音乐下,随意扮演树、花、鸟进场,音乐结束后坐在座位上。

2、大班幼儿边唱边入室。

(1)第一遍唱。

(2)唱第二遍时,中班一声部、大班二声部。

3、按故事情节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做出符合内容的不同动作。

(1)欣赏舒情优美的音乐。

①听一遍后问:听上去有什么感觉?可以做什么动作?启发大班幼儿说出、做出,激发中班幼儿跟学,老师进行后示范。(坐着学→站着学)

②幼儿逐项做出。(花、树、小溪等)

③启发大、中班幼儿自由结合,分别扮演花、树、小鸟、河,听音乐完整做一遍。

(2)听活泼欢快的音乐,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符合

歌曲的不同动作。

大、中班幼儿自愿结合,边唱边表演一次。

③启发幼儿做出凶狠的.狼的动作。(舌头、眼睛、身体、脚步)

④欣赏雄壮有力的音乐,启发幼儿做背枪、端枪、扛抢的动作,边听音乐边走。中班随大班幼儿做打枪动作。

4、启发幼儿协商扮演不同角色,大班帮中班幼儿化妆、拿道具,完整表演一次。

5、在《小红帽》音乐伴奏下,大班幼儿帮中班幼儿收拾、整理道具,物归原处后手拉手边唱边出活动室。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