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草房子》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是那么纯美、朴实。走进那些纯美的草房子,你一定会被曹文轩那细腻的文笔所感动,也一定会被草房子里那一颗颗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感动。
油麻地小学是清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的,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做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走进那些纯美的草房子,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不一样,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学习。桑桑有爱心,并且坚强勇敢,在病魔面前仍不屈服;纸月是个可爱、聪慧、特别讨人喜爱的女孩儿,说话总是轻声细语;杜小康本是富人的儿子,可因为爸爸用所有的钱买了很多的货物,在用船运输的过程中,不小心全落入水中,被迫退学,可这并没有打消他上学的念头,他依然乐观,能屈能伸;蒋一轮会吹优美的笛子,多才多艺;桑乔则把学校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非常注重荣誉,从不轻言放弃。
走进那些纯美的草房子,你会感受到另一种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爱。秦大奶奶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差点失去了性命,她用爱心改变了所有人对她的看法;杜小康在退学一两年后突然想在学校门口卖文具和糖块,桑桑知道了,便卖掉了十只鸽子,把二十元钱全给了杜小康,后来桑桑了也成了他的第一位顾客;少男少女之间深厚的友谊,当纸月被板仓小学的男生欺负时,是桑桑救了纸月。
走进那些纯美的草房子,你会懂得一些道理,如: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与困难,所以我们要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学习杜小康永不低头、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草房子》这本书令我记忆深刻,它出自著名作家曹文轩之笔,我被她深深感动了。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飞翔的白鸽,这就是油麻地——一个美丽的地方。而在这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心更美。
什么最美?桑桑的心最美。杜小康以前十分富裕,他曾有意无意的伤害过桑桑,让桑桑成为大家眼中的胆小鬼、懦夫。可在杜小康家道中落,非常贫穷时,桑桑还是帮助了他。他卖掉自己心爱的白鸽,为杜小康提供了本钱,还当了杜小康的第一位顾客。桑桑的心是美丽的,美在于她的不计前嫌,美在帮助别人的优秀品格。
什么最美?杜小康的心最美。杜小康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一个意外让他们家破产了。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只能挑起家庭的重担,到学校门口摆摊卖东西,贴补家用。杜小康开始还很难为情,可后来他克服了心理障碍,热情地吆喝起来。杜小康的心是美丽的,美在富有责任感,美在顽强不曲的精神。
什么最美?细马的心最美。养父生病了,他就去挖柳树须子给养父治病。在寒冷的冬天。细马一次又一次的挖着柳树下坚硬的泥土。尽管手破了,他还是坚持着。为了找到患病的母亲,细马一连找了五天。细马的心是美丽的,美在他的坚持不懈,美在那可贵的孝心。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这些美丽的心灵,我会永远记在心中。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这个假期我读完了《草房子》这本书,书里的内容十分感人。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八章——红门《2》,这一章有一位在挫折中成长的少年最令我感动,令我敬佩,他叫杜小康。
因为家境贫寒,年幼的杜小康不得不跟着父亲去养鸭子,靠卖鸭蛋挣钱养家。在艰难的生活中,杜小康逐渐从胆小变得坚强,从幼稚变得成熟。即使独自在暴风雨中迷了路,他也不畏惧,带着伤、流着血仍坚持找回了吓得乱跑的鸭子……在经历过生活的磨炼后,杜小康长大了,成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我被这篇文章的小主人公的事迹深深打动,心里非常敬佩杜小康这个人物,想想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感到很惭愧。我的生活条件比杜小康优越很多,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以上网玩游戏,可以快乐地唱歌弹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我却没有杜小康的坚强和勇敢,遇到困难经常哭鼻子,一旦解决不了就会轻易放弃。
杜小康事迹给我上了人生的一课,他让我知道,成长是需要经过一番磨炼的,只有自己不断地努力,锻炼和培养坚强勇敢的性格,长大了才能有出息。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这是一个发生在60年代初期的故事,在那遥远的油麻地,生活着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
故事是从秃鹤开始说起的,那个没有一根头发,但却对尊严执着坚守的男孩。他和桑桑是六年的同学,起初他对自己的头发并不介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慢慢变强,他开始注意别人看他的目光,注意别人打量自己时的不怀好意,于是他开始保护自己的头,不让别人摸,不让别人碰。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一系列的嘲笑、排挤,他默默地忍着,直到后来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改别人对他的态度。
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性子活泼,他天生的顽皮也曾让桑乔和桑桑的妈妈很是无奈,但就是这样一个顽皮的他在经历了重病之后,选择了好好活下去。小学那六年在桑桑的记忆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桑桑的启蒙教育,它让桑桑成长,让桑桑从稚嫩走向成熟。
杜小康在油麻地小学里算最大的,高高的个子,敢做敢当的个性,不辛的家庭让他过早地体会到人生沧桑。在他爸爸死后,他一个人从油麻地小学门卖东西。待桑桑出来找他却又不得不回去上课时,他看着桑桑的眼神是那样无奈、那样悲凉,尽管他在微笑,可谁又懂那微笑后的`艰难。
这个故事讲述着油麻地里的笑,油麻地里的泪,讲述着欢乐,却又同时讲述着悲伤。这个故事充满了的是人间最美的情感: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师生之情、同学之间的友情与义气,亲戚朋友之间的亲情……,体会到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那微笑着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