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教学生学习折纸里常用的双三角形折法。
2、学生会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青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看示意图折纸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折好的双三角形以及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作品青蛙、鱼、桃子若干个。
2、《双三角形》折纸示意图,《青蛙》折纸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教师介绍双三角形名称。
二、学生跟教师学折双三角形。
1、教师出示双三角形折法示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折双三角形。
2、学生再次独立练习看示意图折双三角形。
三、利用双三角形学折青蛙。
1、教师出示《青蛙》折纸示意图,让学生看懂示意图。
2、教师对照《青蛙》示意图示范折青蛙,学生观看。
3、学生看示意图学折青蛙,教师个别指导。
4、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教师与学生集体评价。
四、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各种折纸作品给学生欣赏,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游戏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学习6的形成,区别5、6的关系,理解6的实际意义。
3、培养幼儿理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苹果和梨图片、大树背景图。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6的形成,区别5、6的关系。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6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小矮人》音乐导入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提问让幼儿初步感知6的形成,感知等量和差量的关系。故事中的问题:A.5个小矮人又添上一个是几个?B.蘑菇和小矮人谁多谁少?C.要把他们变成一样多,该怎么办呢?D.要送给每个小矮人一个气球,一共要拿多少个气球? E.为什么要拿六个气球? F.6个小矮人少了一个还剩下几个?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及画面提示即
表象认知,让幼儿知道5添1是6,5比6少1,6比5多1。
(二)集体尝试操作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进一步感知6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区别5、6的关系。
操作1:请先去摘5个苹果,在卡片上摆成一横排。
操作2:再去摘6个梨摆在苹果的下面。问题1:苹果和梨一样多吗?谁多谁少?问题2:苹果比梨少了几个?梨比苹果多了几个?问题3:怎样才能把他们变成一样多?
操作3:将苹果和梨变成一样多。通过实物操作即实物认知,幼儿亲自感受5添1是6,6比5多1,6可以代表任何6个数目的物体。
(三)游戏《捉迷藏》巩固
幼儿学习6的实际意义,通过游戏,由实物—表象—上升到“抽象”符号认知,逐步完成了幼儿数形成的认知过程,并借助游戏验证、修正幼儿学习的过程及结果。玩法:先由教师
扮演白雪公主,幼儿扮演小矮人,当白雪公主发出口令例如:请小矮人们藏到比5多1的数字下面,幼儿便迅速躲藏到带有数字6的大树下面,如此反复进行,教师可以和幼儿互换角色。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进一
步巩固学习6的形成,理解6的实际意义,在游戏中区别5、6之间的关系,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反思]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数学教育的新的目标和教育价值逐步得以体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已成为我们现代幼儿数学教育的宗旨,为了更好的实现
这个宗旨,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我以故事和游戏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6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和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巩固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不
断的游戏操作,从中获得自信,真正感受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本主题的大目标和 本活动内容,我为这节教育活动制定了三个教育目标:一是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是学习6的形成,区别5、6的关系,理解6的实际意义。三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组织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通过故事画面,让幼儿在表象认知中,初步感知6的形成及数数,并进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断。二是通过故事提示,让幼儿亲自操作,在实物认知中,理解6的形成及数数、知道5、6之间的关系。三是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抽象符号的认知中形成6的数概念,达到对6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通过本次的活动,我感到孩子们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喜欢听故事,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以
这种故事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传授,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交流沟通少一些,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还不能很好的关注每一个孩子,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活动的自评,由于水平有限,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指导。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睡觉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觉,不放东西到嘴巴里、)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小床一张,被子等。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看,今天老师抬出了一张小床,那老师是为什么要把这个小床抬出来呢?
(让幼儿想象,猜想老师搬出小床的目的)
教师;对了,今天我就是想让小朋友们来睡一会睡!不过在小朋友睡觉之前,有一只小动物特别困,他想第一个睡觉!你们愿意吗?我们就先让小动物睡觉吧!
二、讨论该如何正确睡觉。
教师;宝宝睡着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照顾宝宝呢?
幼儿讨论,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宝宝蒙着头睡觉好吗?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好吗?
教师;为什么蒙着头睡觉、边吃东西边睡觉都是不好的睡姿呢?
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些不良睡姿带来的好处:蹬被子会使身体受凉;蒙着头睡觉和趴着睡觉会使呼吸不通畅;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会呛到自己的。所以小朋友们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
三、教师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带领幼儿朗读并学习儿歌。
教师:书上有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吧!
教师朗读儿歌后将书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
师生一起朗读儿歌后,并鼓励幼儿自己念一念。
教师:按时睡觉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恩晚上要在9;00以前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会有。
四、让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在照顾娃娃的中,加深对正确睡姿的印象。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玩“娃娃家”游戏吧!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娃娃被照顾的最好呢!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组玩“娃娃家‘游戏,并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游戏进行知道。
五、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4
关于幼儿园教案范文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