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比多少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 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1—50)集体

2.序数(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及玩法

1.介绍配组。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

3.提出要求,玩过的要按类收拾好。 字串7

四、循环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

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

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

是谁呀?(出示小狗)

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

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

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小百科:

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