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三字经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读后感 篇1
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等。我最喜欢的是《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倶扬。
指人一出生性情是善良的.,性情个个都一样,但是长大了习惯相差远了,如果不教育,习惯就开始变化了,如果受到一定的教育,好的就会有一定的专长。从前孟母教他学东西,砍断织机,教育孟子要好好学习,不要像断织那样半途而废。指五代末年的窦禹均,教育子女有个好方法。教到五个儿子都很出名。
我读了这几个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特别是孟子学习那段。我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感受是:“以后学习要认真、要好学、遇到困难要开通脑筋,刻苦钻研,多问同学和老师,努力克服自己最大的缺点。”
三字经读后感 篇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三字经读后感 篇3
《三字经》是一部古代的书,它三个字一句,我觉得挺有意思,而且里面还有很多的道理!
读了几段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它的意思是说:“玉器不打磨就难以成为好玉,人不学习,就不能掌握知识,懂得道理”。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另外还有“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等等都有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和很深刻的'道理。
我要继续学习《三字经》,学习让梨的孔融和温席的黄香,学习他们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 篇4
《三字经》是一本很接近生活的书,里面的正文只有1128个字,但内容却非常丰富,我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书中有几句话让我十分爱读,那是孝顺父母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在黄香9岁的时候就已经十分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冬天天气寒冷她自己先上床把被褥温热,让自己的父亲睡时感到十分温暖。
我想一个九岁的孩子就如此的孝顺自己的父母,而现在的我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的父母侍候自己都还要厌烦,真觉难堪。自己连一个九岁的.小孩子都不如。
其实孝顺父母的事随处可做,只是你不用心去了解,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件事,使自己变成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看着父母欣喜的笑容,我真感谢《三字经》,是它让我长见识,明礼仪,伴我快乐成长。