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班会主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背景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虚幻的爱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以及大量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学里,学生学的科目多达十几种,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尔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我们有的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么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三、活动目的
1、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3、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四、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情境对话、才艺表演、通读传统经典。
五、活动内容
1、观看《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论语》的片段
2、传统文化知识竞答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短片:三个学生正在为艺术节开幕式紧张排练:练习拳法,剑术,一会儿,走过来一个学生乙,比比画画,来回捣蛋,拽着别人教他武功,别人不理他,他继续窜来跳去,无奈之下,决定教他几招,不过有个条件,要问问他为什么练武术?学生乙不屑地说,这样就可以在别人欺负我时对付他了,还能混个大哥大当当,看谁敢跟我打。这时三个学生很生气,决定让他转变错误思想,重新认识武术精神。其中一学生讲:武术是一种传统文化,武术以“尚武崇德”为基本原则,崇尚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宽厚处事,豁达胸怀,通过武术训练,磨练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尊师爱友,诚实守诺,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你没看见“武”字拆开是“止戈”,就是停止干戈……学生
乙蹲马步,只叫苦,嘴里不停地说,什么文化,还传统,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那么多的传统传统文化,OUT了,三个学生一气之下,决定带他见识一下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走进班会现场。
(二)、你好,传统文化
1、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我是传统文化的代言:出示图片,过新年,奥运会会徽、中国结、剪纸等,请形象代言人展示。
3、小品:《如此节日》认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受到冷落的现状,引发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寻找传承、拯救传统文化的途径。
(三)你好,魅力华夏。
1、学生传统文化才艺展示:在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衬托下,几名学生吟诵诗词经典,同时有学生在剪纸;有学生在书法,有学生自创中秋诗,有学生背诵弟子规,还有的学生在编中国结。曲终,学生展示作品,并做简洁说明。
2、观看班会的那几名场外同学对话交流,刚才学生乙大吃一惊,表达感悟,重新练习武术,那三名学生,让他看看,星光中学课间操练习武术操的阵容和气势,让他真正懂得了练武的意义。
3、配乐武术表演
(四)、你好!心灵盛宴拍手齐诵:弟子规曹红莹: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我的形式日益多样,春联,婚联、寿联、挽联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幅对联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上联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显民族特色下联是:笔墨纸砚诗词曲赋谱华夏春秋。
黄硕:“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吟诵一首经典,品尝一杯香茗,这是何等的惬意呀。各位同学,我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的诗词经典,我的家族可谓庞大,唐诗、宋词、元曲、歌赋,源远流长。
乔吉昊: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一年365天,喜庆不断,有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怎么样,丰富多彩吧。
主题班会流程
一、情境短片《我来学武术》
二、开场白《您好,传统文化》
三、说说我眼中的传统文化。(曹红莹、黄硕、乔吉昊)
过渡词:感谢三位同学的精彩介绍,原来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传统文化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戏剧、曲艺、书法、灯谜等等不胜枚举。我听说我们班同学中还有特别热爱传统艺术的,他们想为传统文化作代言人,就让大家做评委,看看谁是最佳形象代言人。有请:翟悦:奥运会徽代言人张琪:中国结代言人徐静宜:世博会中国馆代言人
过渡词:不愧是形象代言人,各出奇着,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大力宣传,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你们的团队中,不过,在如今的生活中,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节日正一点一点在人们的心中淡化,面对洋节日的犀利进攻,传统节日不得不向洋节退让,不信,你看,这个小品《如此过节》一定会给你些警示。演小品:《如此过节》 过渡词:讨论面对传统节日受到冲击,受到冷落的现状,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学生讨论的时间2分钟后各抒己见)
四、您好,魅力文化
过渡词: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不仅要宣传,更要拿起传统文化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请同学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我知道咱班的剪纸小组,书法小组,诗歌创作组,诵读小组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正等着大显身手呢。咱们快去看看。 (播放轻音乐,各小组进行准备3——5分钟,展示)剪纸作品中、书法作品、诗歌作品,诵读《春江花月夜》
四、场外对话:学生乙:今天我可是大开眼界了,文化,文化的确有
味道,另一个学生说:你今天可是品尝了一顿精神大餐,现在练武为了什么?学生乙:看来练武除了强身健体外,更是传承祖先的留下的文化,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个学生说,你总算是开窍了,现在中小学校都在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咱们校的课间操不正练习武术操吗,那阵容那气势,咱们看看去。(播一段学生表演)学生乙说:你们不也在为艺术节紧张排练吗,今天就演给我们大家看看。欣赏:配乐武术表演《中国龙》
过渡词:正像歌中唱得那样:上山是虎,下海是龙,在人间我是堂堂的大英雄。习武是武德呀,立德才能行走天下,寡德之人必定寸步难行。同学们让我们在古训的金玉良言中,做讲诚信,崇尚道德的真君子。拍手齐诵:弟子规。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激发学生们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它有哪些内容?
简短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与重要性。
知识普及
展示PPT,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书法、国画、诗词、传统节日等。
分享经典传统文化故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智慧。
互动体验
分组进行书法体验,让学生尝试写毛笔字,感受书法的魅力。
开展传统游戏,如踢毽子、跳皮筋,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的责任。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传统节日的小报或手工制品,以实际行动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活动旨在通过知识普及、互动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感。在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浓厚兴趣,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资料。
准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为什么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了解传统文化
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如书法、绘画、剪纸、京剧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或知识,增强互动和交流。
三、体验传统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书法、剪纸等。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模仿和实践,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传统文化作品。
四、分享与总结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作品,并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意义,强调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学,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准备:
准备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收集传统文化故事、诗词等素材。
准备教室布置,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它有哪些特点?
二、传统文化知识介绍
展示传统文化图片,介绍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讲述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朗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制作传统文化主题的手抄报或海报,展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提升
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体会,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