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的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9-22读后感

欢迎阅读《昆虫记》的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昆虫记》的读后感 篇1

《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是一部永远看不厌的书。我特别喜欢《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中的一篇——“蜘蛛的几何学”,我很喜爱看。“蜘蛛的几何学”中,“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我们只见它向各个方向乱跳,似乎毫无规则,但是这种无规则的工作的后果是造出一个规则而美丽的网。像教堂中的玫瑰窗一般。”这些句子,充分体现了蜘蛛网的圆。法布尔又通过3~4个实验来再次说明蜘蛛结的网是圆的。

法布尔在书里写道:“这种自然的几何学告诉我们,宇宙间有一位万能的几何学家,他已经用他神奇的工具测量过宇宙间的所有东西。所以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我觉得用这个假设来解释蜘蛛网的对数螺线,似乎比蠕虫绞尾巴而造成螺线的说法更恰当。”是啊,法布尔说的的确没错,而蜘蛛就是一个例子,它不用任何工具,反而乱跳,却结成了一个圆到无法形容的网,这是一种大自然赐予的本领。

《昆虫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昆虫记》的读后感 篇2

自然环境是人人向往的,鸟语花香,寂静安详,远离城市的喧闹,天空、陆地,各有昆虫存在。在3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对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的虫子着了迷,花费毕生的光阴写出了这本绝世佳作——《昆虫记》,这个喜欢昆虫的人,就是法布尔。

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了蜜蜂的群居生活,体会到了蚂蚁的凶残夺食,了解了蝉的自食其力和萤火虫麻醉其它虫儿的高超本领,知道了黑布甲的装死本领和其它昆虫不为人知的秘密。

法布尔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昆虫学描绘的有声有色,形象有趣,而且在他的语言中没有半点虚假,因为他坚持:科学可以被修饰,但不能被修改的信念。这使我们可以在笑声中把《昆虫记》中学到知识很好的吸收。

当我们看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时,谁会想起背后法布尔的艰辛呢?他可能为了观察蝉的脱变而顶在炎炎烈日下,他可能为了抓狼蛛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他可能为了寻找有利的证据而反复实验。他那科学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风,让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博大精深内涵”。

法布尔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而《昆虫记》则让我永远记住了法布尔。

《昆虫记》的读后感 篇3

亨利·法布尔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该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重要地位,已译成多种不同语言。身为现代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先驱。

通过读昆虫记我对一种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知道它是谁?它是人人都避之不急的东西—屎壳郎。法布尔写道:“它用两条长长的后腿抱着粪球,腿端的爪子卡进粪球作为旋转轴;中间那两条腿支撑着粪球,长着锯齿为铠甲的前腿交替着地,就这样带。着重物,身体倾斜,头朝下,屁股朝上,倒推着走。

一只屎壳郎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雌屎壳郎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屎壳郎才破土而出。

屎壳郎还有大自然清洁夫的称号,任何动物所产生的粪便都是它最理想的食物,我十分崇拜它因为有了这些昆虫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好!

我还从昆虫记一书中获得了许多的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的读后感 篇4

雨果说,《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则不愧为昆虫的荷马。我虽知道《昆虫记》的名声,却从没读过。读过了,才真正知道它的妙处。

法布尔,一个贫穷的科学家,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昆虫记》是他努力的成果,上面记载了数千种昆虫,也写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螳螂,一种普遍的,并不起眼的昆虫。在科学界,人们称它是祈祷的螳螂;但法布尔却称它为昆虫界凶猛的猛虎,埋伏着的恶魔,田野的霸王。螳螂的手臂是可怕的劫掠工具,用来捕杀任何从身旁经过的昆虫。当然,出了这以外,螳螂一点也不可怕。螳螂的身体十分轻盈,身体是淡绿色的,我觉得它有些像绿色的蜻蜓,就是不会飞。

法布尔文中用了许多方法来刻画螳螂的模样,习性,特征,爱好。比如,如果它没有张开如剪刀般的大颚,相反小嘴尖尖的,防腐蚀用来啄食的;举例子:为了看看螳螂的胆量和力气,我供给它优质的食物,如体积超过螳螂的大灰蝗,牙齿尖利的白额螽斯和当地最大的蜘蛛。这些说明方法把螳螂描写得十分具体,真实,仿佛一只活生生的螳螂就在我的面前。我也会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但并不像法布尔分析得那么生动形象,这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个地方。

我曾经一点儿也不喜欢看《昆虫记》,听到名字,就认为这本书枯燥无味,却总不知道为什么它的名声那么大。只有自己去读了,才知道说明文其实也充满了生动,有趣,并不只像想象中的枯燥无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